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史研究 > 专题研究 > 港、澳、台
施琅对清朝统一台湾的贡献
作者:吴伯娅 责编:

来源:  发布时间:2007-12-03  点击量:311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著名的军事将领,为清朝统一台湾做出了贡献。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以此作为抗清的基地。翌年,郑成功病逝,郑经继位。台湾郑氏政权逐渐发生了变化。 

郑成功曾多次声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郑经却背叛其父,提出所谓“台湾非中国版图”的谬论,意在分裂割据。他宣称自己已“横绝大海,启国东宁”,自成“一国”,要求清廷待以外国之礼,与朝鲜同例。遭到康熙帝的断然拒绝。三藩之乱爆发后,郑经卷入叛乱,为害福建广东。清政府与台湾郑氏的矛盾,由抗清转变成了统一与分裂的斗争。 

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月,三藩之乱即将平定,康熙帝的注意力转向台湾,开始与大臣商议解决台湾的问题。二十年(1681年)六月,康熙帝得到福建总督姚启圣的密报,获悉郑经病死,台湾内乱,认定时机成熟,下令进剿。 

进军台湾,全靠水师。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康熙帝重新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八月十四日,康熙帝在瀛台召见施琅,命令他到福建后与文武各官同心协力,以靖海疆。并强调指出:“海氛一日不靖,则民生一日不宁,尔当相机进取,以副朕委任至意。”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抵厦门任职,立即着手备战,一面整治战船,一面练兵,制造器械,躬亲督促。台湾方面获悉施琅复任水师提督,知清军将大举,也积极备战,派大将刘国轩固守澎湖。 

澎湖乃台湾咽喉。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施琅决定先攻打澎湖,澎湖一得,则知敌人虚实,然后直取台湾。若郑军退守台湾,据险死守,则清军暂屯澎湖,大兵压境,迫使郑氏集团不战自溃,投降归附。 

作战方案确定之后,何时出兵?施琅经过深思熟虑,大胆地选择了六月。一些清军将领对此心怀疑虑,认为六月多台风,渡海困难,且天气炎热,士兵疲劳,不宜进攻。应该乘九、十月北风起时出兵。施琅却认为冬季北风强劲,不利于船队的航行和停泊,在澎湖海上作战,很难一战即胜,如果船队被海风吹散,就不易集结。夏季的西南风比较柔和,尤其在夏至前后,有几日风平浪轻。利用这个时机,从铜山开驾,顺风坐浪,船得联综齐行,兵无晕眩之患,可得天时、地利、人和。而且夏季多台风,一般不宜渡海作战,郑军必定防备松弛。因此,施琅坚定地表示:不畏酷暑,出其不意,攻无不克。 

康熙帝知人善任,批准了施琅的作战方案,特授他一人领兵进剿的专征权,使其不受掣肘,便于行事。并命福建总督、巡抚同心协力,确保军需。这一切,为施琅平台创造了条件。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亲统大军,由铜山启航出征,进军澎湖。十六日,清军开始进攻澎湖。战斗中,施琅右眼被铳击伤。二十二日,施琅指挥全军与郑军决战。清军风利舟快,瞬息飞驶,居上流上风之势,压攻挤击;又有火器火船,乘风纵发,烟焰弥天。鏖战终日,大获全胜,一举攻占澎湖。台湾失去屏障。 

此前,施琅的父弟子侄都死于郑氏之手。如今,施琅统率大军,兵临台岛,人们都以为他将大开杀戒,为亲人报仇。可是,清军攻占澎湖后,施琅没有立即向台湾进兵,而是稳定人心,严令全军秋毫勿犯,告示澎湖居民安心生活,免除三年赋税。与此同时,他一面派人为投降的郑氏官兵治伤,一面向郑氏的亲信人员郑重宣布:“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不特台湾人不杀,即郑家肯降,吾亦不杀。今日之事,君事也,吾敢报私怨乎?”并折箭为誓,厚赏其人。他还对被俘官兵予以口粮,放其归台。这些官兵到台后,辗转相告,闻者皆思归清。 

七月二十七日,郑克土爽、刘国轩、冯锡范各将印册上缴施琅,向清军投降。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师抵达台湾。他宣布皇恩,赏赐投诚人员,礼待郑氏家族和刘国轩等人,并亲至郑成功庙致祭。 

中秋之夜,康熙帝在京城与大臣共度良宵佳节。台湾收复的捷报飞递而至,康熙帝十分高兴。他将所衣锦袍赏赐给施琅,并为施琅赋诗一首:“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上将能宣力,奇功本伐谋。伏波名共美,南纪尽安流。”这首诗充分肯定了施琅的平台之功,认为施琅可与伏波将军齐名,南国海疆从此安宁。 

九月,刘国轩等相继进京陛见。康熙帝授刘国轩为天津卫总兵,郑克土爽为正黄旗汉军公、冯锡范为正白旗汉军伯,官兵予以安置。十一月,施琅将台湾交兴化总兵吴英把守,自己班师回福建。 

郑氏归清之后,清朝大臣对台湾的弃留议论不一。有人认为台湾险远之地,守之无益,主张“迁其民,弃其地”。受他们的影响,康熙帝也曾表示:“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施琅坚决反对放弃台湾,力主驻军固守,设官治理,徐图开发。为此,他写下了著名的《恭陈台湾弃留疏》。 

在这篇奏疏中,首先,他明确指出台湾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屏障,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 

其次,他以身临其境的实际调查为依据,陈述将台湾纳入版图的重大意义。他指出臣奉旨征讨,亲历其地,所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满山茂树,遍地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木棉盛出,经织不乏;舟帆四达,贸易兴盛。实为富饶之区,险要之域。 

接着,他反驳了“弃地迁人”的主张。认为台湾人口众多,农工商贾,各遂其生。若行徙弃,安土重迁,失业流离,很难经营,实非良策。而且,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历数年,难以完成。如果渡载不尽,不法之徒窜伏潜匿,内地歹徒铤而走险,结党为乱,将对清朝统治极为不利。 

随后,他回顾历史,总结教训,指出荷兰人占领台湾时,联络土番,招纳内地人民,成一海外之国,渐作边患,因此,守台湾便是“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 

与此同时,他提出了守台的具体建议,力斥“弃台守澎”的谬见,认为守台湾则所以固澎湖,主张台湾、澎湖一守兼之。他提出的具体方案是:台湾设总兵一员、水师副将一员、陆师参将二员,兵八千;澎湖设水师副将一员,兵二千。通共计兵一万名,足以固守。他还分析了军费问题,认为不会增加清廷的财政负担。因为海氛既靖,内地多余官兵,尽可陆续裁减,以之分防台湾,无添兵增饷之费。至于驻军与当地人民的关系,施琅亦有所考虑,主张蠲免正赋、杂饷,三年后再行开征,以佐军需。或者寓兵于民,亦能济用,可以减省,不必尽靠内地的调拨。 

最后,他强调指出:若台湾弃而不守,曾经侵占过台湾的荷兰人必将卷土重来。他们无时不在窥视,必将乘虚而入。一旦得逞,必合党伙,窃窥边场,迫近门庭。此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太平无事。  

因此,他大声疾呼:台湾岛屿,“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即便是不毛之地,全靠内地的调拨,也绝不能放弃。 

这篇奏疏言辞恳切,入情入理,振聋发聩,受到了康熙帝的重视。二十三年(1684年)正月,康熙帝明确宣布:“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1]  

根据康熙帝的命令,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驻防台湾;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驻守,隶属于福建省。台湾的行政建制从此与内地划一。台湾的历史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施琅力主留台守台,巩固边防,维护统一,防止外来侵略,对国家民族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他的远见卓识造福后人,流芳百世。 

 

注释: 



[1] 《康熙起居注》第2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27页。

 

 

(资料来源:由作者提供)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