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深情
徐敏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国民党政府的战时“陪都”,是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抗战开始时,许多著名的文艺家除一部分人奔赴延安外,大部分人先后从上海、武汉和桂林到达重庆,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田汉、曹禺、阳翰笙、孙伏圆、夏衍、白杨,还有著名的导演焦菊隐和史东山等。因为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和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都驻在重庆,在党的领导下,重庆成为大后方抗日、进步文艺活动的中心。那时物价高涨、住房困难,大家的生活很清苦,但能克服重重困难,创作力是很旺盛的,专从艺术界来说,那时的画坛是很活跃的,多姿多彩的。许多著名的画家,经常在这里举行个展,虽有时警报频传,敌机空袭,并不能减低重庆人参观画展的浓厚兴趣。当时有一种风气,在举行画展时,画家都是亲自出来主持并接待观众,和他们亲切交谈。我记得比较确切的,曾在1943年和1944年两年中,先后举行过个展的画家有徐悲鸿、张大千、张善孖、傅抱石、张书旂、赵少昂(从香港移居重庆)、关山月、黎雄才、陈之佛、丰子恺、黄君璧、吕凤子、李可染等等,还有从外地远道而来举行个展的,如赵望云、李丁陇是从西安来的。
在两浮支路“中央图书馆”大厅举行的徐悲鸿画展,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我亲眼见到徐先生下车后走了一段很长的路赶来主持的。张大千曾前往甘肃敦煌临摹莫高窟壁画,归来后在重庆的闹市区临江门附近一个展览馆,展出他的临摹作品,这些临摹壁画,线条飞动,色彩富丽辉煌,使人如在莫高窟的洞窟中。张大千那天穿着一件黑色的绸长袍,留着一把大黑髯,在观众的包围中,以动人的四川话,谈论这些壁画的神奇。赵少昂是岭南派的大画家,香港沦陷后,他携带自己的一大批作品,到达重庆,寄居在陈树人先生家里,在广东省驻渝办事处展出,因驻地比较偏僻,恐少为观众所知,但这位岭南派大师的作品,以意匠高远,色泽明丽,深受人们喜爱,观众不怕走路爬坡,仍然络绎于途。
从岭南派的画坛,是人们想到北方画坛,使人想到久住在北平的齐白石。北平沦陷后,齐白石先生闭门谢客,拒绝为日本侵略者作画,他的坚贞民族气节,传到重庆,深受人民的敬仰。但他困守北平,未能到大后方举行画展,使画坛人士特别是那些青年的艺术工作者与广大的艺术爱好者,未能有机会较系统地欣赏他的作品而感到遗憾,但这一憾事由徐悲鸿先生加以克服了。悲鸿先生以其无私的深厚的艺术感情,举办了一个齐白石作品欣赏会,向重庆广大观众介绍齐白石的艺术成就。作为一个观众,我是平生第一次见到他的这么多的真迹,其对我影响之深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
1944年的秋天,酷热的山城,已经开始变得凉快了。有一天,我收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寄来的一张请柬,说是某个星期天的上午,徐悲鸿先生在协会主办一个齐白石的艺术作品欣赏会,请我届时参加。让我感到特别高兴的,这个欣赏会不仅能看到齐白石的原作,还可能亲自听到徐悲鸿先生对齐白石作品的评论。
星期天我很早就起来,主要的一件事,就是赶往枣子岚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不到九点钟,我进了会场,见到一个大会议室里,壁上已挂着许多齐白石的画,有花卉、草虫、山水、人物。围着会场的一张长桌子,已经坐了一些年青人,客人还在陆续地进来。徐悲鸿先生正在忙着接待客人,他穿着一套浅灰色的西装,打着一个引人注目的黑色的大领结,风度翩翩,平易亲切地和大家交谈着。前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了,我展眼四面望了一下,几乎全是年青人。一张大长桌上面摆着一些糖果,围着桌子,几乎人都坐满了。徐悲鸿先生坐在桌子的北头,开始介绍齐白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他讲了一会儿,没有想到,突然走进来一个身材高大、光头、圆脸、戎装佩剑的国民党将级军官,还带着一个浓妆艳抹的中年妇女,看来他们也是来参加会的,这个女人就是其夫人了。大家看见,有点愕然,我身边的年青人便让出两个席位,请他们坐下。那位军官欠身说:“兄弟叫刘峙。”啊,原来他就是“重庆卫戍司令”、蒋介石黄埔嫡系的“福将”了。会场的气愤感到一种不自然,但徐悲鸿先生听了他的自我介绍,只是淡淡地向他点点头,但没有走过来和他握手,还是照样地讲他要讲的齐白石艺术成就。后来,那位刘夫人听了一会,可能感到没有什么意思,边催促他的丈夫和她提前离开了会场。
徐悲鸿先生在继续介绍齐白石的生平后,特别讲到齐白石是一个农民和木匠出身,他能够在艺术上取得如此卓越成就,令他十分钦佩。他接着讲到齐白石作品中浓郁的泥土气息,没有中国文人画那种习气,这是非常可贵的。他还特别强调了齐白石作品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处处表现出他对祖国山河的眷恋,对人民不幸的同情,对封建社会腐败现象的讽刺,对一花一草、一虫一虾一蟹,都能观察入微,在他的笔下,使你感到自然界生命的活跃与人类一种美的和谐。徐先生在讲话中,还谈到齐白石的绘画与徐青藤、八大山人和吴昌硕的艺术渊源,但他却强调齐白石先生在创作上的独创性和强烈的个性。
自古以来,往往文人相轻,在同时代的画家中,像徐悲鸿先生那样的艺术大师,能如此推崇齐白石,如此无私、热情地向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人介绍和宣传齐白石,使大家深受感动。悲鸿先生讲完话以后,还请大家提出问题,他愉快地耐心地一一作答,这使会场上始终充满着活跃的气氛。接着他带领大家参观齐白石的作品,边看边评论,并在一幅以湖南山水为题材的作品前停步了。徐先生说,齐先生如果没有对故乡山山水水的无限深情,即使再有高超的技法也是画不出来的。
这个欣赏会几乎占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重庆,当时许多年青人恐怕都是通过徐悲鸿先生而直接接触到齐白石艺术的。60年过去了,但崇高的艺术精神却是永恒的,这次欣赏会的情景至今还依稀在我的眼前浮现。
(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作 者:徐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