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达,男,1939年12月21日生于云南省广南县。196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同年被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做科研工作,先在元蒙史研究室,后转入清史研究室。1988年由助理研究员评为副研究员。1993年评为研究员。1996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聘为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8一1991年任历史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兼研究生院历史系副主任。1991—1993年,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93—1998年,任历史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兼副所长。1996—1998年,兼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
李新达教授从事清代历史的研究,重点是清代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典制。主要科研成果有:《洪承畴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科举制度史》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武官制度史》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国家“八五”计划项目、《清朝典制》三人合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获出版系统优秀图书奖、《中国政治制度史》多人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国家“七五”计划项目,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中国古代军制史》多人合著,军事科学出版社]992年版,国家“七五”计划项目。获历史研究所优秀成果奖、《中国军事史略》下册多人合著,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重点项目,被国家教委列为全国高等院校文科学习材料、《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制分册》多人合著,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重点项目、《清代全史》第四卷,多人合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国家“六五”计划项目,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出版系统优秀图书奖、《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二、四、六卷,多人合著。中华书局1986年、1987年、1991年版,国家“六五”计划项目,获历史研究所优秀成果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十卷三人合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主要论文有:《关于秦汉时期的苍头问题》、《洪承畴述评》、《关于孙可望降清问题》、《清代的养廉银制度》、《和亲简议》、《毛泽东与史学家》、《傅维鳞与<明书>》、《查继佐与<罪惟录>》、《谈迁与<国榷>》、《谷应泰与<明史纪事本末>》、《张岱与<石匮藏书>》、《乾隆帝与<贰臣传>》、《对明清松锦决战中一件史实的考证》、《清代蠲免政策中有关减免佃户地租规定的探讨》二人合著、《关于入关前的八旗兵数问题》、《关于满洲旗制和汉军旗制的始建时间问题》等,已在《中国史研究》、《清史论丛》、《清史研究通讯》、《文史哲》等刊物上发表。还有《科举制度》、《汉初抗匈人物志》、《中华文化宝库丛书》中二本,即将由台湾国文天地出版社出版。《中华文明史话》,共lOO册,每册10万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八五”计划项目,属学术性科普读物,胡绳为名誉主编,江流任主编,李新达为执行编辑之一,1997年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李教授认为,清王朝处于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发展的关键时期,形势复杂多变,斗争尖锐激烈,内容丰富多彩,与现代史和当代史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果能够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用正确的观点和先进的方法,对清代历史中的主要问题和新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其成果必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洪承畴在明末清初的军政舞台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对他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因时而变。李新达教授认为,自乾隆帝根据“忠臣不事二主”的道德标准,将一大批背明降清的明朝官员打人《贰臣传》以来,如何评价我国历史上的“贰臣现象”和“贰臣人物”。就成了史学家必须面临的一大难题。实际上,做到“忠臣不事二主”的人未必都光荣伟大。“弃旧投新”的人未必都是为了“弃暗投明”。只有对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实践进行具体分析,以是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的团结、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为标准,来判断其是非功过,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他的《洪承畴传》对这一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
科举、八股、状元,这些都是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涉及的文章和专著不少,但以《中国科举制度史》为题的专著尚未见到。李新达教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于科举制度的发展史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对某些问题则深入探讨。
武官制度是关于武职官员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奖惩、怃恤、退休等制度的总称,在研究历代官制的论著中都有所涉及,但远不如文官系统的内容丰富。以《中国武官制度史》为题,从先秦写到1994年的专著尚无先例,难度较大。可是,李新达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将权与君权、相权的关系,以及武官的德、才、功、过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李新达教授认为,我国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人才史的资料极为丰富,应当在继承和发扬史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力争在跨学科研究中开创更为广阔的领域。他今后的科研计划是:从理论上探讨《科举制度的兴衰》、《科举与中国社会》、《中国武官制度的特点》、《重文轻武的由来及其影响》;然后将重点转入对《中国古代人才学》的探讨;最后,集中精力和时间,对清代政治史和军事史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
他认为,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必须考虑到时代的必然性。社会的现实性,创造的可能性,人才的特殊性;做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必见功。
资料来源:《名师荟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简介一》,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中华文史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