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激荡的晚清政治舞台上,李鸿章无疑是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从1860年募组淮军与太平军作战起,李鸿章的仕途青云直上,先后出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署等职;1870年后又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并在这一职务上留任达二十五年之久。在前后四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他是清廷“倚以为重”的一位军国重臣。他组建了以皖系子弟为核心的淮系政治、军事集团,参与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他创办了许多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办了新式教育,组建了第一支近代中国海军一一北洋水师;他长期主办对外交涉事务,并代表清政府签订对外条约,是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当事者甚至是关键人物。在复杂、多变、充满苦难和痛楚的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李鸿章的一系列活动在近代中国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正是李鸿章所处的这种特殊地位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对李鸿章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成为晚清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一百多年来,人们对李鸿章这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认识始终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是我社决心编纂一部系统和尽可能完整的《李鸿章全集》的原因之一。我们希望新编《李鸿章全集》以下简称《全集》能以全面详实的资料,为研究李鸿章,进而为研究晚清史,提供一个更加宽广坚实的基础。
《全集》收录了中国大陆现存的全部李氏文稿。自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书》165卷,约700万字行世后的百余年时间里,有关李鸿章文稿的搜集整理只是零星地进行,一直未成规模。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人民出版社曾计划重新出版《全集》,但由于种种原因,仅于1985—1987年出了3册《电稿》便告停顿。稍后,安徽省社科院淮系集团研究中心为完成国家八五社科项目“李鸿章与淮系集团研究”,在调查、征集李鸿章和淮系成员的文稿资料时,将上海方面停出《全集》的信息与安徽教育出版社有关同志进行了交流。安徽教育出版社一向热心支持学术著作与珍贵资料的出版,尤其重视乡梓名人。在对新编《全集》的资料价值与学术价值、.潜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反复论证后,决定斥巨资出版《全集》,并邀请编纂《全集》的倡议者和发起人、上海图书馆原馆长、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中国史学会原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清史专家戴逸担任《全集》主编。
新编《全集》于1992年秋申请立项,1993年4月23—24日在北京举行《全集》编委会首次会议,标志着《全集》的编纂整理工作正式启动。此前,安徽教育出版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收集资料。新编《全集》的资料主要包括: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吴汝纶当年编《李文忠公全书》时抄录的约1700万字的详本,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藏李氏未刊信札,光绪末年及民国年间影印的《合肥李氏三世遗集》之《李文忠公遗集》、《李文忠公尺牍》、《合肥李文忠公墨宝》,以及建国后学术界陆续整理发表的李鸿章佚稿。所有的资料均登记编号,并复印两份。二是组织作者队伍。新编《全集》的作者来自京、沪、皖、鲁、冀、粤等省市高校、科研、图书馆、档案馆、出版等单位,共有三十多位专家学者。三是草拟了新编《全集》编纂手册,就全集的编辑条例、编纂体例、编纂细则等学术及技术性问题做出规定。四是成立了《全集》编辑室,其主要职责为承担日常编务工作,编印简报,负责文稿发放与调度,加强与作者的联系与沟通,接待海内外来访的专家学者等。
在《全集》首次编委会上,主编顾廷龙、戴逸先生就《全集》的资料价值及编纂工作的指导思想、性质、意义做了重要讲话,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及安徽省社科院的负责人分别代表安徽的出版和科研单位致词,《全集》的三位执行编委翁飞、刘申宁、童本道分别就《全集》资料收集情况、《全集》编纂手册、《全集》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做了汇报。会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史学版、史学界知名刊物、省内新闻媒体等均以专题报道形式介绍了《全集》首次编委会在京召开和编纂工作全面展开的消息,在海内外新闻界、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全集》编纂工作启动以后,资料整理的流程为:各位作者首先将分到的李氏已刊、未刊文稿剪贴于安徽教育出版社统一提供的稿纸上,按月归并成册,然后编页码及各件文稿的流水码,通读全文后进行标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勘、注释以及编写《疑难问题备忘录》。1994年6月5—7日,《全集》第二次编纂工作会议在合肥举行,戴逸先生在会上做了长篇讲话,阐明了《全集》编纂出版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就编纂工作的原则、若干重要问题的处理办法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部分作者与会,就前一段时间在编纂过程中遇到的学术、技术性问题做了交流,统一了认识,会后形成《编纂工作中若干技术问题的处理意见》,供各位作者参考。1995年11月7—10日,“海峡两岸纪念刘铭传逝世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全集》的部分作者应邀与会,安徽教育出版社邀请这些作者座谈,大家就各自编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
《全集》原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但在编纂过程中,新的资料不断涌现,编委会查找到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军机处录副档和宫中电报档包含的大量李鸿章的奏稿、电稿。经过近三年时间的搜集、辑录、复印,1996年共从北京运回各种奏折和附片4万多页计9600余件、电报资料9包。当年10月,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期间的约3000万字的题本也全部复印,妥运至合肥后来,这一部分收入《全集》的,是每份题本的内容摘要,也就是所谓“贴黄”,总计320万字。新资料的发现,扩大了《全集》的篇幅,丰富了《全集》的内容,提高了《全集》的质量,但也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一是绝对数量的增加,二是工作底本的选择。鉴于此,原来的工作计划重新调整,作者须将上图底本与一档馆进呈本一一对勘,补其缺讹,剔其重复,核订时间,考辨异同,《全集》的结项出版工作也因此向后推延。
1998年下半年,经过各位作者重新整理、排序的李氏文稿陆续送交出版社,随即进入紧张的录入和校对阶段。安徽教育出版社辟出相对清净的三间办公室作为校对室、电脑室、资料储藏室,安排4位电脑操作人员和3位校对人员,供《全集》编辑室使用与调度。校对工作尤其艰难、耗时,一般而言,一份文稿要经过校对室3个校次,然后交作者校对一次,再请来自高校、科研和出版部门熟悉中国近代史、古文字的专家学者校对3~4次,基本消灭错别字、断破句等硬伤,对于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涉及体例的问题,则记录下来,由出版社组织专家会审。整个校对工作持续了四五年时间。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启动以后,《全集》亦申请加入清史文献丛刊整理项目,并于2004年正式立项。在《全集》的编纂过程中,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组从物力、人力都给予了很大支持。2005年秋,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组组织专家在合肥就《全集》结项事宜进行论证,十余位专家对《全集》的编校质量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编纂体例完整、文稿编排精当、底本选择合理、点校审慎严谨”,一致确认其为优秀成果,全集顺利通过结项论证。
为了尽量收集李鸿章的佚稿,丰富《全集》的内容,体现全集》“全”的特色,安徽教育出版社又于2006年初邀请从事李鸿章及淮系集团研究的有关同志进行补遗。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梳理、核对、收集,有20余万字内容被编入《全集》。
2006年下半年,《全集》进入汇总统编阶段。《全集》在编纂体例上,共分奏议、信函、电报、诗文四大类,每类按时间顺序排列。本着《全集》应以李氏正文为中心的原则,奏折里面的朱批、寄谕、照会、条陈节略,电报中别人的来电等非李鸿章本人的文字,均以另号字体排附于正文后适当的位置。由于《全集》工程浩大,字数达2600余万之巨,统编工作极其艰辛。至2007年上半年,《全集》39册依次付梓印制,具体为:奏议包括贴黄近1500万字,信函650余万字,电报500余万字,诗文近30万字,总计约2600余万字。加上目录、索引,总字数近3000万字,堪称历史上个人文集之冠,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李鸿章全集》。
《李鸿章全集》是安徽教育出版社在建社25周年之际奉献给文化、学术界的一部近世史料文献巨著。我们期待着这部历时15年,凝集着全体点校整理者、出版工作者心血的鸿篇巨制的面世,能够有力推动近代史及其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使之不断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