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研究刊物 > 紫禁城
《紫禁城》2008年总目索引
作者: 责编:

来源:中华文史网  发布时间:2018-12-26  点击量:252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紫禁风尚

观察

太和充满——紫禁城构建中的“和谐”思想  程缙1·10

十二生肖  谢甄星1·32

皇帝的属相  李大鸣1·52

一体多元,异彩纷呈——各地区的生肖文化  李文君1·62

十二辰体诗  谢甄星1·72

根根相连脉脉相通——记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秦孝仪先生  傅举有2·10

荣耀与盛名之下的拿破仑  宋海洋4·28

统治世界的足想象力——拿破仑与卢浮宫  宋海洋/王博4·68

拿破仑的细节  章开元4·114

故宫新陶瓷馆  吕成龙6·10

新陶瓷馆在展示内容上的改进  吕成龙6·12

新陶瓷馆在陈列形式设计上的创意  朱雅娟6·20

我和故宫陶瓷馆  马未都6·24

中国古代体育述略  蔡治淮6·26

体苑撷英——古代民俗节令体育及其他  蔡治准6·34

雪堂公及大库档案  罗随祖8·10

清内阁大库明清旧档之历史及其整理  罗福颐8·20

鲁迅谈“大内档案”  8·64

罗振玉的学术贡献  罗福颐8·66

傅增湘与善本  8·70

大连大学掘出宝藏600册尘封“罗氏藏书”现世8·71

饶宗颐10件书画作品捐赠故宫博物院  9·10

不古不今亦古亦今  郑欣淼  9·14

饶宗颐:学术与艺术  饶宗颐/李文儒9·17

选堂先生轶事数则  郑炜明9·35

两个故宫博物藏品通览——《天府永藏》选刊(之一)  郑欣淼9·38

两个故宫博物藏品通览——《天府永藏》选刊(之二)  郑欣淼10·10

两个故宫博物藏品通览——《天府永藏》选刊(之三)  郑欣淼11·10

两个故宫博物藏品通览——《天府永藏》选刊(之四)  郑欣淼12·30

流动的都城10·28

北魏故都  杜成辉10·30

辽朝的五京  肖爱民10·38

漫话金朝第一都——上京会宁府  李秀莲10·48

元朝的都城  李大鸣  10·56

人物

当收藏成为事业——捐献大家叶义医生的精神追求  何笑聪整编  2·26

《清明上河图》的发现者——杨仁恺  本刊4·10

纪念杨仁恺先生  杨仁恺治丧委员会4·12

先生,  一路走好!  杨仁恺治丧委员会4·16

杨仁恺学术年表  杨仁恺治丧委员会4·18

斯人不再 墨香依旧——记捐赠者张子高  王霞7·46

我的父亲张子高  张滂7·54

我记忆中的张子高  尹雨立口述/王霞整理7·58

纪念陶瓷学界前辈叶麟趾先生诞辰120周年  刘伟9·70

对话

一座城市的一个文化支点  3·10

完整保护中的故宫大修——紫禁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李文儒/晋宏逵7·10

捐赠人物志

直节虚怀章乃器——故宫博物院捐赠者系列  郝炎峰3·30

善其身与善天下——与章立凡先生的对话  都炎峰/章立凡3·36

中国资信第一人——作为经济学家的章乃器  章立凡3·46

章乃器捐赠文物选  3·50

入我眼者非我有——故宫博物院捐赠者孙瀛洲  刘子哲5·10

孙瀛洲和他的陶瓷世界  吕成龙5·18

孙瀛洲捐献犀角雕刻品  刘岳5·24

孙瀛洲捐献文物选  5·30

激浊扬清独立不倚——《故宫博物院捐赠者马叙伦》  杨付红 许凯  12·44

卷怀天地自有真——怀念汪世清先生  郝炎峰12·54

紫禁宝典

手与心的解读——由铜镀金黄珐琅姻面钟看“广钟”贡品  王津  1·84

十二月花神之冬日篇  张林杰2·58

乾隆帝《赋得正谊明道》御制涛浅释  司俊峰4·124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清官的茶库、茶房与宫廷饮荣文化  刘宝建7·64

清代双狮戏球栽绒毯  付超8·74

写绘本《圣迹全图》  郭秀阁  9·82

清代服饰等级  严勇  10·70

乾清门请宝之制  果美侠11·30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  王健华  12·80

特别展室

冬日严凝作苦寒白雪飞时亦清妍——故宫藏冬景山水画  张震2·66

图说清代皇家园林  聂卉3·76

颐和园藏瓷精赏  周尚云5·82

端阳八事  王戈  6·102

明清宫廷御用纸张  赵丽虹7·76

中国吉祥——中国古代祥瑞观念的兴起、演化和主要门类  胡德生  8·76

清代的祥瑞  胡德生9·88

“天朝衣冠”宫廷服饰精品展的设计构想  孟嗣徽10·82

清宫马褂  殷安妮11·36

古代甲胄源流与康熙帝大阅甲  曹连明  11·50

禁城营缮

中和殿宝顶  王文涛8· 120

乾隆皇帝与紫禁城宫殿  刘潞10·96

故宫绝活

烟台博物馆藏清代张天培《山水图》轴修复实例  王红梅2·90

明代曾鲸《青绿山水人物阁》轴修复记  周建忠2·100

日本的书画装裱及其现代化——对日本“松鹤堂”的考察与思考杨泽华  2·108

浅谈古陶瓷锔补工艺  高飞  3·134

四份诰命书的修复  侯雁5·108

清代车辂内部装饰画的修复  王红梅7·96

蓝地菱格雁蝶纹锦的修复  陈杨11·62

从华士·胡博到颐和园藏慈禧油画像修复  周尚云  12·86

故宫原状

雨花阁原状陈设  王子林1·94

漱芳斋摭零  陆成兰/赵清波  1·106

佛日九层悬最上  智珠三界证真如——佛日楼内部景观陈设  文明  12·116

故宫图像

紫禁城随想  段勇  1·116

谁持彩练  牵文糯/李少白7·104

死生有“命”  李文儒/李少白8·122

哭泣的宫殿  李文儒/李少白9·104

看得见的故宫

行走的农民  朱传荣/连旭1·132

老姐妹  朱传荣/连旭2·114

夫妻俩  朱传荣/连旭3· 142

太和殿  朱传荣/连旭4·126

铜缸  朱传荣/连旭5·116

石匠  朱传荣/连旭  6·138

缠足  朱传荣/连旭7·118

硬朗的老人  朱传荣/连旭8·136

流行  朱传荣/连旭9·118

母子行  朱传荣/连旭  10· 106

风景  朱传荣/连旭  11·72

看故宫  朱传荣/连旭12·122

故宫百年

乾清宫台阶  郑志标/小川一真/候元超1·134

乾清宫正殿  郑志标/小川一真/侯元超2·116

交泰殿  郑志标/小川一真/侯元超  3·144

交泰殿内景  郑志标/小川一真/侯元超4·128

交泰殿内铜壶滴漏  郑志标/小川一真/侯元超5·118

坤宁宫  郑志标/小川一真/侯元超6·140

坤宁宫西夹道  郑志标/小川一真/候元超7·120

坤宁宫西夹道  郑志标/小川一真/候元超8·138

钦安殿外景之一  郑志标/小川一真/侯元趋9·120

钦安殿外景之一  郑志标/小川一真/候元超10·108

承光门  郑志标/小川一真/侯元超  11·74

宝华殿  郑志标/小川一真/侯元超12·124

紫禁收藏

收藏背后

翰墨流传——翁同龢书画珍藏  11·78

翁氏六代珍藏及其文化意义  翁万戈  11·80

翁万戈先生所藏书画介绍  傅熹年11·86

吴彬、米万钟“勺园图”初探——兼谈吴彬与米万钟的交往  吕晓  11·89

故宫专家说

聂崇正先生谈紫光阁功臣像  聂崇正1·138

元代青花瓷器的辨识要点  王健华2·120

明代玉器专题连载之三——明代玉器的用材特点  张广文2·130

明代玉器专题连载之四——明代玉器的镂雕工艺  张广文3·148

明代玉器专题连载之五——明代的玉礼器  张广文4·132

明代玉器专题连载之六——明代的玉器皿  张广文5·122

明代玉器专题连载之七——明代的玉文具  张广文7·124

明代的服饰用玉及玉佩坠(上)——宫廷服饰用玉及其影响下的玉佩饰  张广文  8·142

中国古代实景山水画史略连载之一六朝至两宋  单国强8·162

明代的服饰用玉及玉佩坠(下)——民间的佩玉风气  张广文9·124

中国古代实景山水画史略之二元代至明代  单国强9·134

中国实景山水画史略之三清代(上)  单国强10·112

中国实景山水画史略之三清代(下)  单国强 11104

仿古玉与清官旧藏明代仿古玉器  张广文12·128

文物志

历史中的景德镇瓷业(连载之一)从汉至元:技术的累积与规模的形成——景德镇瓷业的初刨与发展  王馨  1·170

中国漆器螺钿装饰工艺之二  傅举有2·136

官窑瓷款识中的“年制”与“御制”——权力对艺术的渗透与控制  周思中3·154

历史中的景德镇瓷业(连载之二)明代:奇技炫彩独步天下——景德镇瓷业的兴盛期  王馨  3·168

从带饰到“如意瓦子”——一件“春水”玉绦环的名物变迁  徐琳4·144

吴昌硕绘画艺术的金石味  单国强4·154

历史中的景德镇瓷业(连载之三)康、雍、乾三代:盛世成就的官民窑高峰——景德镇瓷业的兴盛期  王馨4·164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之一  床榻  伍嘉恩5·134

明清内府写本的鉴定——以故宫收藏为例  瓮连溪5· 146

历史中的景德镇瓷业(连载之四)晚清至民国:——景德镇瓷业的衰退期  王馨  5·174

“回回青”的来龙去脉  尚衍斌/林欢6·144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之二 香几  伍嘉恩7·134

欧洲画珐琅与清宫瓷胎画珐琅  周思中7·144

再谈“春水”玉  徐林8·176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之三 案类  伍嘉恩9·148

日本古代书画艺术述略(上)  刘舜强  10·122

楚绣  傅举有10·132

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之四 桌类  伍嘉恩11·116

日本古代书画艺术述略(下)  刘舜强11·136

拍卖述评

2008年中国古籍春拍述评(上)  韦力 10·146

2008年中国古籍春拍述评(中)  韦力11·150

2008年中国古籍春拍述评(下)  韦力12·144

流传故事

一把折扇  两面情缘  李天垠1·180

辽代玉魁——一件清宫流失的国宝  徐琳2·148

有关毛公鼎的一份档案  刘庆功9·172

朱家集的千年楚器  黄松12·158

鉴定个案

石涛《画谱》考略——兼论石涛的生卒年  高鸿4· 172

唐寅山水画及《椿树秋霜图》卷辨析  钱玲6·150

御制《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流失海外的“国工圣迹”  张超6·158

再谈郎世宁的《平安春信图》轴  聂崇正7·162

“达·芬奇的影子”——三件郎世宁《平安春信图》的对比  梁琏7·170

乾隆内府绘画装潢与鉴定——以《平安春信图》真伪甄别为例  傅东光7·174

程十发藏王石谷《仿古山水册》辨伪  谭述乐  10·160

《龚贤、王石谷山水图合册》辨析  谭进乐11·162

紫禁品往

世界品牌在故宫

传承医药文化,皆为同修仁德——同仁:常博物馆与中医药文化遗产  李应强  1·188

NEC电话机  万秀峰2·160

胜家缝纫机  万秀蜂4. 182

法国手摇电影机  万秀锋5·184

清宫的洋蜡  付超7.186

清宫香烟  万秀锋8·190

往日时尚

麻将小考  万秀峰1·198

明清皇宫的取暖  朱庆征1·202

灯节  熊召政2·164

清宫的针黹活计  殷安妮2·170

清代诸帝与御用火枪  毛宪民2· 184

扳指与火药袋——艺术品的前世今生  杨泓2·198

从剃发工具看朝代变迁  付超3. 182

闲话“正月不剃头”  常适3·188

清代御用暖砚  赵丽红3·194

旗人过年琐忆  贺志芹4·186

雍正的花香  孟晖5·188

《康熙南巡罔》中的南京生活  张宏  周安庆5·200

明代宫廷的端午射柳  李大鸣6·170

千年古风话双陆  王慧6·178

六月六洗晒日  文明7·188

说不尽的如意  李海珉8·196

纤云弄巧话七夕  鲁颖8·204

鼎的文化演进  王学泰9·178

香露的遗芳  孟晖10· 168

明清惜字塔——惜字文化的建筑遗存  宋本蓉10·176

清代的豆腐  潘洪铜  10·182

中国人的重阳节  孙召华10·188

说鹿  李海珉11·170

明朝梁冠复原推测  撷芳主人  12·166

祈雪初探  张小李  12·170

漫话凤阳花鼓  孙祥宽 孙文海12·174

君君臣臣

木主  熊召政1· 208

清官御用器物秘档  李国荣1·212

康熙慎火的故事  王铭珍2·204

朱元璋和他的养子  陈怀仁 夏玉润  3. 202

漫谈朱元璋画像之谜  夏玉润4·192

朱皇“龙潜”之地  孙祥宽 孙文海4·204

明朝的三张存世“免死铁券”  李大鸣5·208

康熙帝与戏曲  丁汝芹6·184

康熙讲崇祯的笑话  李国文6·196

圆明园里的皇家生活  李国荣6·198

陈德刺嘉庆  李国荣8·210

明代的朝会与“懒朝”  胡丹9·188

顺治叫崇祯大哥  李国文10·198

明代的朝参牙牌——从“马顺牙牌”说起  胡丹  10·202

帝王好写诗  李国文11·182

光绪皇帝的后事  远波  12·180

郭子兴与朱元璋的“翁婿恩怨”  夏玉润  12·184

太后下嫁之谜  李国文  12·192

“五年复辽”与袁祟焕之死  李宝臣  12· 196

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  邢宏伟  12·202

宫廷教育

南北朝太子的读书生活  王镜轮3·212

唐朝太子的读书生活  王镜轮8·214

北宋太子的读书生活  王镜轮9·194

明朝太子的读书生活  王镜轮  10·206

遗迹寻踪

昌西陵与孝和皇后之谜  徐广源2·208

东单、西单与“立杆测影”  王子林3·216

培田村里久公祠  李秋香4·210

仪鸾殿小考  张威5·218

元宫廷石雕艺术源流(上)  林梅村6·206

元宫廷石雕艺术源流考(下)  林梅村7·194

紫禁城的影迹——琉球首县城  于子勇  7·204

清朝第一皇后陵——孝东陵  徐广源8·220

万寿寺沧桑  胡桂梅9·200

发现北海  舒乙/撰文陈翰、贾庆一/摄影  9·206

《宏伟的“黄肠题凑”》  舒乙撰文/陈翰/摄影  10214

清朝关内第一妃园寝  徐广源  10. 216

“辟雍”之美甲天下  舒乙/撰文陈翰/摄影11·186

开化寺彩画踏查记  杨红11·190

屋顶下的“秘密”——紫禁城古建筑传统苫背工艺  曹晓丽  11·198

蔚州铁城  李秋香  11·202

登钟楼赏飞鸽  舒乙/撰文陈翰/摄影  12·208

奉国寺大雄殿平面建构与大木体系  温玉清  12·210

故宫造办

“大雅斋”的新生  杨兮  1·218

吉庆祥瑞的化身——九如金如意  杨兮2·218

故宫设计

澳门记忆  于彤11·208

书事

红楼的方式  孟晖3·220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读后  冯贺军  6·216

清词丽句总为邻——《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中的诗义茶事  冯贺军  7·224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叶赫民先生与新著《中国陶瓷史》刘伟9·225

从日本陶人那里重温我们失去的技艺——《陶人心语:当代日本名窑十二讲》前言  吴光荣  10· 224

读《陶人心语》  李罗维10·226

尘封往事

大清海军甲午遗事(一)——殉国第一舰“广乙”  萨苏4·216

大清海军甲午遗事(二)——殉国第一舰“广乙”  萨苏5·222

大清海军甲午遗事(三)——殉国第一舰“广乙”  萨苏6·220

沧桑琉球  李晓杰7·212

郑孝胥与《四库全节》的影印  李大鸣9·214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