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史参考
一个不应漠视的历史人物——康熙朝之名儒重臣陈廷敬及其《午亭文编》评议(下)(2019年第39期)
作者:王俊义 责编:

来源:中华文史网  发布时间:2020-01-09  点击量:518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三、客观、公正、全面评价陈廷敬的几个问题

我们在总结汲取已往研究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欲对陈廷敬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很有必要妥善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要正确认识清朝及康熙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定位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到明清之际,出现了重大的历史转折,明清易代,建立了以满族贵族为主体的清王朝。清朝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集大成和总结时期,又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与边疆民族等,都与清朝密切相关。因而清朝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满族原本是偏居辽东一隅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在明末逐渐统一了族群内部各部落后,又锐意进取,击败了腐朽的明王朝,至1644年(顺治元年)入关,定都北京。顺治帝顺应历史潮流,继续进行统一征战,重视汉族文化,力图改革满族原有落后习俗,但遭到满族贵族集团内部顽固守旧势力的反对,致使其以历史悲剧而告终。康熙帝少年继位,迅速铲除复旧势力,进一步吸收汉族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发展社会经济,平定三藩,击败沙俄侵略,保卫边疆领土,进一步推动国内各民族的统一团结,开创了史称的康乾盛世,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开明君主。康熙帝之所以能彪炳史册,首先取决于其勤奋好学,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勤政爱民,具有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同时,也和他周围有一批忠诚能干,精心辅佐其治国理政的文臣武将密切相关。陈廷敬则是其中突出的一个,他赤诚协助康熙帝五十余年,亲历,亲闻,亲为康熙一朝的许多重大政治历史事件,或以词臣身份撰文,写诗赞扬表彰,而载入史册,或身居宰辅之位,参与研究决策,为康熙帝进行的文治武功,献出毕生精力,因而,我们在高度肯定康熙帝历史地位与成就的同时,理所当然的应该肯定陈廷敬的历史贡献。

至于清中叶之后,清朝统治由盛转衰,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那则是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变化使然,应由当时清朝的统治集团来承担罪责,而不能由死去多年的康熙帝和陈廷敬等历史人物负责。

再者,也不能因为清朝皇帝都是满族,康熙帝也不例外,而将之视为夷狄另眼相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清取代明,与其他时期的改朝换代无本质不同,不能在华夏正统观念的支配下,无视康熙帝及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同时,也不能因陈廷敬辅佐的康熙帝是满族皇帝而对之漠视。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清朝及陈廷敬的历史定位和贡献不能正视,就因为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其二、对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应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依据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与阶级分析理论,在封建社会中农民与地主是两大对立阶级。农民大众是被剥削被统治阶级,其反抗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斗争是进步的、革命的;历朝历代的封建皇帝及其王公大臣,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及其反抗斗争的镇压是落后的反动的。总体而论,这种论述符合历史实际,也基本反映了历史发展规律。不过,在实践中运用这种理论时,却不能机械化、绝对化,因为客观历史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往往有正负两方面的表现,因而不能笼统的说,凡是封建皇帝及其王公大臣都是反动的,都是阻碍历史前进的。从实际情况看,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在历史上的表现和影响也各有不同,对于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都应将其置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事实表明,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也确有一些封建帝王及其辅佐者,能顺应历史潮流,在历史发展中做了有利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造福人民的事情,有其重大贡献和影响,也应给予历史的肯定。

笔者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注意到曾经创作《康熙大帝》等长篇历史小说的二月河先生,他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总结出评判历史人物的几条标准:“一、在中国历史上,是否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作出过贡献;二、在发展当时的生产力,调整当时的生产关系,改善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几个方面,是否作出过贡献;三、凡是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发明创造这些方面作出贡献的就予以歌颂,反之就给予鞭笞。”(《光明日报》2019年1月3日《同气连枝骨肉亲》——从二月河给冯其庸先生的一封信谈起)。而康熙帝在这几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所以他理直气壮地进行了《康熙大帝》的创作,终于通过艺术形象把康熙帝这个历史人物的作用和贡献呈献给读者。笔者很赞同二月河先生的上述论说。同样,陈廷敬作为康熙帝的宰辅重臣,与康熙帝一样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发展科技文化、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做出历史贡献,也理所当然的应给予肯定,不能因为他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而漠然视之。

其三、陈廷敬以自己特有的身份,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方面做出独特贡献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上民族文化从未中断的文明古国,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自古以来就有修史的优良传统,曾编纂有作为传承文明的载体的各种史书,代代相传。历代还有不少学士与民间文人,创造了诗、词、歌、赋与戏剧、小说、绽放异彩,使中华文化经久不衰。陈廷敬作为词臣,又长期出入南书房、翰林院,凭借这种身份,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他作为经筵讲官,在给康熙帝讲解《四书》《五经》等书过程中,向其阐释了儒家的“仁政”“民本”“大一统”等思想学说,使康熙帝进而结合社会实际,在制订政策中予以实施,这实际上就是在治国理政中,弘扬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此外,陈廷敬以自己渊博的学识,主持编纂了许多重要的文献典籍,特别是他作为总裁官、总阅官而编纂的《明史》《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更是史学和文字音韵领域不可取代的珍品巨著,传之千秋,嘉惠后人。然而,过去在各个时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或片面强调为当时的政治服务,或过于突出意识形态的差别,忽视一些文献典籍的恒久价值,致使陈廷敬在这方面的贡献,湮没不彰。因此,我们今天在评价陈廷敬时,尤其应重视他在这方面的独特贡献。

其四、陈廷敬亦有明显的不足和局限

康熙帝曾称赞陈廷敬“是极齐全的人”,亦即说是个完人,这显然是过誉之词。其实,生活在任何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人,都受时代条件、思想认识、知识格局和个人修养方面的限制而有缺点不足,陈廷敬也概莫能外。他作为康熙王朝的大臣要员,无论是从政或治学都受忠君思想支配,其对康熙帝可谓忠贞不二,他的诗文中,充满了对康熙帝的颂扬与感恩,不免有歌功颂德的阿谀奉承之词;再者其一生出入宫廷四五十年,从未做过地方官吏,对黎民百姓的生活也缺乏深入了解。同时,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大都具有经世情怀,即使是为官也以做谏臣为己任,铁骨铮铮,敢于直陈帝王的缺失。而陈廷敬作为一个重臣,近臣,很少发出批评性的谏言。他本身虽然清正廉洁,不结党、不营私,但与其同朝大学士高士奇、徐乾学都有结党营私,贪污纳贿劣迹,陈廷敬对他们的情况虽有了解,但为明哲保身,却不上奏、不揭发。对此,同为大学士的李光地,就曾尖锐批评陈廷敬是“但知趋避,自为离事保全”(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另外,他虽然以研究经学特别是程朱理学而著称,但其研究和撰述,大都是根据经筵讲官的需要而作,缺乏精深的学理性、创造性论述,在这方面与同时代的熊赐履、李光地等著名理学家相较,显有逊色。总之,陈廷敬死后“文名寂寞”,除社会原因外,与个人的局限亦有关。因而,我们今天要客观、公正、全面评价陈廷敬,绝不能忽视其局限与不足,要避免为贤者讳、尊者讳而对其评价过高。

四、点校本《午亭文编》的学术文化价值

陈廷敬作为一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并在经学、史学及语言文字学领域均有深厚造诣的学者,其本身有不少著述留世,这是我们研究陈廷敬最重要的第一手原始史料,欲对之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最重要的则是依据史实,详细占有史料,尤其是认真研读他本人的著作。令人欣喜的是如前文所述,几乎囊括其绝大部分著作的个人诗文集——《午亭文编》,在列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文献丛刊》后,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资深教授王道成先生点校,已由人民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笔者通读该书后,深感这是一部有较高水平,具很高学术价值的文献整理之作,具体而言,其有如下几点突出特色:

其一、搜集齐备,首尾完整,为研究陈廷敬及康熙朝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点校本《午亭文编》,全书达百万言,共五十卷,包括陈廷敬所著之乐府,古、今体诗、赋、各种杂著,以及奏疏、史评、书信、序跋、和人物评传、墓志、碑铭与专著——《杜律诗话》等。除正文外,还附录研究参考资料,包括《清史列传·陈廷敬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简明目录提要》,及《午亭文编》的有关序跋,还有当代学者编著的《陈廷敬年谱简编》等,既为研究陈廷敬提供了其个人的著作,也提供了研究参考资料。足见其搜集齐备,首尾完整,编辑得当,为研究陈廷敬提供了丰富而全面的重要史料。

由于陈廷敬是康熙时期的名儒重臣,亲身经历了康熙朝许多重大事件,参与研究和决策,且留下记载这些事件的各种奏疏,及有关平定三藩、平定噶尔丹、康熙南巡的诗文著作等,对研究康熙朝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提供了大量重要史料。总之,点校本《午亭文编》为研究陈廷敬及康熙朝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史料,乃是其首要的学术文化价值。

其二、选择了《午亭文编》存世之最好版本,制订有规范的《凡例》,纠正了底本与其他版本的讹误

迄今存世之《午亭文编》有四种版本,即康熙四十七年本、乾隆四十三年本、《四库全书》本,及当代学者马甫平先生的《午亭文编》点校本。其中,康熙四十七年本的书稿,是由陈廷敬亲自审定,再由其门人林佶编辑、缮写、雇工刊刻,最后由其子陈壮履校讎的木刻本;乾隆四十三年本,则是其家乡后人利用康熙四十七年原刻本重印的木刻本。这是因为原刻本在社会上流传较少,加之陈廷敬去世后,家道衰落无力重印,而且收藏于家中的刻本又被贼人偷走卖给书商。后经地方官发现,视为珍宝赎回,筹资重印。此本除增加了主持重印者所写之《跋》,说明来由外,与康熙四十七年本几乎完全相同;《四库全书》本,是经过四库馆馆臣删改后的手写本,对原著中不合时宜的诗文多有删改,且削去原刻本之《总目》,及相关之《后序》《后记》。王道成先生在认真对照比较几种存世版本的基础上,认为康熙四十七年本内容完整、错误较少,校刻相对精良,也最能反映陈廷敬著作的原貌,因选择该版本为底本,与四库全书本及其他本互校,致使整理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由于古籍文献整理工作涉及面广,是项复杂繁琐、工作量大、困难又多的工作,即使选择了好的版本为底本,也不能一蹴而就,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因此,在启动整理时,必须制订科学规范的《凡例》。所订《凡例》既要能涵盖解决整理过程涉及的各种问题,又要精确、简明、条理清晰,以便读者阅读。难能可贵的是王道成先生具有丰富的文献整理经验,其所订《凡例》既符合古籍整理工作的常规,又能结合《午亭文编》的具体情况,甚便于整理工作中操作遵循,在全书点校工作中,纠正了底本和其他本存在的脱、衍、讹、倒之文。对于底本中出现的古体字、异体字、俗体字、假借字、避讳字,以及生僻难认字等,一一纠正,或改为常用的繁体字,或予以必要的说明。同时,对于底本及其他本中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整理者也能旁征博引,详加考证,表明自己的看法,并用校记加以论证说明。所有这些都大大有助于读者的阅读。

其三、整理者学风端正,治学态度严谨踏实,历经十年,九易其稿,终于使全书的点校“整体质量达优”

王道成先生虽然是学养深厚的老教授、老专家,但其对全书的整理点校工作,仍谦虚谨慎,一丝不苟,尽可能精益求精,其在接手这一项目后,曾反复阅读《午亭文编》的各种版本,又大量涉猎陈廷敬的有关材料,历经十年,九易其稿。最终完成整理工作。在该项目的中期评审和结项时,评审专家给予很高评价,均认为“从整理上说,点校水平较高,准确认真”,“通读全部样稿,未发现漏点,错点,破句的问题,点校者态度认真,责任心强,可看到录入时繁简字体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均加以注意,并一一进行改正,整体质量达优”,终于使得这部点校本《午亭文编》超越了现有各种版本,成为目前最为完整、最为准确,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平的文献整理著作。

当然,在充分肯定《午亭文编》点校整理工作的同时,笔者也感到全书有值得改进之处。主要是整理者在通过点校实践之后,应该说是对陈廷敬深有研究的专家,理应对全书的整理工作撰写一篇较详细的《前言》,对陈廷敬的生平经历、成就局限及其著作内容与流传情况作应有的评价。还有陈廷敬在亲自审定康熙四十七年的50卷《午亭文编》之前,在康熙三十六年还曾自编有80卷的《尊闻堂集》,并请友人姜宸英等撰写了《序言》(姜宸英《湛园集》)。但此集是否正式刊刻问世?与康熙四十七年本之《午亭文编》有何异同?本书整理者,似有必要根据自己的考订做些介绍,以助读者。然而目前的点校本《午亭文编》,除卷首有戴逸先生言简意赅的《序》外,而整理者本人则仅有《凡例》,既无《前言》,也无《后记》,难免使读者若有缺失之感。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拙稿在撰写过程中,吸收参考了王思治、阎守成先生主编的《陈廷敬与皇城相府》及任茂棠先生主编之《陈廷敬研究丛书》研究成果,特致诚挚感谢!同时,本文难免有不妥、不周、甚至错误之处,恳请道成先生及广大读者批评教正。

作者简介

王俊义,1937年生,河南封丘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原所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原总编辑。长期从事清代学术思想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清代学术与文化》(合著)、《清代学术与文化史论》(合著)、《清代学术探研录》《俊义文存》,并主编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炎黄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等十余部。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