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我所撰《清代翰林院制度》,这是国内学术界
对该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在对清代翰林院制度进行研究时我便注意到,在实行此项制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人数庞大的翰林群体。这个群体既是最高级别的文官集团,又是科举制度顶级人才层次。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历史原因,满蒙汉军成员在这个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由于当时进行的清代制度史研究是以断代史为视角,所以未遑对翰林群体中少数民族成员的特殊身份、不同特点和特别作用等问题予以展开研究。
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后,我的研究方向由属于断代史的清史转变为属于中国民族史的满族史和东北民族史,这使我的研究视野开始转移到与少数民族相关的领域。在经历了一段难以切入和无从下手的茫然之后,我逐步进入状态,越来越感受到该领域其实是别有洞天。在这个广阔的领域中,尚有很多重要问题无人涉足,只要你不惮辛劳,确有为数众多的新的研究课题供你选择,有新的田地,任尔开垦。
满族是当今我国各少数民族之中,在文化、习俗、心理等方面与汉族最为接近的民族,蒙古族成员的中华文化的修养也令人刮目相看,这两大民族的成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造诣与汉族成员不相上下,对我们共同的祖国怀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因缘。作为边地少数民族,满族和蒙古族整体社会文化水平曾大大落后于汉族,但由于二者都曾有入主中原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全国性政权的经历,所以他们的先人在执政过程中不得不努力学习和吸收中原文化,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整体修养。这样就逐步并加速更新了他们的知识成分,改变了他们的文化结构,重塑了他们的心理特征。而这个长期稳定的过程,必须有与之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元代就曾实行过科举制度,但时兴时废,且享国时间较短,所以当时蒙古族整体上未能完成主体文化的转换。而清代几乎自始至终一直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并全面承袭明代即已与科举制度接轨的翰林院制度。统治者允许并鼓励满蒙和其他少数民族成员应试科举,并在作为科举极致的翰林院中留出相当比例的名额,以保障满族和蒙族成员入选翰林的机会。这就使翰林院成为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会的熔炉和各民族知识分子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清代享国二百六十余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撞击、交流并相互吸收、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中华文化,逐渐成为包括满蒙成员在内的各民族成员共同接受并认同的主流文化,于不知不觉中,上述两大少数民族的许多成员完成了知识主体的自然转换。所以当辛亥鼎革,民国肇基时,“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得以水到渠成,中华民族已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整体,因而不可分割。翰林院制度一直是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过程中发挥着推动社会前进的关键作用的制度,而由其形成的翰林群体一直是引领时代潮流、促进民族融合的核心集团。由于清代实行“首崇满洲”和“以蒙古为屏藩”的既定国策,故而该集团中的满蒙成员即满蒙翰林群体,在此过程中更是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除了其所起作用之外,满蒙翰林的总体规模也相当可观。据笔者统计,清代得人翰林者在六千人左右,而满蒙汉军成员就达六百人,几占十分之一。无论是文化层次还是人数,都是其他少数民族成员所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在科举制度完善实行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当数量的翰林世家和科举世家。汉族的翰林世家和科举世家自不必言,满蒙翰林世家和科举世家中,不乏四世翰林、三世翰林及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者,皆为一时士林佳话,为举世所钦羡,对引领当时满蒙两大民族形成崇文尊师、敦儒重教的浓厚文化氛围和一以贯之的家学传统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于我国传统社会中士人即知识分子的境遇和作用等问题,一直是我近年来倾心关注的一个方面。对此问题,国内外学人亦不乏问津者。但对少数民族中的知识分子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研究,则受史料等方面的限制,至今无专著问世。而在清代,因由少数民族行使最高统治权,加之有持续实行了二百六十余年的翰林院制度作保障,从而形成了数百人的满蒙翰林群体。在他们中间,成为高级官员大学士、军机大臣、督抚、卿贰、将军、都统、总兵等或著名学者的人占1/3以上,许多人在《清史稿》《清史列传》《八旗通志》《碑传集》中有传记可查,其活动在《实录》《东华录》《起居注》中亦不乏详细记载;不少人有著述、笔记、诗文等作品传世。这就为我们对该群体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提供了宏富的资料支持。且由于相去不远,其不少家族世系清晰,其后人不乏各行各业之翘楚人物,这也为运用采访调查等新型方式收集资料成为可能。这对上述课题研究的深化无疑也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断言,此著不仅是目前为止对满族和蒙古族顶级知识分子群体的一次最为全面深入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对中国历史上所有少数民族上层知识分子大规模群体研究的发轫之作。我为自己能发现此课题并初步完成这一研究而深感庆幸。
在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运用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尽可能不改变原文内容的原貌,着力让行文风格与引文风格趋于一致,使之浑然一体;并争取做到立论公允,评价客观。注重简练紧凑,追求“字斟句酌,不坠空谈”的目标。篇后附有《清代满蒙翰林基本情况一览表》,将所有该群体成员简要情况收入表中,以便查阅;为便于读者了解该群体所依托的翰詹制度,特将《翰林院则例》《詹事府则例》作为附件奉上;为更全面地展示该群体于当时社会所处地位和层次,特将《中国科举制度述略》和《状元述略》等拙文两篇附于篇后,以飨读者。
但是,由于该群体覆盖范围大,成员情况复杂,涉足领域广阔,加之时间不够充裕,并受工作性质制约,使我未能对诸多问题进行细致缜密的爬梳、排比、归纳和研究,此著只能算是初步成型、抛砖引玉之作,更加深入的研究只能留给将来。同时受学力、才识等方面限制,自知舛误疏漏在所难免,恳请方家同道正之。
邸永君乙酉春日于京华
(资料来源:《清代满蒙翰林群体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