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史百科 > 商贸 > 公行

公行

标签:
目录

鸦片战争前官方特许的广州经营对外贸易商人的同业组织,外商称为公行,中国一般称为洋行、会馆。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正式形成,时由十六家行商组成,始具垄断外贸、排除公行以外私商经营的权力。次年即因外商和行外商人反对而无形解散。中间又几经变更, 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后才告稳定存在。其行规表面上虽有扶植外贸、约束不法行为的条文,实际上是对外贸增加禁约,实行公行垄断,包揽丝、茶出口及其他大宗贸易,获取厚利。官府也对公行勒索颇多。而且虽有行会组织,各行间仍有竞争。鸦片战争后,英国挟迫清廷所签订的《南京条约》明定废除公行制度。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分享到: 0
已有 8432 用户
贡献 10694 词条
词条信息
词条创建者: admin    
浏览次数:21
更新时间: 2014-10-20 01:56:24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