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影秋同志逝世多年了,我和他相识已在他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担任副校长以后,有多次交往,往事犹历历在目。一个睿智、博学、坚强、正直、慈祥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脑海中,每次谈话、书信往还,都使我对他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他酷爱历史,和我的谈话大多是关于历史科学的,偶而也谈及时局和学校的问题。他高瞻远瞩,对许多问题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又博闻强记、分析透彻、善于说理,熟知历史学界的动向和争论。和他每次谈话,都如饮醇醪,不知不觉长谈下去,在亲切温暖的气氛中受到启迪和教诲。
我第一次见到郭副校长是在1963年初夏,他来人民大学不久,我在范文澜同志处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急须向校领导汇报。汇报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对他仰慕已久,而且早就读过他的著作《李定国纪年》,所以很注意他的举止言谈。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这位新校长既是久经锻炼、饱受风霜的老革命,又带着浓重的书卷气;在他亲切、韫文的言谈举止中透露出英毅果断之风。我很快汇报完以后,他却兴致勃勃地打开话匣子,和我谈了学校的很多问题,教师队伍、思想工作、专业设置、校舍、领导干部的团结等等。说实在话,那时,我很少了解和关心全校性的问题,静静地聆听着,很少插话,只是惊讶地发现:他来校时间很短,却对学校的情况和人员有这样深入的了解,而且深思熟虑,对学校的发展前景已形成系统的看法。后来,话锋一转,他询问我历史科学在文科大学中应占什么地位。我对此考虑也很少,简单地回答了几句。他沉吟着说:“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考虑成立历史系或研究机构(当时我校尚无历史系和研究所,重要的是要办出特色,要重质量。”我一直记着他的话,这也许可算是我校设立和发展历史专业的发轫点。
此后,我有半年时间借调在外,又有一年下乡“四清”,一直没有和影秋同志单独谈话的机会,可是,设立研究所的事有了进展。1965年10月,中宣部在周总理、董必武同志的指示下,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编写大型清史。清史编委会由七人组成:郭影秋、关山复、尹达、刘大年、刘导生、佟冬、戴逸。并拟在中国人民大学内设立清史研究所。那时,郭副校长在北京郊区,孙泱副校长向我传达了中宣部的决定和郭副校长的意见,要我考虑拟订成立研究所的计划。不久,姚文元抛出了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计划也就成了泡影。以后,影秋同志遭迫害,添加了一条罪状,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被说成是中宣部的阴谋,有意抵制即将到来的“文化大革命”。
影秋同志解放后担任过云南省省长,后调南京大学任党委书记兼校长。1963年周恩来总理调他来北京原拟任命他为国务院副秘书长,当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饧奎同志调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人大缺少一位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校长吴玉章久闻郭影秋同志品德高尚,作风谦和,能力很强,亲自面见周恩来总理要求把郭影秋调来中国人民大学,以辅佐吴老的工作。
影秋同志有杰出的领导才能。他经验丰富,知识渊博,深人群众,了解情况,故而能谋善断,对许多重大问题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他和大家在一起,总是先耐心听取群众和部下的意见、建议、汇报,在笔记本上详细作记录,在总结的时候吸收大家的意见,择善而从。对许多讨论的问题进行透彻分析,要言不烦,条理清晰,以理服人。一些疑难问题,经过他的说明都涣然冰释。
影秋同志记忆力过人,经过的事,见过的人,听过的话,都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经久不忘。他叙述多年往事,娓娓而谈,具体详尽。我听他讲过在云南各地寻访南明史迹的经历,对各地风光、习俗都有很生动详细的描述,颇引人人胜。他对多年未见面的老同事、老下级大多能说出其姓名。在讲话中时常引述别人讲的论点、事例和语言,丝丝人扣地切合当时谈论的主题。
影秋同志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他来中国人民大学工作时已有五十五岁,而事必躬亲,尽心竭力,不辞辛劳,对同志和部下则和蔼、尊重、关心、爱护,从不摆架子。他刚来学校深入基层,到各处校舍视察,有一次来到学校的某个单位,单位传达室的工作人员不认识他,不让进门,多方留难,后来要他填写一张会客单子,郭影秋在会客单上写了自己的名字以后,工作人员才大吃一惊,发现来人正是新上任的校长郭影秋同志。
郭影秋同志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显露出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人大师生员工庆幸学校来了一位好校长,相信学校工作将会有很大改进,展现出新面貌。但影秋同志来校刚两年还没有来得及大展抱负,1965年他就率领教师学生,到北京郊区前沙涧领导农村“四清”运动。在一年的“四清”工作中,影秋同志工作出色,有口皆碑。他在农村访贫问苦,和农民打成一片,工作十分深入,他走遍了前沙涧、后沙涧、苏家坨、西山农场、车二营、龙泉寺等许多农村和生产队,和贫下中农结成了好朋友。他很少在指挥部开会布置工作,总是跑到各个生产队去,栉风沐雨,亲临第一线,了解情况,在他身上见不到官场常有的官僚主义、瞎指挥、讲排场的歪风。他又能倾听不同意见,即使普通干部和学生的意见,他都能虚心听取。有一次,影秋同志在“四清”工作干部会上点名批评了一位教师,有些情况说得不甚准确,那位被批评的教师虽然感到委屈却不敢声辩。在场的历史系二年级学生孔祥吉站起来发言,对影秋同志进行反批评,说这位教师固然有工作错误,但校长没有完全弄清情况,所以批评不符合实际情况,伤害了同志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不对的。校长应该下来更多了解情况,批评才能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孔祥吉是一个青年学生,在会议场合公开批评有崇高威信的郭影秋副校长,使大家感到意外和震惊。而影秋同志静静地聆听孔祥吉的发言,认真记录,面无愠色,反而感到孔祥吉说得有理有据。影秋同志表现出君子“闻过则喜”的宽宏风度。他很欣赏孔祥吉的直言无忌,以后多次找孔祥吉了解情况,往还亲密,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
影秋同志生活上俭约朴素,不搞特权,他“四清”时和教师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但不开小灶,连吃饭也和大家一起排队,不要勤务员替他代买。有一次下大雪,影秋同志早晨第一个起来在老乡的院里院外扫雪,这一个无声的命令动员了所有的“四清”工作队员行动起来为农民扫除积雪,清理道路。农民们对郭影秋的领导才能和工作作风赞叹敬佩,称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文化大革命”中,郭影秋同志遭到重大的冲击。“文革”初期,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负责向北京各高等学校派遣工作组。因此,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群众大会上遭受批判,并被撤职。派遣工作组本是中央的决定,却被说成是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影秋同志成了替罪羊,从此陷人罗网,遭到无休无止的狂批乱斗。大多数群众不了解“文化大革命”是怎么回事,不同意批斗他、打倒他,尽管“四人帮”屡次点郭影秋的名,但人民大学仍有很多教师学生称他是好干部。这样,学校中形成了揭郭和保郭两大派,曾经多次举行群众大会,揭郭和保郭是辩论的主题,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包括曾是郭影秋同志老上级、老领导的邓小平同志也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听了两派的辩论。当时,影秋同志参加“四清”地方的农民群众听说要斗争郭影秋,有800人赶进城来,要保护郭副校长。这一事件被说成郭影秋同志调农民进城,保护自己,是挑动群众斗群众,反而加重了他的罪名。其实郭副校长当时已被造反派囚禁斗室,哪里还能调农民进城,这完全是农民群众听说他们敬爱的郭副校长遭斗争,出于义愤,主动赶进城来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信口开河,编造郭影秋种种罪状,说他在校内建造了供自己享受的别墅豪宅,还开放了郭的住宅,供外地来的红卫兵参观,以暴露郭的“罪恶”。其实这不过是几间略加装修的普通平房,红卫兵们参观了这座“豪宅”,都惶惑地问道:“就这几间旧房子吗?我们在外地看到许多高级干部的住宅,没有一处比郭影秋的住房更加简陋的了。”这一参观的效果反而是表明了影秋同志的清廉与俭朴。
郭影秋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非人的折磨,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不久就患病,又因误诊而加重了病情,长期缠绵病榻,不能起床。他知识广博,经验丰富,才能卓越,精力过人,本来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但重病在身,徒唤奈何,一切了解影秋同志的人都会因他未能充分发挥才能而深深感到惋惜。
1969年中国人民大学被明令解散,教工都去江西余江的“五七”干校下放劳动,等待分配工作。影秋同志虽已在病中,但对学校前途和全校人员的工作分配仍十分关心。在他心目中,大概认为人民大学不会就此被解散,从此消失了,所以他向上级建议人民大学的教师不要分散分配工作,而要成建制地集中安排工作,一旦需要就可以迅速地集合起队伍。上级接受了他的建议,人大教师被集中安排到北大、北师大、首都师大、财经大学等校,这显示了影秋同志的长远目光,保留了一大批长期培养起来的教学和科研队伍。他这时也没有忘怀“文革”前夕中央委托他编纂清史的任务。1972年他向北京市委建议成立清史研究小组,隶属于北师大,我校一部分搞历史和文学、档案、法律的同志得以在这一名义下聚集在一起,在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清史研究工作。
1973年,我从干校回京以后,同影秋同志见面的机会多了。他缠绵病榻,不能行动,但精神很好,思维清晰,能大量读书,谈话的内容大多是有关清史研究。通过许多次交谈,我更深入地认识了作为历史学家的影秋同志,他读书甚多,博闻强记,知识丰富,有深刻的洞察力,分析事件、评价人物独具卓识。他最熟悉明末清初的历史,和我谈过李白成、张献忠、崇祯帝、史可法、张煌言、郑成功、李定国、孙可望、多尔衮、范文程等人,谈到明朝何以失败、清朝何以兴起,谈到农民起义军的重大失误和归宿等等。他熟知历史过程和各个历史人物的经历、性格、才能、优缺点,作出许多很有见地的分析。他娓娓而谈,如数家珍,一谈下去就忘了时间,常常要谈两三个小时。他的秘书怕影响他休息,有时出来干预,才终止了我们的谈话。他掌握的史料极为丰富,不少稀见的稿本、抄本,是我闻所未闻的。影秋同志的记忆力特别好,给我介绍书籍的作者、卷数、版本、收藏单位、内容梗概以及他的评论,使我深受教益。他读书的面极广,有一次我去看望他,他正在读《资治通鉴》,从二王八司马事件谈起,谈到对韩愈、柳宗元的评价,又谈到藩镇、宦官,以及唐宋诗文的演变、五代词风、唐代佛教宗派等等,见识精当,议论风生,我没想到他对唐史和唐代文化也是十分熟悉。又有一次,他向我借阅清人沈德潜选的《明诗别裁》,我在这本旧书上有些胡乱的批语,其中对高启的诗,批了“伤于浅露”四个字,影秋同志看到以后,不以为然,他和我谈明初的诗人和诗风,有很精辟的见解,甚至还能背诵明人的不少诗句。他公事繁忙,百务缠身,却拥有非常广阔而精深的知识,实足令人敬佩。
影秋同志非常关心清史研究所的工作。人大复校,清史研究所建立,他抱病前来出席会议,勉励全体同志努力钻研。以后,我们的工作一直得到他的指导和关怀。只要他住在北京而病体又许可的话,他总是乐于听取我们的工作汇报,并就研究所的方针、方向和具体工作进行指示,为我们排除干扰,解决困难。他非常尊重下级的意见,总是用商量的口吻和我们谈论工作,从来不用简单的命令。他认识所内许多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经常和他们谈话,关心他们成长,指导他们前进。他虽然久病,而深人群众、平易近人的作风,并无改变。他对我们的帮助具体、细微、切实。例如,我所的重点科研项目《清史编年》,就是在他的倡议、帮助下编写的。他为此书的编写体例和内容多次和我们谈话,并亲自写了《序言》。这本书现在已全部完成出版,可惜影秋同志已见不到他所关怀和培育的这一成果的问世。
影秋同志已逝世多年,我们失去了一位亲切可敬的导师。他的品德、学问、作风,他的指示、教诲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哲人其萎,风范长存”。
2001年4月
(资料来源:《郭影秋纪念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华文史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