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圆圆后传》
作者:滕绍箴、李治亭著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12年
作者简介:
滕绍箴,1937年生,辽宁铁岭人,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资深清史专家,著有《三藩史略》、《努尔哈赤评传》、《多尔衮之谜》等书。
李治亭,1942年生,山东莒南人,曾任吉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现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传记组副组长,资深清史专家,著有《吴三桂大传》、《清太宗全传》、《明清战争史略》等书,主编有《清史》、《清代历史故事》等书。
图书简介:
资深清史学家依据文献、口碑与实物史料,深入研究陈圆圆及吴三桂后裔的下落问题,对一段历史谜案进行精彩的梳理与解读。
该书作者均系研究清代“三藩”问题的权威专家,对陈圆圆在吴三桂起兵反清失败后的结局作出了详尽的论证,复原了陈圆圆的后半生,填补了历史空白。其内容极富创建性,兼具可读性,系统完整地讲述了一个复杂的潜伏故事。
该书是首部由清史学家撰写、揭示陈圆圆后半生与吴三桂后裔情况的著作,有充分的史料为依托,推理严密,论证精辟。
目录:
序
引言
第一章清军战略进攻
第一节吴周皇帝交替
第二节三路大军推进
第二章实施夜郎计划
第一节夜郎计划由来
第二节陈圆圆的行踪
第三节吴应麒的隐身
第三章吴周政权灭亡
第一节清军合围昆明
第二节吴周援军败没
第三节昆明守将投降
第四节查吴应麒下落
第四章夜郎计划模式
第一节物资储备
第二节精神境界
第三节武装自卫
第四节隐身依托
第五章陈圆圆晚年生活
第一节创造佳境
第二节融入社会
第六章吴应麒身世之谜
第一节吴启华墓碑释文
第二节从史籍探讨其父
第三节与陈圆圆的关系
第七章陈圆圆之死
第一节因病而终
第二节陈圆圆墓碑
第八章吴三桂墓碑
第一节陈圆圆的梦幻
第二节吴三桂移葬马家寨
第三节惊现吴三桂墓碑
第九章吴三桂后裔
第一节族群及秘传人
第二节家族史及标记
结束语
附录:
吴三桂后裔与陈圆圆归隐地寻访记
迷雾三百年,拨云现真相:清史专家考察马家寨纪实
秘传人吴永鹏等讲述和记录的部分家史
黄透松发现吴氏后裔经过的资料及其部分文章
晏晓明对陈圆圆墓的考察
《延陵堂世谱》摘录及马家寨概况简介
参考书目
吴三桂、陈圆圆及吴氏后裔年表
后记序
引言
我已古稀之年,生则不求功被六合,教垂百世,只求做力所能及之事。退休多年之后,无论曾从事何等营生,而终极之论,不过一普通书生耳。然则,古时士人不谈道者为樵夫所笑,可吾亦无论道之趣。为今之计,但求发老年之余热,蠡测经史,以求娱乐,弥补夙愿,亦足矣已。
去岁七月,我与挚友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研究员、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主任徐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政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世愉研究员一行五人,应贵州省黔东南州和岑巩县之邀,前往水尾镇马家寨,考察历史名人陈圆圆及吴三桂后人。俗语谓“耳闻为虚,眼见为实”,此次所见令我等大为惊异。三百多年来寻找无踪的陈圆圆,竟葬于一座山冈,并立碑纪念。经过两次深入考察,结合历史文献,研究数月之后,我等认为此处陈圆圆之墓及吴氏后裔有其真实性。同时,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吴三桂之墓碑亦并存于此。这项发现和研究成果,即解决了清史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亦填补了三百多年来有关吴三桂、陈圆圆研究的历史空白。此事再次提醒吾等反思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之教诲。昔日有关吴三桂和陈圆圆的著作,多根据文献资料研究,或参见某些未经考实的历史遗迹,做出种种判断,今天看来真是谬误多多。为发展地方文化事业,并为清史研究正误,我等将重新审理吴三桂死后,特别是洪化小朝廷的有关历史以及形成马家寨历史演变的真实内幕。因陈圆圆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等挚友研究将此研究成果定名为《陈圆圆后传》。
从康熙十七年(1678)八月十七日(吴氏秘传人称十五日)吴三桂病死至康熙二十年(1681)十月二十八日洪化小朝廷寿终正寝,历经三年零三个多月,这给杀身之祸临头的吴氏家族安排应变计划以充足的时间。本著所涉及的事实,正发生在这个时段,而这个时机的产生与清朝三路大军向云贵推进的速度息息相关。为更清晰地了解形成马家寨的真实历史,我等将把清朝三路大军推进速度和状况作为重要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因为这主要涉及此时发生的三个重要问题:其一,历史上有人认为,吴三桂死后,树倒猢狲散,清军摧枯拉朽,吴周政权瞬即灭亡。我等认为这不是历史事实。清、周双方对峙长达三年多之久,这给吴氏“罪属”逃逸、隐藏,留下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其二,洪化小朝廷的覆亡,是清军三路大军会师、合围昆明的结果,而各路大军在不同时间段所造成的危险形势,像波浪一样,敦促吴氏逃逸者步步采取对策。其三,陈圆圆所带领的吴氏族人,与湖广路清军的关系更为密切,将是本著论证的重中之重。
广西路清军按照康熙帝的谕旨,和硕简亲王喇布早该带兵冲进黔、滇,洪化小朝廷灭亡应是指日可待。然而,由于清军将领畏战、内部关系不谐、汉将反叛、不断更换将领等诸多因素,用去近两年多时间,方才找到合适的统帅赖塔将军,从而整军进发。赖塔从康熙十九年(1680)十一月初出师到康熙二十年(1681)二月二十一日到达云南曲靖,用去近四个月时间。这是清朝三路大军中第一支首先到达云南的,其如同一把尖刀,直插黔、滇交通咽喉曲靖。从此,洪化小朝廷与贵州的联系完全断绝。
四川路清军从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死后,本应立即整兵入川,但由于大将军图海等满汉将领对战争形势估计保守,特别是图海与康熙帝之间有战略分歧,迟迟按兵不动。康熙十八年(1679)八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催促图海,要“夺取汉中”,“速定四川”。大将军图海不得已,又拖延三个多月后,才出兵占领汉中。鉴于四川路清军的严重暮气,康熙帝不得不出“奇谋”,用汉将平定叛乱。此后,四川路清在将军赵良栋、王进宝带领下,于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顺利入川,夺取保宁、成都等重镇,吴周大将王屏藩自杀,吴之茂一被俘。正是因为汉将带兵入川,造成洪化小朝廷后院危机,才从辰州调将军胡国柱回兵增援,加重了湖南的军事危局。但胡国柱率军反攻川南,也给四川路清军以沉重打击,致使其到达昆明城下时,已比广西路军晚了七个多月时间。这也给吴氏家族准备应变计划,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湖广路清军与广西、四川路清军一样,同样没有积极进战之意。从吴三桂死后,至大军到达云南边境,共用去三年零五个多月时间。主要原因是岳乐、察尼等人,忙于收复诸多中小城市,到康熙十八年(1679)正、二月间,在康熙帝一再催战之下,才先后收复岳州、长沙和衡州。驻守荆州的顺承郡王勒尔锦等人暮气更重,康熙帝催促他近半年,令他渡江。他找各种借口拖延,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正月二十七日,在清军占领岳州、长沙之后,他才迟迟渡江。二月十四日进驻澧州,十八日占领常德。面对吴周军固守的辰龙关等要隘,他坐守常德,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康熙帝不得不用其“奇谋”,将汉军八旗出身的总督蔡毓荣推上绥远将军位置,授予指挥、调动绿旗官兵的大权。当收复辰州、沅州两府后,为更换军队指挥大权、调整八旗官兵,在沅州整编部队长达半年左右。大将军贝子章泰,于康熙十九年(1680)十月二十一日进驻贵阳后,再次屯兵不进,竟长达三个多月之久,直到赖塔将军攻占田州,康熙帝威胁他,如果再不进兵,战后将受处分时,他才进兵,与广西路军会师曲靖。然而,两军包围昆明之后,又围而不战长达八个多月,直到四川路清军进驻云南,才不得已进攻昆明城。总之,事实充分表明,平定吴周政权的这场战争,并不是如某些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样,周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已成摧枯拉朽之势。实则相反,周军步步为营,进行顽强抵抗。正是这种顽强抵抗,为后方吴氏家族提供了安排应变计划的宝贵时机。
吴三桂自进驻云南后,即开始谋划自固之策。对于宗教方面,他尤为关注。康熙十年(1671),他重建铜殿(现称金殿),目的是以火克木,取代沐氏,准备长期统治云南。崇尚道教还是佛教对于吴三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利用价值,有利于他的统治。当受清政府之命兼管贵州之后,他开始注意经营思州一带寺庙:以鳌山寺为中心,修建四大脚寺;收买寺庙住持,为己所用,作为眼线。他还大力笼络思州知府等地方官吏,使之为其亲信。这样,他在思州地区营造了一个兼跨政教两界的保护网,以便此处成为吴氏家族山穷水尽之时的避难所。
康熙十二年(1673),当吴三桂起兵造反时,他首先提出一旦战争失败,爱妾陈圆圆怎么办?陈圆圆的回答是如何保住吴家的“根根”。这个问题如何安排,似乎没有下文。但康熙十七年(1678)八月,吴三桂死后,吴周大将军、内阁大学士郭壮图,提出“弃湖南,守险隘,犹可以作夜郎王”的战略方针,令我们对吴三桂身后安排的考察增加了一层清晰度,那就是守住贵州。然而,康熙十九年(1680)十月,当辰州、沅州两府失守时,郭壮图却认为昆明更重要,带领吴世璠等人,匆忙退守云南,并没有固守贵州。留给我们思考的是谁将“作夜郎王”?
康熙十八年(1679)正、二月间,岳州、长沙、衡州、澧州、常德连续失守,战争形势进一步紧张。六月,陈圆圆带领两个孙子,从昆明出发,前往湖南找吴应麒。吴应麒令马宝将军等将陈圆圆送入思州猴子岭搭茅洞隐蔽起来。这时我们终于明白了“可以作夜郎王”的真实含义,乃是吴氏家族安排的隐蔽计划:准备一旦战争失败,留有“根根”,以求东山再起,即吴氏秘传人所谓的“野心勃勃”、“等待时机”,再起之后,成为“夜郎王”。
由于湖广路清军进展速度缓慢,吴应麒于康熙二十年(1681)正月在平远战败后,悄悄地回到陈圆圆身边,与其两子会合,成为今天马家寨吴氏家族的先祖。只是清朝没有大乱,无机可乘,才没有再起兵端。有关吴氏这一支隐蔽马家寨的过程,陈圆圆的晚年生活,吴应麒为吴三桂第二子,他与陈圆圆的关系,两子的原有名字叫什么,马宝与马家寨的关系,陈圆圆之死及其墓碑,吴三桂墓碑等等问题,我们将在本书论述中,逐渐展开,并给以详尽地剖析。
我等深知,俗所谓作史难,需具旷世之才、负盖世之学、抱绝卓之识,方可盱衡千古,驱策百家,参稽明备,讨论精详,权衡统系,斟酌褒讥。本著作者学识有限,必愧于此论。此书只是作为多年从事清史、满族史和东北民族史研究的一得之见而已,权当抛砖引玉,有望同仁不吝赐教。
滕绍箴
2011年2月16日,写于北京引言
(资料来源:滕绍箴、李治亭著《陈圆圆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