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史参考
盛世繁华:清前期紫禁城的修缮与扩建(2020年第37期)
作者:郑永华 责编:

来源:中华文史网  发布时间:2020-11-30  点击量:762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汇集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文化的精华,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1987年,故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曾赋诗“五百余年多少事,风云幻变日纷争。繁华梦散笙歌静,宫阙巍峨紫禁城”,说明紫禁城作为历史实物见证的文化价值。紫禁城的建造,遵循中国古代《周礼》“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都城营建原则,自明初永乐年间初创,迄至清末宣统逊位,历经五百余年的历史沉淀。其间保养、维护经常进行,上规模的修缮、翻新也从未停止,或数年一次、或十数年一次。总的来看,紫禁城的发展历经明初永乐到正统时期的创建、明中叶嘉靖到万历时期的巩固、清代前期的繁荣等重要阶段,其中以康熙到乾隆时期的修缮与扩建,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明末李自成撤离时,紫禁城仅剩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皇极门及角楼等少数建筑侥幸未毁。清朝定鼎北京后,即逐渐展开修复工作。顺治元年(1644),为迎接即将从关外前来的清世祖,开始整修乾清宫等建筑。二年,又复建由明代皇极、中极、建极三殿改称的太和、中和、保和(后因世祖养育其中,称位育宫)三大殿,三年底竣工,基本恢复了明代的外朝规制。十二年,再次大规模修整乾清宫。加上此前重建五凤楼,改承天门为天安门,建皇城北门并命名为地安门等等,紫禁城的整体风貌逐渐恢复。清初重建时,部分建筑体现出新主人的文化特色,典型者如坤宁宫,即仿盛京清宁宫“口袋房”而建。奉先殿、上帝殿(建成后称“昭事殿”),也不太合明代“往制”。紫禁城外,又于玉河桥东兴建了极富满族特色的“堂子”,凡此等等。不过顺治年间对紫禁城的修复,大部分是在明代遗址上重建,总体上反映出“清承明制”的文化特点,《清宫述闻》谓为“九重殿阙、大内规模,皆仍胜朝之旧,惟因阅年既久,时加葺治而已”。这也为康乾时期的进一步繁荣,初步奠定了基础。

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紫禁城修缮迎来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康熙改元之初,工程尚少。迨其亲政,大规模修缮随即展开。具体进程大致以“三藩之乱”平定为界,分康熙八年(1669)至十三年、二十二年至三十七年两个大的阶段。康熙八年初,清圣祖以太皇太后名义,命工部修缮乾清宫、交泰殿,以供自己成年后“移居”。外朝太和殿等建筑的修缮,也同时展开。十一月,乾清宫、太和殿竣工。开始亲政的清圣祖,遂由暂时移居的武英殿,正式迁入乾清宫。他在太和殿举行庆贺大典,诏告天下,称“进御宫殿”,当祭告天地、宗庙、社稷,显示亲政的新气象。此后又陆续对三大殿周边及其他宫殿进行修缮、装饰。到十一年夏,三大殿及其围房、走廊、门窗等油饰彩画次第完成。十二年,交泰殿、坤宁宫等竣工。紫禁城为迎接圣祖亲政而集中进行的修缮,至此告一段落。

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太和殿被大火焚毁,清圣祖主导的第二阶段修缮由此提上议事日程。十九年底,大臣称大殿未营,临朝“止于御门”,宜早日动工。清圣祖以连年用兵,两广、西南军需浩繁,下令暂缓。不过小的工程则陆续展开。十八年,东路先在明代奉慈殿基址上为皇太子允礽兴建毓庆宫,正殿命名惇本殿。又以不合礼制,重修顺治年间所建奉先殿。二十一年,在武英殿之西改建咸安宫。是年冬清军攻入昆明,“三藩之乱”平定,不久台湾亦纳土内附。政治形势的稳定,使紫禁城的修缮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二十二年,重修西六宫中的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二十五年,重修东六宫中的延禧宫、景阳宫。二十七年,在明代仁寿殿等旧址上兴建宁寿宫,以供皇太后颐养天年。随之竣工的,还有景福宫、宁和宫,以及其北的三宫、十二所等多所建筑,紫禁城内廷至此逐渐齐备。

此期备受关注的,还有文华殿的修缮。明代文华殿本是太子东宫,后成为帝王经筵之所,明末毁于大火。顺治九年动议重建,因故停工。圣祖亲政后尊崇儒学,康熙十八年又诏征博学鸿儒,专供帝王经筵的文华殿遂于二十二年开工重建,“一切规模,殆依明制为之”。二十四年,在文华殿以东建传心殿,正中设皇师、帝师、王师神位,(皇师: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帝师:陶唐氏、有虞氏;王师: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殿东祀周公,殿西祀孔子。二十五年,文华殿告成,圣祖非常重视,谕称“经筵大典,于文华殿初次举行。先圣、先师道法相传,昭垂统绪,炳若日星”,决定亲赴传心殿祭告孔圣,“以彰景仰之意”。二月,经筵大典隆重举行,大学士、九卿、詹事等朝廷百官济济一堂。讲毕又在殿内设宴,以示清廷“崇儒重道”的文化意义。

兴建中难度最大、也最具象征意义的,是前朝三大殿的主殿太和殿。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工部以太和殿“为天下万国之观瞻,必应修造”,疏请筹办物料。九月,清廷派员赴江浙、湖广、四川等省采办楠木,开始备料。二十二年,国家统一大业基本完成,太和殿的兴修具有了全新的政治意义,筹建进一步提速。四川、湖广、江浙等地将所需木料通过水运北输至通州木厂。至三十四年,物料齐备,遂于二月择吉动工。圣祖非常重视,称其兴工“事关紧要”,特命工部郎中江藻任主管,并于开工日派大臣前赴天坛、太庙、地坛、社稷坛等处祭告。据江藻《太和殿纪事》,到三十四年底,大殿已上梁构架。三十七年正月,工部题请赏赐,表明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七月十八日,太和殿装饰一新,正式宣告落成。

太和殿此次重建,以“掌尺寸”的匠头梁九贡献最大。据说梁九为顺天府(今北京)人,明末师承工部负责宫殿监造的匠师冯巧,“尽传其奥”。由于技艺精湛,清初“大内兴造,梁(九)皆董其事”。太和殿兴工时,梁已年届七十,仍“手制木殿一区,献于工部尚书所,以寸准尺,以尺准丈,不逾数尺许,而四阿重室,规模悉具”,提供了直观准确的施工图样。据《太和殿纪事》,太和殿明间梁、次间梁的彩画,也来自梁九建议,基本恢复了明代的彩画风格。可见康熙年间重建的太和殿,大体维持了明代旧制。太和殿建成后,成为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不过出于木材所限,清代将原来的九间改为十一间,改变了明代“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传统格局。为了符合体现皇权的“九五之数”,设计者独具匠心,在东西尽间各砌砖墙,形成独立夹室,一方面保留了大殿主体的“九间”古制,同时也更符合中国古代的宗庙形制。

康熙时期两个阶段的大修,奠定了清代紫禁城的基本规制。典型者如外朝三大殿,此后一百多年内,除乾隆一朝曾经重修外,未再有大的修缮。康熙帝之后的世宗“以勤先天下”自许,重于整饬吏治,在位十三年工程较少。迨高宗继位,经济繁荣,财力充裕,国势达到“康乾盛世”的高峰,紫禁城内再次大兴土木。不但康熙时期的原有建筑得到维修,新建筑也不断增多,重要者如寿康宫、重华宫、建福宫及花园、雨花阁、中正殿、寿安宫、慈宁宫及花园、宁寿宫及花园、文渊阁、毓庆宫、乾清宫等等,一举奠定了清代紫禁城的全盛风貌。

乾隆朝紫禁城修缮的第一项工程,是高宗即位后为生母所建的寿康宫。寿康宫位于慈宁宫西侧,高宗继位当年动工,次年落成,崇庆皇太后随即迁入,宫联“庆叶瑶图,融和开寿域;祥呈阆苑,熙皞乐康衢”,为高宗御题。寿康宫内的“龙凤和玺”彩画,以龙凤纹样据主导地位,并使用沥粉贴金,是宫廷彩画中的最高等级。自此以后,直至高宗于太上皇时期重建乾清宫,各项修缮、改建、增建工程,连绵不断。

高宗即位之初,将成婚时其父赐居的西二所升为重华宫,谓“舜能继尧,重其文德之光华”,以显示自己的治国安邦之志。与此同时,西一所改建为漱芳斋,其前殿戏台为重华宫宴集演戏之所,年节常有演出。1922年梅兰芳应邀进宫,即在此演戏。其旁的西四所、五所被挪至东边重盖,原址则兴建了著名的建福宫与附属花园。这是高宗修造的第一处宫内园林。建福宫始建于乾隆七年(1742)春,很快竣工,高宗称“未费司农之帑,何劳庶民之攻。经之营之,募千夫而齐力。如松如竹,阅数月而成功”。不过同时动工的花园,则费时耗力,直到乾隆二十二年才完成。建福宫花园以延春阁为中心,有静怡轩、妙莲华室、凝晖堂、积翠亭等建筑十余座,高低错落,游廊相连,木石相映。其中凝晖堂南室额题“三友轩”,悬挂宋、元《十八公图》《君子林图》《梅花合卷》,与窗外所植松、竹、梅相映成趣。建福宫花园融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艺术特色于一体,充分体现了高宗“奉慈闱而承欢”的造园主旨。

乾隆十四年,于西六宫以西改建雨花阁、中正殿。此处明代有玄极宝殿等建筑,入清后进行了较多的改建、增建。雨花阁出自三世章嘉呼图克图的建议,系仿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坛城殿而成,依照藏密的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设计。建成后供奉西天梵像,成为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堂,是宫中惟一的汉藏合璧建筑,也是西路宫殿建筑群中最高的一座。中正殿及附近的淡远楼、中正殿东西配殿、香云亭、宝华殿、雨花阁、雨花阁东西配殿、梵宗楼等十座藏传佛教建筑,清代多以“中正殿”为总称。此地康熙三十六年设“中正殿念经处”,主管宫内喇嘛念经与造办佛像等事。乾隆年间重修后,作为宫中藏传佛教中心的特色更加突出。主殿供奉无量寿佛,又供奉大量来自西藏、蒙古的佛像与绘画。每届岁末,轰动宫中的“打鬼”活动亦在此举行。中正殿藏传佛教建筑群,成为清代“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国策在宫廷建筑上的具体体现,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

乾隆十六年,高宗将慈宁宫西北的咸安宫官学迁出,改建为寿安宫,以贺其生母六十大寿。寿安宫建成后,院落三进,后院叠石为山,东西各有福宜斋、萱寿堂。孝圣宪皇太后六十、七十大寿,高宗均率皇后及皇子、皇孙等,至此进茶侍膳,并于堂前跳“喜起舞”以贺寿。二十五年,又在宫内添建三层戏台,成为“孝亲”的主戏台,直到四十一年,才逐渐为宁寿宫新建畅音阁戏台替代。三十三年,为迎接生母八十寿辰,高宗又于明代仁寿宫的旧址上改建慈宁宫,次年十月竣工。此处明代为大善殿,清代慈宁宫建成后,作为太后居住的正宫,后殿供奉佛像,又称“大佛堂”。在此稍前,已动工改建慈宁宫西南的花园。慈宁宫花园始建于明,是太皇太后、皇太后及诸多太妃嫔游憩礼佛之处。乾隆年间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形成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规整格局。花园揽胜门内,山石叠起,起到“开门见山”的布景作用。建筑集中在花园北部,包括慈荫楼之南的主殿咸若馆,东西配以宝相楼、吉云楼,其南建含清斋、延寿堂为游园休憩之所。花园南部相对平坦开阔,叠石垒池,种花植树,晨昏四季情趣不同,使年迈孤寂的太后、太妃们不费跋涉,于深宫幽院而得山林观赏之趣。

乾隆三十五年,高宗下谕改建宁寿宫,以便将来自己当太上皇时“颐养天年”。此项工程自三十七年兴工,至四十四年完成。改造后的宁寿宫荟萃了清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有“城中之城”的美誉,宛如紫禁城的缩影。其南半部以皇极殿、宁寿宫为中心,北半部以养性殿为中心,宛如紫禁城中的前朝、后寝之分。其西北角的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景致多仿自建福宫花园,有古华轩、遂初堂、符望阁、倦勤斋等建筑。花园分为四进,结构紧凑而不失灵巧新颖,曲直相间,大小相衬,假山重叠,玲珑剔透,是清代宫苑中公认的精品。园中禊(xì)赏亭,为北京四处著名的流杯亭之一,四周栏杆彩绘秀竹,以应“茂林修禊”之古韵。宁寿宫西侧安放大炕,设萨满教神位以及跳神用的法器。高宗在《宁寿宫铭》补记中称“余将来归政时,自当移坤宁宫所奉之神位、神竿于宁寿宫,仍依现在祀神之礼”,表明了他于宫内设置萨满神位的初衷。这使宁寿宫成为继坤宁宫之外,紫禁城中另一处体现满族民俗文化的重要建筑。

乾隆三十九年,于文华殿之北兴建文渊阁,成为清代紫禁城中极具标志意义的文化建筑。文渊阁之名始于明代,为宫廷藏书、编书之处,也是“天子讲读之所”。明末毁于战火,清初沿设“文渊阁大学士”之名,却无文渊阁之实,“第仍其名,而未议建设之地”。乾隆三十八年,高宗下诏征书,开馆编纂《四库全书》。次年又诏于文华殿以北预建藏书楼。高宗以宁波范氏天一阁闻名于世,特谕杭州织造前往详询,“取其阁式,以构庋贮之所”。四十一年楼成,高宗赐名文渊阁,“兹以贮书所为,名实适相副”,并移此举办经筵活动。四十七年《四库全书》告成,第一部精抄本即庋藏于此。高宗同时于阁内大开盛宴,赏赐修书人员,盛况空前。文渊阁内藏《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清修大部丛书,成为紫禁城内最大的皇家藏书楼。

毓庆宫是乾隆末期的较大工程。毓庆宫原系康熙年间为皇太子所建,高宗成婚前曾居此。仁宗年幼时,亦与兄弟子侄居此宫。乾隆五十九年,高宗以归政在即,添建大殿一座,修缮游廊、抱厦。六十年高宗“禅位”,但未迁出养心殿,名义上已承大统的仁宗遂暂居毓庆宫。其院落共四进,正殿惇本殿在第二进院落,其后毓庆宫,再后殿匾曰“继德堂”。藏书室“宛委别藏”,书房“味余书室”,及东侧“知不足斋”等匾,均出自仁宗御笔,体现出其“初逢训政,恭谨无违”的守成性格。不过毓庆宫内的装修极为考究,新修的后殿等建筑构思尤其精巧,素有“小迷宫”之称。仁宗亲政后,嘉庆六年(1801)又有所扩建,规模继续增加,后来成为同治、光绪、宣统三帝的读书之处,在晚清历史上持续发挥影响。

康乾时期紫禁城修缮的最后绝响,是高宗以太上皇身份对于乾清宫等建筑的重建。嘉庆二年十月,乾清宫突发大火,延烧宏德、昭仁、交泰数殿,损失惨重。面对宫内废墟,太上皇痛心疾首,亲自祷告,“虔诚礼谢,以答灵贶”,并颁发“罪己诏”。当年腊月动工,次年春天兴建宫殿,仲秋竣工。对在大火中被毁的藏品,太上皇下令收集配补,又将御花园藏书移入修复的昭仁殿内。但建筑可以重建,世祖御书“正大光明”匾额等珍贵文物,却不可再生。尤其是荟萃于昭仁殿中的大量善本,即因此次火灾,“宋本俱烬”。大量精华之作毁于一旦,给中国文化典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清代国运从全盛走向衰亡的历史转折。

嘉道以降,内忧外患频繁,国势日衰,清廷对紫禁城基本上以维持为主,再无重大作为。从康熙到乾隆一个半世纪的大规模修缮,遂成清代紫禁城最后成型的关键时期。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康乾盛世”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充实的经济力量,另一方面,不断发展的技术力量也不可忽视。明代蒯祥之后,又涌现出梁九、雷发达、张涟、张然等名师巨匠供奉宫廷。由他们培养、组织的宫廷营造匠师,技术精湛,分工细密,代代相传,为紫禁城的兴修与繁荣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故宫现今名满天下的精美建筑,绝大部分都经过康乾时期的大修,或是此时期重修、改筑、添建的。也正是基于此点,罗哲文先生提出,故宫的保护、维修与利用,应以康乾时期的总体布局和重要建筑作为故宫历史文物的整体“原状”,尽量再现中国宫廷建筑史上的盛世繁华。

作者简介

郑永华,男,1968年生,湖南邵阳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国秘密社会史、清代史表编纂、宗教史事与民俗文化、明代北京史、历史地理专题等。撰有专著《清代秘密教门治理》《姚广孝史事研究》,参与合著《北京宗教史》《近代以来的会道门》《北京军事史》《北京园林史》等。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