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史参考
晚清官僚士人的人际交往(2017年第39期)
作者:赵晓华 责编:

来源:中华文史网  发布时间:2018-02-27  点击量:618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官僚士人群体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主体。本文拟对晚清这一群体的人际交往关系做简要的描述,进而从一个侧面阐释晚清社会生活状况及其变迁。 

概括起来,晚清官僚士人的人际交往活动主要包括:

1.饮宴应酬、吉庆丧吊及交游娱乐

这些属于官僚士人人际交往中最为频繁的活动。官僚士人之间的互访,除去私人间的交往之外,许多也是因为公事。晚清许多朝廷重臣都在家中办公:“国初长官画诺,皆在公署,以其无日不入曹也。自乾隆以后,重臣兼职者多,遂不恒入署。而阅折判牍,移于私宅。且事繁,私宅亦不得见。往往追逐竟日,司官以为苦事。”(震钧《天咫偶闻》)在互访时,一定要遵循相应的礼节。比如,清代一般场合见面都要行请安礼。请安有双腿、单腿之别。屈双膝者为双腿安,凡臣见君、奴见主、卑属见尊亲都要行之。屈一膝者为单腿安,凡寻常相见,不论尊卑皆行之。

吉庆丧吊作为一种礼俗,也是清代官僚士人社交的重要场合。同年之间有人办红白喜事,一般就要集会饮酒,联络感情。同僚之间逢升任、出差及旧僚返京,也要举行宴会或出礼金,这在清代已成官场上的惯例。另外,交游娱乐也是晚清士大夫休闲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形式。许多年节集会、联谊团拜、红白喜事中都有戏曲来助兴。根据晚清官员、学者李慈铭的描述,同治末年,京中对戏剧的嗜好已达到了非常盛行的地步:“都中有梆子腔[1],惟舆隶贾竖[2]听之。一二年来,诸邸有好之者,士大夫遂相率盛行,其价顿贵数倍。衣冠宴会,非此不欢。”(《越缦堂日记》)

2.诗歌唱和,以文会友

诗歌唱和历来是士人抒发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崇尚以文会友的士人渴望以此交流学问,联络感情。晚清官僚士人诗歌唱和的渠道有很多。同年间的集会常要饮酒做诗,春秋游宴也要相聚会诗,平日间的送往迎来,各种节日庆典,都有诗歌唱和。此外,还有固定的诗社。诗社给士大夫们提供了一个“野寺观花,凉堂读画”的休闲场合和交流机会,在当时士人心目中实“为不可多得之盛事”。

为了防止出现明末士林结社干预朝政的局面,清廷严禁集会结社。与明代带有政治色彩的士人结社相比,在戊戌维新运动以前,清代文人结社多半以单纯的交流学问或举业为目的。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的需要,许多青年学子取志同道合者立社,定期集会,做诗辞时艺,互相评阅以期提高水平。此外,参加过科举考试者还有按科分的集会,如北京就有常年存在的同年会。

3.会馆活动

清代在北京及各省省会都设有会馆。会馆是同乡士人联络感情的一个重要场所,提供了多种联谊方式。首先是各种祭祀活动。各地会馆的祭祀对象和每年祭祀的次数不尽相同。如北京吉安会馆规定,每年以清明前三日、冬至前五日为期,知会内外籍在京的士绅、举贡、监生如期举行祭祀。这些活动成为联系乡情的纽带。曾国藩在京做官时,每月朔望都去湖南会馆进香。其次是每年的团拜活动。例如,晚清时浙江官场就有同乡团拜的惯例。各省在浙江做官的人,无论官阶大小,自佐杂直至府道司院,都要会集同乡在正月十五以前择一公所演戏饮酒,团拜费用一般照人公派。此外,会馆还有各种内容不同的庆典、祭奠活动以及送往迎来的宴会。如京官外放、新科进士的庆贺、新科举人进京等,会馆都会举行宴集,以敦乡谊。    

在娱乐生活较为贫乏的晚清,官僚士人的社会生活基本依循着亲缘、地缘和业缘三大交往渠道展开。通过频繁的人际交往,官僚士人或切磋学业,加强友谊,或陶冶情趣,互利互助。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兴办的各种学会虽然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但在形式上也与官僚士人传统的文人结社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强学会在形式上就采取了传统的“游宴小集”筹资结会的方式。但是,晚清社会,严重腐败的吏治使得官僚士人之间的交往弥漫着一种腐化堕落的征逐之风。人际交往从寻求友情、交流学问的方式已经更多地变成腐朽的士大夫阶层蝇营狗苟、请托钻营的手段。概而言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挥霍奢侈,纸醉金迷

晚清官场中花天酒地的宴请应酬早已成为权与利交换的场所。京师饮宴征逐之风之所以列天下之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京官以饮宴征逐作为生财之道,外官也借此作为与京官勾连的桥梁。对于外官而言,需要通过馈赠宴请而在京城广结声援,以求升转,这笔费用是庞大而惊人的。如张集馨任陕西粮道出京留别共费一万七千余金,任四川臬司[3]出京留别共费一万三四千金,任贵州藩司[4]出京花掉一万一千余金,调任河南藩司出京又花掉一万二三千金,年节应酬及红白事体尚不在其内。这样的应酬费用不可谓不高,难怪外官都视进京为畏途。对京官而言,频繁的应酬也需要十分充裕的收入来支持。然而对于普通的官僚士人而言,其收入又是有限的,有限的金钱多半用于应酬,日常生活中常常捉襟见肘,难以支持度日。以李慈铭为例,光绪三年(1877),他在京支付的饮宴、娱乐、应酬之费将近一百七十两,占其全年支出的一半还多,而他的弟弟是年却在家乡饿死。

2.送往迎来,公务废弛

饮宴征逐成为晚清官僚士人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公务反而成为次要的东西,连道光帝都知道“文酒之会,为翰林积习”(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其实,翰林院如此,其他各部各省也是如此。李慈铭在户部二十余年,很少入衙。户部尚书阎敬铭为求整顿吏风,实行上堂点名,李斥责他有辱士人身份,上书抗议,结果名也不点了。各级官员往往将多半精力忙于迎送,正常的行政事务,如阅公牍、理刑狱、勤操练、严监察等等,反而因为官员无暇顾及而束之高阁。在晚清官场上,送往迎来、酒肉征逐反而成为官僚士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工作。张集馨任陕西粮道期间,凡遇过客皆由粮道承办。每逢过客到境,必然要传戏备席。戏筵散时,“无论冬夏,总在子末丑初”。然后是繁缛的感谢和送别礼节:“群主将客送出登舆,然后地主逐次揖送,再著人持群主名帖,到客公馆道乏,又持粮道衔柬,至各署道乏。次日,过客起身,又往城西公送,并馈送盘缠,其馈送之厚薄,则视官职之尊卑。”如此奢靡腐烂的生活,无怪乎连张集馨也认为“终日送往迎来,听戏宴会,有识者耻之”(《道咸宦海见闻录》)。

3.胸无天下,不思进取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士大夫阶层集知识文化角色和职业官僚角色于一身,始终占据着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传统士大夫“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的政治责任感相比,同样在国家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的晚清官僚士人阶层,则几乎为追逐权力、耽于逸乐的思想所役使。官场奢靡的生活习尚实际上折射出官僚士人阶层的不思进取和日趋没落:“晚近士大夫习于声色,群以酒食征逐为乐,而京师尤甚。有好事者赋诗以纪之曰:‘六部如砥电灯红,彻夜轮蹄西复东。天乐听完听庆乐,惠丰吃罢吃同丰。街头尽是郎员主,谈助无非白发中。除却早衙迟画到,闲来只是逛胡同。’”(徐珂编《清稗类钞》)与此同时,少数清廉的官吏反而显得与官场奢靡之风格格不入。如与李慈铭同时为官的李用清,安贫厉节,他自己拒绝饮宴,不收陋规,徒步扶榇[5]回家葬父,在京时以教授生徒自给。但这样的人却被李慈铭耻笑是“一无才能,惟耐苦恶衣食,捷足善走,生长僻县,世为农氓,本不知有人世甘美享用也”(《越缦堂日记》)。

晚清社会是一个处于新旧各种矛盾交替过渡的时代。在整个社会生活趋向近代化的过程中,人际交往的方式、观念等也在发生着变化。总体来看,近代人际关系表现出多样化、外向化、等级观念淡化和交往礼仪简化等特点。在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和对比下,官僚士人没落的人际交往方式也受到了先进思想家和新知识界的批判和挑战。

维新运动期间,谭嗣同从珍惜生命价值的角度深刻地指出:那种宾客不时、起居无节、酒食征逐、流连忘返于声伎戏剧的生活只能耗人之年。针对社会陋俗,谭嗣同发起成立延年会,订立《延年会章程》,规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其中约定入会者“无故不得请客,无暇不得赴席,不赴不请,彼此皆不得见罪”;在请客筵席的规模上,“只准五簋八碟,不得奢侈无度”;在接待客人方面,约定了每日的见客时间,会客时规定只可言某事之本末,不得牵引他事及无聊闲谈,拖延时刻;在礼仪方面,若是至熟的朋友均不答拜,平时彼此往来,即使生客也不着冠带,只以便衣接待。另外,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冲破禁令,发起各式学会组织七十多个,在观念上冲破了封建专制主义“君子不党”的教条。清末新知识界中各种性质的社团兴起,这些社团注重自由平等的理想追求,以培育国民、输入文明为主要目标,与传统官僚士人带有强烈等级观念、以扩张个人权力为目的交往和集会完全不同。

此外,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在看到了中西礼仪的不同后,指出清代社交场合中普遍使用的跪拜礼不过是古代席地而坐的产物,历代统治者将其长期保存下来,用以维护其森严的等级秩序,实际上这种礼节不过是“奴隶仪式”,“虚伪习俗”。清末要求废除跪拜礼的呼声很高,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1906年1月24日,即光绪三十二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对下属宣布,从次年正月起,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晋见上级时不再跪拜,一律改用“长揖”。辛亥革命期间,广东军政要人在社交中已普遍采用了握手、鞠躬、鼓掌等现代礼仪。民国初年规定,在正式场合,男子礼为脱帽三鞠躬,女子为三鞠躬。非正式场合,男子脱帽致意为礼,女子鞠躬为礼。除此之外,当时的政治文化精英阶层也为革除封建的旧礼俗做了不懈努力。如宋教仁、蔡元培在《社会改良会章程》中列举了36条改良细则,除去上面提到的改革外,还包括:“戒除拜门、换帖、认干儿女之习”;“在官时不受馈赠”;“一切应酬礼仪宜去繁文缛节(如宴会、迎送之类)”;“年节不送礼,吉、凶等事不为虚糜之馈赠”,等等。这些内容显示了与旧式官僚士人迥乎不同的人际交往观念。虽然观念的变迁需要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但所有这些表明,伴随着制度鼎革和社会发展,人际交往方式及其观念的现代化变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作者简介

赵晓华,女,1972年生,山西忻州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史。出版《救灾法律与清代社会》《晚清讼狱制度的社会考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学术研究与论争》等专著。本选题曾与李文海教授合作发表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此次按照《清史参考》体例重新修订刊发。



[1] 传统戏曲之一

[2] 泛指卑贱的人

[3] 按察使

[4] 布政使

[5] 棺材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