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
当前位置 : 首页  >> 清史研究 > 文献档案 > 清史著述

中国边疆研究的汇总创新之作

李大龙

2000年10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马大正先生主编的《中国边疆经略史》。该书是“中国边疆通史丛书”的第一部,其余各部:《东北通史》、《北疆通史》、《西域通史》、《西藏通史》、《西南通史》、《海疆通史》也将陆续出版面世。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会促进中国边疆研究的发展,也是中国边疆研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国边疆经略史》是对中国边疆历史进行宏观研究的通史性专著。无论是从该书所涵盖的范围、体例和结构,还是论述的科学性、系统性,都可以称之为代表我国边疆研究领域最新水平的通史性专著,因为《中国边疆经略史》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中国边疆经略史》是目前关于中国边疆经略史研究最全面、系统的专门性著作。 

        历朝各代对中国边疆的经略,一直是史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方面,20世纪上半叶民族危机的加剧更加激起了广大史学工作者对我国边疆研究的热情,而现代科学方法的引进,不仅使中国边疆和疆域的研究日趋深入,也促成了对中国边疆历史变迁进行宏观研究论著的大量出版,葛绥成《中国边疆沿革史》1938、顾颉刚等《中国疆域沿革史》1938、夏葳《中国疆域拓展史》1941等即是这方面的代表。这些著作尽管有开先河之功,但在具体论述中则存在着种种不足或欠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边疆研究迎来了又一个高潮,大量涉及中国边疆理论、历代疆域、历代王朝边疆政策、历代王朝民族政策、近代中国边界和边患、中国边疆研究史等方面的论著不断涌现,将中国边疆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在肯定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边疆研究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现实:对中国边疆历史进行综合或称之为宏观研究的著作仅仅有刘宏煊《中国疆域史.武汉出版社1995一部,而且是个人著作,这和史学界对中国边疆研究的关注程度相比是极不相称的。在这种情况下,集合中国边疆研究不同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共同撰写一部能够充分反映中国边疆研究成果的通史性宏观著作不仅条件已经具备,而且也成为了中国边疆研究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开放性的研究体制,以及作为中心主任和在中国边疆研究中硕果累累的马大正研究员很自然担负起了这一重任。 

         《中国边疆经略史》的出版不仅可以说满足了中国边疆研究发展的这一需求,而且也使之成为了目前国内对中国边疆经略史阐述最为全面、系统的著作。《中国边疆经略史》洋洋71万余言,由10编:夏商周的民族关系与边疆形势、秦汉王朝的边疆经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边疆形势与边疆经略、隋唐王朝的边疆经略、辽宋王朝的边疆经略、元朝的边疆经略、明朝的边疆经略、清朝前期的边疆经略、清朝后期的边疆经略、余论等构成,从历代王朝的边疆政策、边疆开发、边疆治理、边疆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中央王朝与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民族关系、藩属关系的发展和演进等不同的方面对中国历代边疆经略的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阐述。边疆经略一般来讲主要包括边疆政策、边疆经略、边疆管理、边疆开发等方面,而该书前9编以朝代为序重点阐述历朝各代的边疆经略、边疆政策、边疆管理机构,并重点从巩固和开发边疆的角度评述统一王朝对边疆的经略和治边政策,余论则从纵的方面对我国古代传统的治边思想、和亲政策等具有共同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门论述,从而使其阐述更加全面和系统,超过了以往的所有著作。 

        其次是该书对中国边疆经略、边疆政策、边疆管理机构,以及有关边疆研究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阐述更加完善和科学。 

      《中国边疆经略史》是在《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一书内容的基础上,吸收《中国古代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边防史》等相关著作的部分内容,经过各位作者的补充、整理而完成的。这些著作可以说都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但它们所研究的都是我国历代王朝边疆经略的某一个侧面,远远达不到全面、完善的程度。如《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出版于1990年,是一部由多位专家共同完成的专题性论集,也是当时唯一一部以研究中国古代治边政策为主的专著,因而该书的出版不仅对历代边疆政策、民族政策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90年代关于边疆政策、民族政策研究热潮的出现和该书的出版不无关系,故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很快售罄。不过,《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尽管有较高学术价值,但在具体的结构和论述上却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它是以专题性论集的形式出现的,虽然涵盖了1840年之前历朝各代的边疆政策,但各篇论文之间的联系受到体例的影响并不密切,在其所涵盖的内容上也不十分全面,因为边疆政策仅仅是边疆经略的一个方面。与之相比较,《中国边疆经略史》在框架的设计、具体的论述过程中则具有了以往相关著作所不具备的众多优点。 

        一是将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的论述纳入每编之中,使之和历朝各代边疆经略、边疆政策的阐述联系更为密切。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是历代王朝边疆经略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边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对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的研究一直较为关注,也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论著,赵云田先生所著《中国古代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作。但在大量的研究成果中,将边疆民族管理机构作为边疆经略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纳入其中进行系统阐述的论著则十分鲜见,《中国边疆经略史》则做到了,并是由赵云田先生执笔完成的,如此不仅使该书在结构方面更加完善。也保证了论述的科学性。 

二是对清代边疆经略历史的阐述进行调整,并补入了清代后期边疆经略的历史,使该书在时间跨度上涵盖了由夏到清我国历史上的所有王朝。 

        以往的学术著作多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为限将清代的历史分为前后两部分,这种做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其不足也是明显的,即对历代王朝历史的阐述往往截至到1840年,读者不能由此完整地了解历代王朝的历史。《中国边疆经略史》将清代后期边疆经略的历史纳入其中,并作为一编重点阐述,则克服了以往著作中存在的不足。1840年之后,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边疆也面临着以往历朝各代所没有过的严峻形势。边疆危机和领土的丧失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这也是有关近代历史著作中经常给予严重关注的方面。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边疆危机,清王朝也并不是无所作为,“新政”在边疆地区的推广、移民实边、新疆建省等即是清王朝为巩固边疆而采取的治边措施,并对抵御外敌的入侵发挥了一定作用。而对此,以往的研究则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因之也使一般读者难以对清王朝的边疆经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中国边疆经略史》将清代后期的边疆经略纳入其中,不仅可以使其对我国历朝各代边疆经略的阐述更加系统、完善,有利于弥补以往著作的不足,而且也为读者整体认识和了解清王朝边疆经略提供了可能。 

        三是《中国边疆经略史》以《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为基础,吸纳了其他相关著作的观点,使其对历代王朝边疆经略的论述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边疆政策和边疆经略尽管不能等同,但边疆政策是边疆经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虽然出版于1990年,但其对历代王朝边疆政策的论述无论是从立论还是从资料的引用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科学性。《中国边疆经略史》所吸收的其他相关著作,诸如《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边防史》等也都是学术界给予较高评价的边疆研究专著。在这些专著的基础上,并在众多原作者的参与补充、整理下得以完成的《中国边疆经略史》自然也具有了很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除具体的论述更加完善和科学之外,《中国边疆经略史》对边疆研究的一些理论问题也进行了有益探讨,主要集中在“中国边疆通史丛书·总序”和《中国边疆经略史》的前言之中。如对中国、边疆、海疆等概念的探讨,尤其是对边疆含义的阐述,以及对目前我国边疆范围的界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及其边疆地区的发展大势与历史特点的阐述;对中国边疆形成过程的论述等。这些论述不仅是主编本人对以往研究的理论提炼,也是《中国边疆经略史》,乃至“中国边疆通史丛书”撰写的指导原则,其对边疆研究学科的健康发展无疑也会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再次该书是多位在中国边疆研究不同领域颇有造诣的专家共同研究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中国边疆经略史》的作者多是从事中国边疆研究的专家,在中国边疆研究的相关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累累硕果。诸如段连勤先生一直致力于先秦民族史的研究,著有《丁零、铁勒与高车》等多部专著;王宗维先生则在秦汉历史方面论著颇丰;周伟洲先生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民族史研究方面出版过《敕勒与柔然》、《吐谷浑史》、《唐代党项》等多部专著;林荣贵先生则长期从事宋辽金民族史和疆域史的研究,由其主持的《中国古代疆域史》即将出版;罗贤佑先生长期从事蒙元史方面的研究,《元代民族史》是其最近的代表著作;杨绍猷先生致力于蒙古史的研究但侧重明代,《俺达汗评传》是其代表作;成崇德先生从事清史的研究,也出版过《18世纪中国与世界·边疆民族卷》、《清代边疆开发》等多部专著;郑汕先生则主编了《中国边防史》;赵云田先生对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的研究颇有建树,其《中国古代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系统研究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的专著等等。作为主编和作者之一的马大正先生则更是在中国边疆研究的众多方面,诸如蒙古史、边疆史、边疆研究史等多方面出版过专著。可以说参与撰写《中国边疆经略史》的各位作者都是长期从事中国边疆研究的资深学者,甚至是中国历朝各代边疆或民族研究的专家,他们的加盟无疑对《中国边疆经略史》的创新性、科学性、权威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最后是丛书独特而科学的结构和体例设计为该书的创新性提供了保证。 

        作为总主编的马大正研究员,一直致力于中国边疆民族史的研究,《漂落异域的民族》等论著的发表确立了其在卫拉特蒙古史研究中的领先地位。1987年加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之后,开展历代治边政策和边疆经略研究不仅是马先生所一直着力倡导的研究重点,而且在这方面的研究中也成就卓著。《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清代的边疆政策》、《清代边疆开发研究》、《古代中国的北部北疆》等著作中都有马先生的真知灼见。《中国边疆管理机构沿革史》、《中国边防史》等一批相关著作的顺利出版也是马先生积极组织的结果。在从事具体边疆政策、边疆经略研究的同时,马先生也致力于中国边疆研究史的研究,《20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即是马先生对中国边疆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述的代表之作。在边疆研究方面的造诣和对中国边疆研究状况的充分了解,不仅使马先生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边疆通史丛书”总主编的最合适人选,而且也使其对“中国边疆通史丛书”的结构和体例的设计科学而独有特色:“7册的布局和论述。既从边疆地区发展的视角,阐述特定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又兼及历代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与管辖,由点及面揭示统一多民族的中国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边疆地区成为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必然性”。总序,第20这种结构和体例的设计在各部中的充分体现,以及总主编对每部、每编作者的精心选择,自然保证了《中国边疆经略史》,以及“中国边疆通史丛书”的其他各部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 

        作为整体结构中“面”的论述,《中国边疆经略史》也充分体现了总主编的意图。“以断代为序立编,自先秦至晚清分设九编,每编着重阐述三个问题:一是各朝各代的边疆经略,二是各朝各代的边疆政策,三是各朝各代的边疆管理机构。最后一编,即第l0编为余论,选择历代边疆经略中一些贯通几代的带有共性的重大问题,诸如传统治边思想、和亲政策及其在清代的延续满蒙联姻等予以专论,寻求其发展、演变的轨迹”。前言,第2这种框架的设计不仅使读者能够充分了解各朝各代具体的边疆经略历史,而且对历朝各代边疆治理的连续性,以及治边思想、政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等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使读者较全面地认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发展历史。通读全书之后,笔者的感觉是总主编独特的立意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总之,尽管《中国边疆经略史》有一些小的瑕疵,诸如受到篇幅的限制对有些问题的论述没有充分展开,尤其是对历朝各代边疆民族所建政权经略边疆地区的历史没有进行全面论述等,但从总体上看《中国边疆经略史》是笔者所见到的最全面系统阐述历朝各代边疆经略历史的专著,也是一部集创新性、科学性、权威性为一体的中国边疆研究通史性经典之作,代表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边疆研究领域研究的最新水平。在即将进入2l世纪的时候,能够读到《中国边疆经略史》是一件令人十分高兴的事情。因为它的出版不仅标志着我国的边疆研究已经走入成熟,步入繁荣时期,而且它的出版,以及“中国边疆通史丛书”其他各部的随后出版为21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将会把中国边疆研究推入新的高潮,因之称包括《中国边疆经略史》在内的“中国边疆通史丛书”为中国边疆研究里程碑式的著作似也并不为过。 

 

 

         (资料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1期) 

文章点击数:       【 】    【更换背景色
哎呀404…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Not Found
哎呀…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温馨提醒您 - 您可能输入了错误的网址,或者该网页已删除或移动
211.103.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