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月、李丹,“《乌托邦》与戊戌时期的‘大同’思潮”,《兰州学刊》,4期,2012年。
王庆玲,“不同的变革,不同的近代化之路——明治维新与戊戌维新”,《学理论》,18期,2012年。
刘轩,“从戊戌变法看变法者与生俱来的悲剧性”,《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7期,2012年。
包录明,“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思考”,《甘肃教育》,6期,2012年。
刘岩,“康有为狂傲个性导致戊戌变法大失败”,《群文天地》,6期,2012年。
史成虎、王兴波,“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戊戌变法失败的反思”,《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期,2012年。
周福振,“论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自由思想”,《四川文理学院学报》,3期,2012年。
章光伟,“论戊戌时期汪康年的政治思想——以《时务报》政论为中心”,《才智》,12期,2012年。
靳丽,“浅论戊戌变法”,《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2012年。
冯荣,“浅谈戊戌变法的滞后与冒进”,《理论界》,7期,2012年。
张永梅,“浅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北方文学:中》,5期,2012年。
李书巧,“乌托邦思维方式与戊戌变法”,《兰州学刊》,4期,2012年。
高彦宾,“戊戌变法”,《中考历史》,2期,2012年。
徐文勇,“戊戌变法期间新式学堂的发展及其管理”,《前沿》,12期,2012年。
黄宝强,“戊戌变法与西方制度文化中国化的努力”,《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2012年。
史成虎,“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的政治制度变迁——以历史制度主义为研究视角”,《天府新论》,4期,2012年。
段亚利,“戊戌变法运动中的《湘报》研究”,《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期,2012年。
茅海建,“戊戌前后诸政事(下)”,《中华文史论丛》,1期,2012年。
刘国军,“西方宗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与选择——戊戌时期士大夫‘保教’主张及中西宗教文化认同论析”,《北方论丛》,3期,2012年。
史成虎,“新制度主义视阈下戊戌变法失败的反思”,《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2012年。
吴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学堂乐歌对中国声乐教育的启蒙”,《黄河之声》,6期,2012年。
马忠文,“张荫桓、翁同龢与戊戌年康有为进用之关系”,《近代史研究》,1期,2012年。
刘轩,“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北方文学:中》,6期,2012年。
顾菡,“《戊戌变法》课堂教学实录”,《考试周刊》,1期,2011年。
盖广生,“百日维新与‘大海国’理想的破灭”,《海洋世界》,6期,2011年。
贾小叶,“陈宝箴与戊戌年湖南时务学堂人事变动”,《人文杂志》,6期,2011年。
林清峰,“慈禧要杀‘戊戌七君子’,李鸿章施援手徐致靖获救”,《文史月刊》,2011年。
林志友,“从亨廷顿改革理论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期,2011年。
夏纪明,“改革与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例评析”,《安徽文学(下半月)》,7期,2011年。
苏旸、封明静,“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认识”,《群文天地》,8期,2011年。
张志诚,“光绪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群文天地》,2011年。
许顺富,“湖南绅士与戊戌维新运动”,《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期,2011年。
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变法前清政府的改革”,《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期,2011年。
崇世健,“简论戊戌维新时期樊锥的人才思想”,《南北桥》,6期,2011年。
王兴国,“近代湖南政治与文化中的新旧交织——以戊戌变法时期为例”,《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2011年。
茅海建,“康有为、梁启超所拟戊戌奏折之补篇——读宋伯鲁《焚余草》札记”,《近代史研究》,5期,2011年。
魏利梅,“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与戊戌变法失败的关系”,《宜宾学院学报》,8期,2011年。
苍狼,“泪祭戊戌六君子”,《躬耕》,10期,2011年。
崔光良、曹振强,“论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以慈禧对戊戌变法的态度为例”,《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
刘贵福,“论戊戌、辛亥时期部分思想家变革中国纪年的思考”,《大连干部学刊》,10期,2011年。
彭平一、曾杰,“论戊戌学会的现代社团特征”,《衡阳师范学院学报》,4期,2011年。
王立,“论戊戌政变后围绕《清议报》的中日交涉”,《昆明学院学报》,5期,2011年。
朱晓菊,“论西方传教士在戊戌维新运动中的作用与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期,2011年。
蔡建俊,“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探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5期,2011年。
王玉成,“评价戊戌变法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学问·现代教学研究》,7期,2011年。
徐林,“浅论(谈)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之思想根源”,《中学历史教学研究》,3期,2011年。
李超,“浅论戊戌变法时期的文字改革运动”,《黑龙江史志》,2011年。
李艳群,“浅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5期,2011年。
柳飒,“清末结社权分析——以戊戌学会、立宪团体和革命团体为样本”,《广东行政学院学报》,3期,2011年。
程尔奇,“世变中知识人的因应:略论戊戌时期今文学派的新变化”,《东方论坛》,6期,2011年。
李滨,“试析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的报刊角色观”,《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期,2011年。
谷月,“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理论界》,5期,2011年。
吴穷,“探究设计 激活课堂——戊戌变法问题设计例谈”,《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7期,2011年。
赵锐福,“探析戊戌变法中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背景”,《神州(中旬刊)》,7期,2011年。
陈明远,“戊戌变法 君子实际有七位”,《国学》,10期,2011年。
顾菡,“戊戌变法课堂教学实录”,《考试周刊》,1期,2011年。
陈明远,“戊戌变法君子实际有七位”,《出版参考:新阅读》,26期,2011年。
张玉山,“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内部两种类型辨析”,《江汉论坛》,5期,2011年。
王玉莲,“戊戌变法前光绪帝所做的政策准备”,《吕梁学院学报》,6期,2011年。
朱仁显、李凯、卢碧珍,“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新探:一个路径依赖的视角”,《天府新论》,4期,2011年。
郭连保,“戊戌变法中保守势力并非很强大”,《贵州文史丛刊》,3期,2011年。
罗颖茜,“戊戌祭”,《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5期,2011年。
彭平一,“戊戌南学会集会讲论活动若干史实的补正”,《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2011年。
茅海建,“戊戌前後诸政事(上)”,《中华文史论丛》,4期,2011年。
张月、马玉海,“现代化视角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为例”,《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9期,2011年。
关威,"袁世凯为什么告密——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再思考",《大庆师范学院学报》,1期,2011年。
张云峰,“再论戊戌变法中的张之洞”,《沧桑》,1期,2011年。
赵群群,“再论严复政治思想的转变——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大庆师范学院学报》,1期,2011年。
陈洁梅,“‘老佛爷’真是个‘老顽固’”吗——慈禧太后对戊戌变法的态度分析",《文教资料》,12期,2010年。
傅国涌,“戊戌第七君子‘徐致靖’”,《各界》,11期,2010年。
陈冠玉,“百日维新运动是一场不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州大学学报》,3期,2010年。
程凯华,“从既得利益集团、既定思维模式看戊戌变法的阻力”,《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4期,2010年。
王印策,“对袁世凯戊戌告密问题的回顾和反思”,《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0期,2010年。
李自更,“关于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成败的政治原因分析”,《肇庆学院学报》,3期,2010年。
王世光,“魂归永乐的‘戊戌变法’领袖人物李端棻”,《贵阳文史》,6期,2010年。
朱姝,“简述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11期,2010年。
钟家鼎,“李端棻、张之洞与百日维新”,《贵州文史丛刊》,2期,2010年。
钟家鼎,“李端棻与戊戌变法”,《贵阳文史》,2010年。
王晓艳,“论戊戌维新时期的‘中体西用’思想”,《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5期,2010年。
王羽,“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革思想”,《教育教学论坛》,27期,2010年。
宫政平,“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探论”,《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2010年。
白坤,“浅析开懋勤殿的提出对戊戌政变的影响”,《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0期,2010年。
张香君,“试论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政治的社会化”,《人民论坛》,26期,2010年。
赵芝华,“微弱的呐喊——戊戌变法时期的《女学报》”,《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9期,2010年。
徐文彬,“戊戌变法时期的不缠足会”,《社团管理研究》,2期,2010年。
苏新华、张晓辉,“戊戌变法时期知识分子心态浅析”,《前沿》,24期,2010年。
戴逸,“戊戌变法中袁世凯告密真相”,《江淮文史》,2010年。
李新宇,“戊戌惨败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诞生”,《当代小说(上半月)》,3期,2010年。
吕滨雁,“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华章》,14期,2010年。
邱涛、郑匡民,“戊戌政变前的日中结盟活动”,《近代史研究》,1期,2010年。
张棋,“戊戌政变之原因——是否由袁世凯告密引发”,《科教导刊(中旬刊)》,7期,2010年。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中国市场》,48期,2010年。
杨华、陈文联,“论戊戌时期湖南不缠足运动”,《船山学刊》,4期,2010年。
张利,“由南北士人之争看戊戌维新改革的实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2010年。
欧阳跃峰、周桃正,“张荫桓:戊戌变法的幕后策划者”,《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期,2010年。
冯帆,“从改革主体看中日改革的差距——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缘由新探”,《湖北社会科学》,5期,2009年。
李志茗,“从论政到变政——戊戌时期的行政改革析论”,《社会科学》,5期,2009年。
卢莎,“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考察戊戌运动”,《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3期,2009年。
徐震、江艳,“对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与思考”,《管理观察》,34期,2009年。
汪斌、陈九如,“改良派的分化与戊戌变法的失败”,《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期,2009年。
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社会科学战线》,6期,2009年。
余音,“光绪才是戊戌变法的真领袖”,《文史月刊》,08期,2009年。
余音,“光绪才是戊戌变法的真领袖(续)”,《文史月刊》,09期,2009年。
何晓明,“近谋远虑谁能解 得失成败论书生——戊戌变法一百一十周年祭”,《天津社会科学》,2期,2009年。
邱涛,“近十年来戊戌变法研究的新进展”,《教学与研究》,4期,2009年。
刘友兵、包绍谦,“论戊戌维新思潮的思想渊源与形成条件”,《宜宾学院学报》,1期,2009年。
付阔,“浅论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对国民性的改造”,《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期,2009年。
范翠红,“浅论戊戌维新时期报刊、学会的社会政治功能”,《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2009年。
靳勇,“浅谈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成败之比较”,《才智》,9期,2009年。
陈唯、王慧芳,“浅析戊戌维新派的宪政思想”,《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
袁航、刘静,“浅析严复未参加戊戌变法之原因”,《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期,2009年。
李益顺,“社会转型视阈下的戊戌维新思想文化研究述评——纪念戊戌维新运动一百一十周年”,《历史教学(高校版)》,1期,2009年。
王天泉、刘巍,“蜀中才俊维新志士——纪念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杨锐牺牲110周年”,《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期,2009年。
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2009年。
“戊戌变法110周年与翁同龢生平与思想研讨会在常熟举行”,《江苏政协》,1期,2009年。
白红兵,“戊戌变法败因新探——以‘七上清帝书’的修辞策略为考察中心”,《社会科学家》,7期,2009年。
陆昕,“戊戌变法失败的文化背景”,《群言》,12期,2009年。
彭平一、丁光耀,“戊戌地方制度改革与维新派的地方政治思想”,《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2009年。
冯慧敏、刘丽娟,“戊戌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法制与社会》,23期,2009年。
俞祖华、赵慧峰,“戊戌思潮:中国三大现代性思潮的共同源头”,《学术月刊》,11期,2009年。
董贵成,“戊戌维新时期‘西学中源’说的论争”,《自然辩证法研究》,9期,2009年。
邢丽雅,“戊戌维新与立宪运动述论”,《历史档案》,4期,2009年。
王毅,“戊戌维新与晚清社会变革——纪念戊戌变法11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清史研究》,2期,2009年。
王红丽,“戊戌维新制宪思想”,《宜宾学院学报》,1期,2009年。
王红丽,“戊戌维新制宪思想及其经济架构”,《学理论》,9期,2009年。
朱迪、张顺昌,“政治认同缺失: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新探”,《凯里学院学报》,4期,2009年。
尹晨、王小明、王阳,“政治失势、利益赎买与制度变革——再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科学经济社会》,4期,2009年。
杜渐,“中国的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成败之浅析”,《魅力中国》,28期,2009年。
朱宗震,“自然流程中的戊戌变法”,《探索与争鸣》,4期,2009年。
傅国涌,“‘戊戌第七君子’徐致靖(上)”,《中国社会导刊》,25期,2008年。
傅国涌,“‘戊戌第七君子’徐致靖(下)”,《中国社会导刊》,28期,2008年。
顾罡,“百年戊戌话改革”,《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期,2008年。
倪晓一,“百日维新与百年沉思”,《中国档案》,9期,2008年。
闫长丽,“被遗忘的‘百日维新’领袖”,《文史天地》,04期,2008年。
郭铁桩,“慈禧太后与戊戌变法”,《沧桑》,6期,2008年。
王卫平,“从谭嗣同的绝命诗看戊戌变法的失败”,《文史春秋》,1期,2008年。
曲洪波,“近十年来戊戌变法若干问题研究综述”,《北京社会科学》,6期,2008年。
崔世杰,“经济变革是戊戌新政的中心内容”,《商场现代化》,17期,2008年。
冯祖贻,"李端棻是否在戊戌政变前"托病"请假——兼论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的可靠性及其他",《贵州社会科学》,3期,2008年。
王明伟,“陆羯南与戊戌变法”,《史学集刊》,3期,2008年。
李丽,“略谈戊戌时期不缠足运动的局限”,《华商》,16期,2008年。
霍晓玲,“论戊戌前后梁启超的土地制度思想”,《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2008年。
孙广勇,“论戊戌前后西方来华传教士的中国教育变革设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2008年。
赵怀娟、沈士培,“启蒙与自觉:戊戌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的性别观照”,《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3期,2008年。
谢清溪,“浅析戊戌维新教育思潮及其影响”,《党史博采(理论)》,2期,2008年。
王小琼,“浅析戊戌维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法制与社会》,31期,2008年。
唐槿瀚、魏容、邓果、雷振东,“浅议慈禧在戊戌变法中态度的转变”,《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
罗检秋,“清末仁学的开展与困境——从学术上看戊戌思想家的悲剧根源”,《清史研究》,3期,2008年。
李晓琴,“试析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的联系”,《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7期,2008年。
王天泉、刘巍,“蜀中才俊 维新志士——纪念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杨锐牺牲110周年”,《四川档案》,5期,2008年。
李明力、裴杰生,“戊戌变法的国防思想述论”,《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2008年。
马洪林,“戊戌变法的文化缺失”,《探索与争鸣》,6期,2008年。
李中勇,“戊戌变法的兴起”,《中国档案》,9期,2008年。
雷颐,“戊戌变法反思”,《民主与科学》,4期,2008年。
唐志勇,“戊戌变法鲁籍重要人物王锡蕃”,《春秋》,4期,2008年。
茅海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召见张元济”,《社会科学研究》,5期,2008年。
张昊,“戊戌变法始末”,《中国档案》,9期,2008年。
罗福惠、何卓恩,“戊戌变法新论”,《探索与争鸣》,6期,2008年。
张秀云,“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引发的思考”,《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4期,2008年。
朱晓琳,“戊戌维新到五四运动时期婚姻观念的变化及其影响”,《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2008年。
陈玲,“戊戌维新时期不缠足运动中的种族话语”,《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
赵璐、丁夏,“戊戌维新时期的义利和谐理念及其当代价值”,《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2008年。
江中孝,“戊戌维新时期湖南新旧冲突探析”,《广东社会科学》,3期,2008年。
张玉泉,“戊戌维新时期我国农业问题研究初探”,《现代农业》,5期,2008年。
何志虎,“戊戌维新与‘近代救亡的中国观’的中级形态”,《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2008年。
秦素菡,“戊戌政变后康梁在海外的活动述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1期,2008年。
刘国习,“戊戌至辛亥时期湖湘文化的变迁”,《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期,2008年。
谢卫、周毅,“洋务教育和戊戌维新教育思想与近代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成人教育学刊》,6期,2008年。
郭霞,“伊藤博文访华与戊戌政变”,《晋阳学刊》,2期,2008年。
雷庭华,“袁世凯戊戌时期的改革主张及实践”,《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2008年。
李良玉,“制度文化、激进改革与政治合法性——纪念戊戌变法110周年”,《探索与争鸣》,10期,2008年。
黄巍,“百日维新时期的教育法令与康有为的教育思想”,《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期,2007年。
陈开江,“从利益集团视角解析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期,2007年。
李柱天、孙明华,“韩中近代化过程比较研究——以甲申政变和戊戌变法为中心”,《天津社会科学》,2期,2007年。
程桂平,“简析戊戌变法的实际影响”,《考试周刊》,50期,2007年。
王娟、张少利,“康有为的《两考》与戊戌变法”,《怀化学院学报》,2期,2007年。
刘佰合,“康有为与戊戌时期的科举制度改革",《历史档案》,3期,2007年。
刘一、李江源,“略论‘百日维新’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高教探索》,5期,2007年。
孔祥吉,“略论容闳对美国经验的宣传与推广——以戊戌维新为中心”,《广东社会科学》,1期,2007年。
蔡礼强,“论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起源——以康有为与戊戌变法为中心的再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期,2007年。
沙莎,“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政治学分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3期,2007年。
李孝银、李荣坤,“浅析奕訢之死对戊戌变法的影响”,《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5期,2007年。
高袆,“浅析中日接受外来文化的心理差异——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为例”,《现代企业教育》,16期,2007年。
汤仁泽,“清末的改良与革命——从戊戌后思想启蒙看有志之士的觉悟与抉择”,《史林》,6期,2007年。
贾国静,“试论戊戌维新派的社会公平观”,《广西社会科学》,11期,2007年。
林晓霞,“谈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的成败原因”,《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期,2007年。
刘劲松、朱福惠,“戊戌变法的性质是立宪吗?”,《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8期,2007年。
佟雅囡,“戊戌变法时期的科学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2007年。
郭田田,“戊戌变法与中国教育近代化”,《通化师范学院学报》,6期,2007年。
张建新,“戊戌变法中的光绪皇帝”,《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2007年。
李春馥,“戊戌前后康有为议会思想的转变及其过程——以《第五书》和《第六书》之后从上下院到上议院的转变过程为主”,《清史研究》,4期,2007年。
白云涛,“戊戌维新派为何求助袁世凯”,《炎黄春秋》,2007年。
王国红,“戊戌维新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期,2007年。
邵勇叶、小青,“戊戌维新时期的汤寿潜”,《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期,2007年。
姜昱子、孔祥艳,“戊戌维新时期权利义务思想述评”,《学术交流》,10期,2007年。
黄群,“戊戌维新与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求索》,6期,2007年。
武海明、李佺宁,“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探析”,《延安教育学院学报》,3期,2007年。
汪业群,“戊戌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兰台世界》,3期,2007年。
彭平一、郭新耀,“戊戌维新运动中新政治势力的积聚与形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期,2007年。
吴敏超,“戊戌政变后的社会舆论”,《史学月刊》,6期,2007年。
唐踔,“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发生孰先孰后”,《文史精华》,9期,2007年。
王先明,“‘参采中西创新知’——康有为与戊戌‘新学’的文化特征”,《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期,2006年。
桑兵,“‘兴亚会’与戊戌庚子间的中日民间结盟”,《近代史研究》,3期,2006年。
贾维,“关于谭嗣同戊戌北上的两个问题--兼与黄彰健先生商榷”,《船山学刊》,1期,2006年。
张秀丽,“激进改革与温和改良的较量——戊戌政变新探”,《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期,2006年。
汤志钧,“近代史研究和版本校勘、档案求索--《戊戌政变记》最早刊发的两种期刊”,《历史档案》,2期,2006年。
刘影,“梁启超与戊戌启蒙”,《井冈山医专学报》,1期,2006年。
张晶萍,“论戊戌时期湖南新旧派儒学观的分歧”,《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期,2006年。
龚郭清,“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孔教’构思”,《天津社会科学》,6期,2006年。
曹文明,“试析戊戌变法的启蒙意义”,《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5期,2006年。
张世伦、潘培根,“戊戌变法”,《历史学习》,2期,2006年。
茅海建,“戊戌变法期间的保举”,《历史研究》,6期,2006年。
徐新平覃林,“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新闻三昧》,11期,2006年。
张海山,“戊戌变法与晚清满汉矛盾的演变”,《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期,2006年。
黄惠英,“戊戌变法与越南的维新运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4期,2006年。
王亚玲、宝成、关汤雅莉、李雁,“戊戌维新思想家对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贡献”,《行政与法》,6期,2006年。
唐奇芳,“戊戌政变后中日结盟事件始末及其分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3期,2006年。
姜鸣,“戊戌政变中的疑团”,《领导文萃》,2006年。
孙怀安,“西方传教士与戊戌变法”,《理论界》,S1期,2006年。
葛志毅,“小议戊戌前后康、梁的民族观”,《黑龙江社会科学》,2期,2006年。
张永芳,“一偈一铭见真情——戊戌变法前后黄遵宪与梁启超交往轶事”,《德州学院学报》,1期,2006年。
赵立人,“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关系新证——以谭嗣同被捕时间为中心”,《广东社会科学》,3期,2006年。
张竹萍,“慈禧太后为什么镇压戊戌变法”,《历史学习》,3期,2005年。
苏宏,"从策略运用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期,2005年。
刘建凤,“从男权文化的视角看戊戌不缠足运动”,《烟台教育学院学报》,1期,2005年。
王韵秋、张建忠,“对戊戌文化现代意识的理性思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2005年。
傅义强、郭力秋,“回归还是超越 --戊戌变法后梁启超思想演变轨迹探析”,《学术界》,4期,2005年。
许跃宇,“既得利益集团:社会政治变革的主要障碍——析戊戌变法”,《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期,2005年。
茅海建,“救时的偏方: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中军事外交论“,《近代史研究》,1期,2005年。
谢维,“考证行为,体察动机--读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近代史研究》,4期,2005年。
谭元亨,“客家人与戊戌变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2005年。
舒习龙、詹灵杰,“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编纂思想略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2005年。
彭平一,“论戊戌维新派反专制、兴民权的政治思想”,《文史博览》,10期,2005年。
臧素珍、杨晋苏,“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军事经济思想”,《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期,2005年。
黄兴涛、胡文生,“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整体萌发--兼谈清末民初学术转型的内涵和动力问题”,《清史研究》,4期,2005年。
赵君,“浅谈戊戌变法”,《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期,2005年。
程秀梅,“浅谈袁世凯叛变与戊戌政变之关系”,《天府新论》,2005年。
阳信生,“试论戊戌维新时期的杨度”,《历史档案》,2期,2005年。
张振林,“谈戊戌变法运动发生的必然性”,《文教资料》,32期,2005年。
石小蛟,“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再探析”,《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2005年。
俞江,“戊戌变法时期的‘民权’概念”,《法律文化研究》,2005年。
刘睿,“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激进与保守--浅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2005年。
刘睿,“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激进与保守——浅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2005年。
孔祥吉,“戊戌前后的孙中山与刘学询关系发微”,《广东社会科学》,2期,2005年。
朱俊,“戊戌前后唐才常政治思想辨析”,《池州师专学报》,6期,2005年。
侯强,“戊戌前后知识分子转型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5期,2005年。
刘佰合,“戊戌时期的科举制度改革”,《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期,2005年。
张艳丽,“戊戌维新派的民众观”,《兰州学刊》,2005年。
邱若宏,“戊戌维新派与近代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5期,2005年。
刘云波,“戊戌维新时期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文史博览》,8期,2005年。
苏娌,“戊戌维新时期教育救国思潮述评”,《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9期,2005年。
周莉,“戊戌维新思潮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期,2005年。
彭平一,“戊戌维新运动中康有为策略变化的原因探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2005年。
马忠文,“戊戌政变研究三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0期,2005年。
刘路生,“戊戌政变袁世凯初四告密说不能成立 --兼与郭卫东先生商榷”,《清史研究》,1期,2005年。
孙阿扣、崔道峰,“西方传教士与戊戌变法”,《许昌学院学报》,3期,2005年。
郑军,“西学东渐与戊戌变法前晚清封建士大夫西学观的演变”,《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2005年。
许跃宇,“循序渐进是政治改革的基本策略——析戊戌变法”,《浙江树人大学学报》,1期,2005年。
郭剑波,“‘社会精英的报刊’--从传播学论戊戌维新报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期,2004年。
尹湘兵,“‘自上而下’的变法道路与戊戌变法的成败”,《闽江学院学报》,6期,2004年。
王培文、魏晓立,“朝鲜甲午改革与中国戊戌变法之比较”,《哈尔滨学院学报》,2期,2004年。
周辉湘,“船山学复苏与戊戌思潮”,《船山学刊》,3期,2004年。
董贵成,“从《湘报》文化类广告看戊戌时期的文化运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2004年。
王惠,“从反传统到回归传统--戊戌维新思想家晚年文化选择转向的原因探讨”,《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2004年。
王惠,“从反传统到回归传统——戊戌维新思想家晚年文化选择转向的原因探讨”,《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2004年。
于文善、曹剑涛,“近五年来戊戌维新运动研究述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2004年。
李祥营,“论戊戌变法后康有为的思想”,《咸宁学院学报》,1期,2004年。
龚郭清,“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会通中西的贡献”,《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
刘文娟,“论戊戌维新时期的人权思想”,《长春师范学院学报》,9期,2004年。
马永山,“论戊戌维新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状况和维新运动的兴起”,《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期,2004年。
张鑫、姚海燕,“论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变化”,《株洲工学院学报》,1期,2004年。
周敏之,“论戊戌政变后王照在日本谋救光绪帝的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3期,2004年。
游进,“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成败根源”,《理论月刊》,6期,2004年。
孔祥吉,“难得一见的百日维新史料——读唐烜稿本《留庵日钞》”,《学术界》,1期,2004年。
茅海建、郑匡民,“日本政府对于戊戌变法的观察与反应”,《历史研究》,3期,2004年。
何文辉,“失势的精英及其反抗——戊戌前后湖南新旧之争的政治学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5期,2004年。
张力军,“试论戊戌时期清政府报业政策的重大变化”,《甘肃社会科学》,4期,2004年。
丁虎,“试析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思想停滞倒退的原因”,《白城师范学院学报》,1期,2004年。
姜异新,“文学革新的内在悖异——戊戌维新启蒙策略选择”,《文学评论》,2期,2004年。
张雪萍,“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上对戊戌、辛亥的继承和发展”,《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3期,2004年。
张贤华、胡继民、梅海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新探”,《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
郭长庚,“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新探——清代变革的环境压力与时机问题”,《零陵学院学报》,3期,2004年。
韩小林,“戊戌变法与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齐鲁学刊》,1期,2004年。
雷燊,“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成败之比较”,《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舒叶、邓云霞,“戊戌时期关于女子教育的论争”,《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2004年。
武增锋、惠艳君,“戊戌维新派认识、抉择西方文化的几个特点”,《贵州社会科学》,1期,2004年。
董贵成,“戊戌维新时期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两种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7期,2004年。
戚学民,“《戊戌政变记》八卷本作年补证”,《史学月刊》,3期,2003年。
花病鹤,“《续孽海花》与戊戌变法”,《常熟高专学报》,1期,2003年。
林志友,“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之原因”,《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2003年。
邱国盛,“从戊戌维新看近代北京、上海的城市互动”,《北京社会科学》,4期,2003年。
耿茹,“近十年来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研究综述”,《历史教学》,5期,2003年。
陈雪平,“李鸿章对戊戌维新态度的转变”,《株洲工学院学报》,4期,2003年。
黄江华,“论维新派戊戌变法前的官制改革”,《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期,2003年。
王松涛,“论戊戌变法后的维新派民权思想”,《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2003年。
崔志海,“论戊戌前后梁启超保教思想的肯定与否定”,《史林》,6期,2003年。
许顺富,“论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王先谦”,《湖湘论坛》,5期,2003年。
王松涛,“论戊戌政变后维新派的民权思想”,《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3期,2003年。
龚郭清,“论戊戌政变前康有为对君主专制政制的批判”,《安徽史学》,3期,2003年。
刘义程,“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原因新探”,《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1期,2003年。
刘越英,“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若干条件之比较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6期,2003年。
靳环宇,“试论戊戌政变与清末新政间的湖南教育”,《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期,2003年。
李丽梅、李阳生,“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湖南第一师范学报》,4期,2003年。
韩廉,“戊戌妇女运动: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兼驳中国妇女运动比西方落后的偏见”,《妇女研究论丛》,5期,2003年。
尹湘兵,“戊戌时期‘自上而下’变法道路的历史合理性”,《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期,2003年。
陈文联,“戊戌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的积极影响与不足”,《湖南行政学院学报》,1期,2003年。
刘阳、刘佳,“戊戌时期维新派女子教育思想论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2003年。
龚郭清,“戊戌维新派的‘学会’思想探析”,《社会科学辑刊》,4期,2003年。
王宗彬,“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人民教育》,2003年。
谢俊美,“营救维新志士的军机大臣——戊戌政变中的廖寿恒”,《探索与争鸣》,4期,2003年。
吴乃华,“知识分子与戊戌变法”,《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4期,2003年。
王晓琳,“『戊戌变法』中一个被忽视的内因”,《青海教育》,7期,2002年。
涂美珍尧奇,“陈炽与戊戌维新运动”,《南昌教育学院学报》,4期,2002年。
张利,“从‘戊戌’到‘五四’——中国知识分子层家庭观念变化特色探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
徐建华,“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失败看推进改革的适度性和可行性”,《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4期,2002年。
韩廉,“对戊戌妇女运动局限的历史审视”,《妇女研究论丛》,1期,2002年。
潘良炽,“关于戊戌变法的两个问题”,《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期,2002年。
王先明,“"康有为与戊戌‘新学’的形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2002年。
张琪,“历史的比较与思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西安联合大学学报》,3期,2002年。
唐踔,“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梁严冰、刘蓉,“论戊戌变法期间的政治体制改革”,《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2002年。
董贵成,“论戊戌维新派对科学方法的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期,2002年。
龚郭清,“论戊戌政变前康有为的近代‘政体’思想”,《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
刘焕峰、张波,“论新教传教士和戊戌维新派的关系”,《邯郸师专学报》,4期,2002年。
徐永前,“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成败之因”,《陕西教育(教学)》,2期,2002年。
张昭军,“试论戊戌维新时期章太炎的儒学思想”,《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5期,2002年。
茅海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对外观念的调适”,《历史研究》,6期,2002年。
范敏华、孙锡平,“戊戌变法与教育制度现代化”,《苏州大学学报》,1期,2002年。
冯君,“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4期,2002年。
马聪、张友好,“戊戌变法中维新派政治法律思想及启示”,《甘肃行政学院学报》,3期,2002年。
徐中煜,“戊戌期间梁启超对中国积贫积弱缘由之探索”,《安徽史学》,2期,2002年。
韩廉,“戊戌时期妇女运动侧重民族革命的文化分析”,《清史研究》,1期,2002年。
党旺旺,“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渭南师范学院学报》,3期,2002年。
茅海建,“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证、修正(二)”,《近代史研究》,5期,2002年。
茅海建,“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证、修正(三)”,《近代史研究》,6期,2002年。
茅海建,“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证、修正(一)”,《近代史研究》,4期,2002年。
郭卫东,“再论戊戌政变中袁世凯的‘告密’问题”,《清史研究》,1期,2002年。
汤照连,“郑观应:戊戌变法前承前启后的杰出思想家”,《岭南文史》,3期,2002年。
谢放,“制度创新与中国现代化--从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中华文化论坛》,1期,2002年。
谢放,“制度创新与中国现代化——从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中华文化论坛》,1期,2002年。
唐拥华,“中日近代高等教育的比较——以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为中心”,《日本问题研究》,4期,2002年。
戚学民,“《戊戌政变记》的主题及其与时事的关系”,《近代史研究》,6期,2001年。
林华国,“关于戊戌变法的几个问题”,《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2001年。
张惠民,“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中的历史地位”,《历史学习》,10期,2001年。
韩小林,“黄遵宪与戊戌变法”,《嘉应大学学报》,1期,2001年。
傅国涌,“康有为的神话——读《温故戊戌年》”,《书屋》,2001年。
李双壁,“康有为两《考》之于戊戌变法运动”,《贵州社会科学》,2期,2001年。
伏广存,“拉马五世改革与戊戌变法成败原因的比较研究”,《临沂师范学院学报》,3期,2001年。
李喜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兼评百年来学术界对变法失败原因的考察”,《河北学刊》,3期,2001年。
苏全有、李波,“刘光第与戊戌维新运动”,《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期,2001年。
何捷,“略论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之异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期,2001年。
卜毅然,“论戊戌变法中的科技强国思想”,《东北财经大学学报》,5期,2001年。
刘菊素,“论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宪政主张”,《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2001年。
俞祖华、赵慧峰,“民主思想的演进:从戊戌到‘五四’”,《江海学刊》,3期,2001年。
刘菊素,“浅析戊戌时期梁启超的民权思想”,《黑龙江社会科学》,2期,2001年。
曲广华,“五四时期社团的整体特征——从与戊戌学会之比较谈起”,《北方论丛》,3期,2001年。
王元化,“戊戌百年祭”,《寻根》,1期,2001年。
王哲,“戊戌变法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逻辑起点——与颜炳罡先生商榷”,《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期,2001年。
裴艳秋,“戊戌变法六问”,《历史学习》,3期,2001年。
毛成,“戊戌变法与传统政体改革战略选择”,《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期,2001年。
张人凤,“戊戌到辛亥期间的张元济”,《史林》,2期,2001年。
汤志钧,“戊戌的思想启蒙和辛亥的革命风暴”,《史林》,2期,2001年。
陈文联,“戊戌时期的不缠足思潮”,《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年。
蔺朝国、冯洪文,“戊戌时期改良派创办报刊之概况”,《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期,2001年。
乔志强、赵璐,“戊戌时期康有为、张之洞关系略论”,《西安教育学院学报》,4期,2001年。
李红琼、黄建中,“戊戌时期农村革新之命运及思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2001年。
杨锦銮,“戊戌维新时期‘中体西用’论的分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期,2001年。
康云峰、刘莉莉,“戊戌维新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1期,2001年。
张惠民,“应该正确评价戊戌变法后的梁启超”,《历史学习》,1期,2001年。
王贵忱,“《张荫桓戊戌日记手稿》后记”,《学术研究》,4期,2000年。
徐斌,“戊戌变法找错了主子”,《观察与思考》,5期,2000年。
王戎笙,“扼杀戊戌变法的慈禧为何也搞新政”,《炎黄春秋》,1期,2000年。
蒋达勇,“改良还是革命──对戊戌变法性质的一点探讨”,《丹东师专学报》,2期,2000年。
朱俊瑞,“黄宗羲的‘君主论’对戊戌维新思想家的影响”,《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
朱立,“急于求成 加速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期,2000年。
竺柏松,“论戊戌百日维新忽起忽落的原因及教训”,《史学月刊》,1期,2000年。
龚郭清,“论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对‘西方’的态度”,《浙江师大学报》,5期,2000年。
陈文联,“论戊戌时期《女学报》的妇女解放思想”,《益阳师专学报》,2期,2000年。
田海林,“论戊戌时期维新派的科学思想”,《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期,2000年。
陈永标,“论戊戌维新与近代人文精神及文学感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2000年。
龚郭清,“论戊戌学会的政治功能”,《天津社会科学》,4期,2000年。
徐扬,“民本主义与戊戌维新思潮”,《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1期,2000年。
张晓校、熊小平,“评《戊戌思潮论稿》”,《求是学刊》,3期,2000年。
王冬梅,“浅谈戊戌维新时期的不缠足运动”,《兰州学刊》,3期,2000年。
成晓军、武增铎,“试论戊戌新学的几个问题”,《贵州社会科学》,3期,2000年。
房德邻,“是学术创新,还是歪曲历史?——评历史报告《温故戊戌年》”,《近代史研究》,5期,2000年。
王也扬,“戊戌变法:近代中国唯一可能成功的改革”,《浙江社会科学》,3期,2000年。
施秀琴,“戊戌变法的历史启示”,《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期,2000年。
范启龙,“戊戌变法时期的严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2000年。
张玉山,“戊戌变法维新派两种类型之区别”,《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期,2000年。
胡俊荣,“戊戌变法与中国图书馆的变革”,《山东图书馆季刊》,3期,2000年。
曲广华,“戊戌维新精英对十九世纪人才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学术交流》,6期,2000年。
房德邻,“戊戌政变之真相”,《清史研究》,2期,2000年。
张树华,“‘戊戌变法’与我国开放式藏书楼的产生”,《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年。
刘明,“‘戊戌变法与翁同龢’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常熟高专学报》,1期,1999年。
郑小华,“‘戊戌六君子’流品不一”,《领导文萃》,1999年。
吕宏强,“百年情结:对戊戌变法的历史反思”,《唐都学刊》,2期,1999年。
王戎,“百日维新失败原因再探讨”,《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1999年。
白思奇,“北京会馆与戊戌维新——从城市历史的角度看戊戌维新”,《北京社会科学》,1期,1999年。
林建曾,“从戊戌变法看晚清贵州知识分子的变革意识”,《贵州社会科学》,5期,1999年。
吴硕,“读陈衍的《戊戌变法榷议》及其他”,《学术月刊》,1999年。
赵立人,“读史必须辨伪─—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质疑”,《广东社会科学》,3期,1999年。
黄少群,“风雨澳门回归路(四)──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中”,《党史文汇》,6期,1999年。
蔡四桂,“关于戊戌维新的性质问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1999年。
于建胜,“广学会与戊戌变法──兼论近代传教士”,《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期,1999年。
严亚明,“简论戊戌维新人士的民族意识”,《社会科学研究》,1期,1999年。
王宪明,“解读《辟韩》——兼论戊戌时期严复与李鸿章张之洞之关系”,《历史研究》,4期,1999年。
龚郭清,“近代民主追求与传统资源利用——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个案研究”,《浙江学刊》,4期,1999年。
张华腾,“康、袁交往与戊戌维新政治格局”,《史学月刊》,5期,1999年。
董锦瑞,“梁启超戊戌维新时期的报刊编辑思想”,《新闻出版交流》,5期,1999年。
张怡梅,“略论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的倾向性”,《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1999年。
周军,“论‘戊戌变法’与‘大众传播’”,《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
张锡勤,“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戊戌思潮的继承与超越”,《哲学研究》,5期,1999年。
李锦全,“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中的慈禧”,《文史哲》,1期,1999年。
张立文,“论戊戌变法时代精神的精华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期,1999年。
倪学新,“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议会思想”,《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期,1999年。
龚郭清,“论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的政治理想建构”,《江苏社会科学》,5期,1999年。
龚郭清,“论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政治思想两大基本倾向”,《浙江师大学报》,5期,1999年。
韩小林,“论戊戌变法与近代爱国主义的升华”,《嘉应大学学报》,1期,1999年。
张锡勤,“论戊戌时期的‘孔教复原’”,《中国文化研究》,2期,1999年。
冯红文、蔺朝国,“论戊戌时期改良派创办的报刊”,《邯郸大学学报》,1期,1999年。
徐绍清,“论戊戌思潮的发生与近代思想解放”,《社会科学战线》,6期,1999年。
汤奇学、李霞,“论戊戌维新时期的孙家鼐”,《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1999年。
季云飞,“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军事改革思想”,《军事历史研究》,3期,1999年。
李长海,“论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关系”,《蒲峪学刊》,1期,1999年。
谢继忠,“美国学者黄仁宇的戊戌变法研究述评”,《鄂州大学学报》,4期,1999年。
李凤君、周俊仪,“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原因之比较”,《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期,1999年。
苏艳玲、王文宣,“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启示”,《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期,1999年。
张锡勤,“批判与创新:五四与戊戌的共同精神”,《学习与探索》,3期,1999年。
张英,“浅议戊戌时期的文化‘革命’”,《学术交流》,5期,1999年。
高培军、邢琳,“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临沂师专学报》,2期,1999年。
冯立军,“试比较暹罗朱拉隆功改革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成败”,《东南亚》,1期,1999年。
张守权,“试论戊戌变法中的政府机构改革──兼议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期,1999年。
闫兴家,“试析康有为在戊戌变法运动中的策略思想”,《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2期,1999年。
丁平一,“谭嗣同与戊戌维新”,《湖南党史》,1999年。
苏艳玲、王文宣,“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前后”,《中州今古》,4期,1999年。
兰军,“文学不作媚时语 独寻真知启后人——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年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国情国力》,2期,1999年。
叶尚志,“翁同龢与戊戌维新──为纪念戊戌维新100周年而作”,《人才开发》,04期,1999年。
马忠文,“戊戌‘军机四卿’被捕时间新证”,《历史档案》,1期,1999年。
姬友文,“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新探”,《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期,1999年。
林萍,“戊戌变法与思想启蒙”,《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期,1999年。
余明侠,“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关系及其性质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期,1999年。
王邦翠,“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化”,《安徽史学》,4期,1999年。
余明侠,“戊戌变法运动性质辨析”,《社会科学战线》,1期,1999年。
戴逸,“戊戌年袁世凯告密真相及袁和维新派的关系”,《清史研究》,1期,1999年。
肖承罡,“戊戌时期的西学传播与传统观念的近代化倾向”,《嘉应大学学报》,4期,1999年。
闵杰,“戊戌时期科技新信息的传入及其影响”,《贵州社会科学》,4期,1999年。
王开玺,“戊戌时期清廷觐见礼仪的改革”,《北京社会科学》,3期,1999年。
汪叔子,“戊戌时期容闳与维新派的若干关系”,《岭南文史》,2期,1999年。
张春燕,“戊戌维新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期,1999年。
季荣臣,“戊戌维新派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理论误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99年。
李廷江,“戊戌维新前后的中日关系──日本军事顾问与清末军事改革”,《历史研究》,2期,1999年。
周莉,“戊戌维新思潮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泰安师专学报》,1999年。
李娅玲,“戊戌维新思潮思想特色初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99年。
赵文,“戊戌维新与上海现代化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99年。
赵新平,“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之比较分析”,《忻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3期,1999年。
袁小红,“戊戌维新运动中的警政思想初探”,《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
李铁军,“戊戌维新志士的科技思想”,《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
乔志强、陈亚平,“戊戌兴办学堂与社会变迁”,《天津社会科学》,5期,1999年。
庄兴成,“戊戌政变后的社会舆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03期,1999年。
翟国璋,“徐氏父子与戊戌变法”,《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1999年。
石志新,“徐致靖与戊戌变法”,《青海社会科学》,2期,1999年。
黎仁凯,“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河北学刊》,3期,1999年。
汪荣祖,“也论戊戌政变前后的康有为”,《历史研究》,2期,1999年。
骆宝善,“再论戊戌政变不起于袁世凯告密——兼与赵立人先生商榷”,《广东社会科学》,5期,1999年。
冯天瑜,“张之洞与戊戌维新”,《清史研究》,1期,1999年。
田正平、良小朋,“中国和日本近代化改革的比较考察──以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为中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期,1999年。
欧阳登科,“中国近代引进西方政治文化的两次尝试──—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研究”,《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期,1999年。
高天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先知先觉──关于‘戊戌变法’的新思考”,《湖北社会科学》,3期,1999年。
郝晏荣,“中体西用: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河北学刊》,3期,1999年。
郑永福,“资产阶级维新与地主阶级自救——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一点思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99年。
周积明,“‘近师日本,远摭欧墨’——试论戊戌时期采借现代化先行者经验的战略”,《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98年。
赵立人,“‘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学术研讨会综述”,《广东社会科学》,6期,1998年。
“‘李瑞棻与戊戌变法’座谈会纪要”,《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
柳笛,“‘忧时七上皇帝书’——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瞭望新闻周刊》,29期,1998年。
丁胜利、高凤,“‘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写在戊戌变法100周年之际”,《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1998年。
王贵忱,“《张荫桓戊戌日记》后记”,《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98年。
卞修跃,“19世纪末的维新之梦——戊戌变法百年回眸(上)”,《文史精华》,1998年。
卞修跃,“19世纪末的维新之梦——戊戌变法百年回眸(下)”,《文史精华》,1998年。
唐振常,“百年沧桑说戊戌”,《史林》,2期,1998年。
“百年戊戌变法研究回顾”,《学术研究》,9期,1998年。
王戎,“百日维新失败原因的再探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1998年。
许玲玉、周俊国,“百日维新中的谭嗣同”,《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期,1998年。
郑中鼎,“处在历史交叉火力点上的康有为——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职大学刊》,1998年。
马成瑶,“从‘百日维新’的流产看‘大同’幻想的破灭”,《学术交流》,1期,1998年。
周建波,“从‘官为控制’到‘纵商为之’——戊戌前后清政府工商政策转变的启示”,《中国改革》,9期,1998年。
朱爱华,“从几个基本史实看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
石维有,“从社会心理看戊戌变法的失败”,《玉林师专学报》,2期,1998年。
龙培云,“从戊戌变法把握中国法制思想衍进的脉博──评王继平教授新著《幻灭与新生》”,《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期,1998年。
“从戊戌变法史伪造史”,《文史杂志》,5期,1998年。
张晖,“从戊戌维新看救亡与启蒙”,《华夏文化》,1期,1998年。
宋玉玲、解西伟,“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期,1998年。
吴淑珍、罗澍伟等,“对戊戌变法的理性思考”,《理论与现代化》,8期,1998年。
马忠文,“高燮曾疏荐康有为原因探析——兼论戊戌维新前后康、梁的政治贿赂策略与活动”,《学术交流》,1期,1998年。
钱兆华,“关于‘中体西用’论失败原因及其教训的系统论思考——适逢戊戌变法一百周年有感”,《系统辩证学学报》,3期,1998年。
李喜所,“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史学月刊》,4期,1998年。
蒙礼云,“关于戊戌维新和商鞅变法的思考——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2期,1998年。
温蕴,“光绪与戊戌变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98年。
赵立人,“后党、帝党和康党——戊戌政争新析”,《开放时代》,3期,1998年。
邹爱莲,“荟萃档案文物精华再现百年前变法史——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展览”,《档案学通讯》,5期,1998年。
王秀杰,“急功近利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98年。
何志龙、蔡礼强,“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98年。
“纪念戊戌维新运动百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历史档案》,4期,1998年。
徐扬,“简论戊戌前后维新派的矛盾心理”,《贵州文史丛刊》,06期,1998年。
梁磊,“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戊戌变法研究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6期,1998年。
“解放生产力顺应民意:改革成功的两个基本要义——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暨戊戌变法100周年”,《中国改革》,12期,1998年。
罗志田,“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近代史研究》,5期,1998年。
陈国庆,“近代思想史的丰碑:戊戌思潮──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人文杂志》,4期,1998年。
张荣华,“康有为对戊戌变法的一项否思”,《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1998年。
尹成,“康有为与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百年祭”,《昆明师专学报》,04期,1998年。
欣文,“康有为与严复:戊戌时代学术规范的逸失”,《学术月刊》,9期,1998年。
潘树广、吕明涛,“梁启超与丛书──为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而作”,《中国典籍与文化》,4期,1998年。
温克勤,“梁启超与近代道德转型——为纪念戊戌变法维新运动一百年而作”,《天津党校学刊》,2期,1998年。
武文斯,“略论康有为‘公车上书’的启蒙意义──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大庆社会科学》,5期,1998年。
李征兵,“略论戊戌变法和近代白活文运动”,《兰州教育学院学坛》,1998年。
徐立亭,“略论严复与张元济──纪念戊戌变法百周年”,《黑龙江社会科学》,5期,1998年。
马洪林,“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文史哲》,5期,1998年。
周挺,“论戊戌变法时期的爱国思潮”,《福州党校学报》,1期,1998年。
张锡勤,“论戊戌时期的宗教热”,《哲学研究》,6期,1998年。
黄珍德,“论戊戌时期汪康年的变法思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期,1998年。
舒习龙,“论戊戌时期新知识分子群的心态与性格”,《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1998年。
教军章,“论戊戌思潮对五四的影响”,《学习与探索》,5期,1998年。
杨念群,“论戊戌维新时代关于‘习性’改造的构想及其意义”,《浙江社会科学》,5期,1998年。
虞和平,“论戊戌维新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清史研究》,4期,1998年。
汤奇学,“论洋务派在戊戌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作用”,《安徽大学学报》,5期,1998年。
韩小林,“论中国近代知识分群体的形成与戊戌变法”,《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1998年。
吴之民,“没有不可变的‘祖宗之法’——戊戌维新运动一百周年感言”,《百年潮》,5期,1998年。
孙光礼,“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98年。
朱永,“评康有为变法图强的经济思想——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经济科学》,6期,1998年。
萧致治、刘振华,“评戊戌维新中的谭嗣同”,《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98年。
廖梅,“浅论戊戌时期的两套改革方案”,《学术月刊》,1998年。
冯永亮,“荣禄与戊戌变法”,《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98年。
梁昱庆,“试论‘戊戌变法’的特点及其历史启示”,《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1998年。
张伟良、姜向文、林全民,“试论李提摩太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和影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98年。
刘轶强,“试论明治维新对戊戌变法的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6期,1998年。
王文英,“试论日本政府对戊戌维新运动的态度”,《苏州大学学报》,4期,1998年。
钟家鼎、勺王,“试论戊戌变法的领袖层——兼析维新官僚在变法中的地位与作用”,《贵州社会科学》,2期,1998年。
姜华,“试论戊戌时期维新派的‘心力’说”,《求是学刊》,5期,1998年。
史洪飞、王书明,“试论戊戌维新派的阶级属性”,《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期,1998年。
刘敬东,“谭嗣同:以‘仁─通’开启近代──戊戌维新百年祭”,《哲学研究》,6期,1998年。
陈鸿祥,“王国维与‘戊戌变法’”,《学海》,5期,1998年。
余子明,“维新精英反传统主义取向——兼及戊戌变法民主革命内涵”,《史学月刊》,6期,1998年。
张新民,“未必儒生逢世难 悲凉偏起杞人忧─—对戊戌维新失败原因的再认识”,《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期,1998年。
教军章,“戊戌:近代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初成”,《求是学刊》,3期,1998年。
周仁灏,“戊戌百年话王照”,《文史杂志》,6期,1998年。
张咏合,“戊戌百年祭”,《渤海学刊》,1998年。
李华兴,“戊戌百年祭先贤”,《史学月刊》,4期,1998年。
王立勋,“戊戌百年随感”,《农业发展与金融》,7期,1998年。
“戊戌变法100周年纪念展览在故宫举办”,《历史档案》,3期,1998年。
安宇,“戊戌变法百年断想”,《徐州师范大学学报》,3期,1998年。
程士玉,“戊戌变法百年祭”,《决策探索》,6期,1998年。
李喜所,“戊戌变法百年再审视”,《历史教学》,7期,1998年。
冯天瑜,“戊戌变法成败论”,《开放时代》,3期,1998年。
“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历史档案》,4期,1998年。
马卫中,“戊戌变法的思想基础与诗界革命的关系”,《文史哲》,6期,1998年。
翟从海,“戊戌变法的文化误区”,《探索与争鸣》,1998年。
张建伟,“戊戌变法的夭折”,《炎黄春秋》,1998年。
夏廷,“戊戌变法历史的真实写照——谈清宫珍藏的百日维新档案”,《紫禁城》,4期,1998年。
王婷娟,“戊戌变法失败与新时期改革成功原因浅析”,《福州党校学报》,1期,1998年。
龚郭清,“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浙江师大学报》,2期,1998年。
胡成,“戊戌变法是一个多重系列的历史发展”,《文史哲》,5期,1998年。
吴乃华,“戊戌变法谭嗣同的民权思想”,《江西社会科学》,9期,1998年。
刘泽慧,“戊戌变法与北京的会馆”,《北京档案》,11期,1998年。
高旭东,“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的文化冲突”,《文史哲》,5期,1998年。
王戎,“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比较”,《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98年。
胡建华,“戊戌变法与社会变革”,《教学与研究》,8期,1998年。
高放,“戊戌变法与我国现代化”,《人民论坛》,1998年。
秦国经,“戊戌变法与戊戌变法档案”,《历史档案》,4期,1998年。
傅永军、宋全成,“戊戌变法与知识分子的现代化使命——‘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道路’学术研讨会综述”,《粤海风》,6期,1998年。
高长天、梁严冰,“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化”,《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1998年。
韩小林,“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教育”,《韩山师范学院学报》,4期,1998年。
方光华,“戊戌变法与中国近现代学术‘,《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98年。
彭泽华,“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益阳师专学报》,3期,1998年。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文史哲》,5期,1998年。
翁美琪,“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向”,《文史哲》,5期,1998年。
葛永安,“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理论研讨会综述”,《社会科学动态》,1998年。
李书有,“戊戌启蒙思潮再探讨”,《探索与争鸣》,1998年。
张玉法,“戊戌时期的学会运动”,《历史研究》,5期,1998年。
王玉华,“戊戌时期康有为、章太炎变法思想的异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98年。
苏中立,“戊戌时期谭嗣同和严复的理想社会模式之比较”,《史学月刊》,6期,1998年。
陈洪波、陈今晓,“戊戌时期维新派与洋务派在改革问题上的差异”,《史学月刊》,5期,1998年。
张锡勤,“戊戌思潮的积极影响与不足”,《求是学刊》,5期,1998年。
张锡勤,“戊戌思潮论纲”,《学习与探索》,5期,1998年。
朱爱华,“戊戌维新:改良说的理论辩析”,《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期,1998年。
牟德刚,“戊戌维新:中国思想现代化的起始点”,《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98年。
陈宏涛,“戊戌维新百年祭”,《群言》,9期,1998年。
马洪林,“戊戌维新百年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8期,1998年。
梁景和,“戊戌维新派的婚姻文化观”,《江海学刊》,6期,1998年。
何中华,“戊戌维新三题议”,《文史哲》,5期,1998年。
黄新宪,“戊戌维新时期教育的除旧布新”,《教育探索》,6期,1998年。
陶季邑,“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军事改革思想述论”,《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1998年。
张越,“戊戌维新思潮与中国史学近代化”,《史学史研究》,4期,1998年。
王晓秋,“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期,1998年。
“戊戌维新与对督抚制度的新思维”,《江苏社会科学》,6期,1998年。
李华兴,“戊戌维新与国家观念的转型”,《史林》,2期,1998年。
曹旭,“戊戌维新与黄遵宪诗风新变”,《文史哲》,6期,1998年。
胡晓登、周松柏,“戊戌维新与近代科技在中国的命运”,《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
王晓秋,“戊戌维新与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1998年。
陈国文,“戊戌维新与民族觉醒”,《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
熊月之,“戊戌维新与上海”,《史林》,2期,1998年。
包黎,“戊戌维新与思想解放”,《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98年。
雷颐,“戊戌维新与新闻出版”,《文史哲》,5期,1998年。
李华兴,“戊戌维新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3期,1998年。
沈渭滨,“戊戌维新与中国社会走向”,《史林》,2期,1998年。
郭延礼,“戊戌维新与中国文化近代化(笔谈) 戊戌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文史哲》,6期,1998年。
广荣、金卫,“戊戌维新与中国政治现代化”,《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1998年。
刘悦斌,“戊戌维新运动”,《刊授党校》,6期,1998年。
李本义,“戊戌维新运动对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鄂州大学学报》,4期,1998年。
张彦丽,“戊戌维新运动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首都学者纪念戊戌维新运动一百周年”,《北京社会科学》,4期,1998年。
郑永福,“戊戌维新运动性质的再认识”,《史学月刊》,4期,1998年。
“戊戌维新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学术座谈会综述”,《近代史研究》,5期,1998年。
胡建华,“戊戌维新中的官制改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6期,1998年。
汤志钧,“戊戌辛亥间文化思想与政治”,《史林》,2期,1998年。
张鸣,“戊戌研究的角落”,《浙江社会科学》,5期,1998年。
祁龙威,“戊戌政变侧记——读《忘山庐日记》随笔”,《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期,1998年。
陈勤,“现代化进程中的戊戌维新——纪念戊戍变法一百周年”,《广西社会科学》,5期,1998年。
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开放时代》,3期,1998年。
蔡少卿、皮后锋,“严复与戊戌维新”,《江苏社会科学》,6期,1998年。
朱苏南,“严译《天演论》与戊戌时期的思想解放——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铁道师院学报》,5期,1998年。
李书源、管书合,“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史学集刊》,4期,1998年。
邢秀兰,“伊藤博文来华与戊戌政变发生”,《安徽史学》,1期,1998年。
宋淑玉,“域外兴亡史鉴与戊戌维新”,《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期,1998年。
杨天石,“袁世凯《戊戌纪略》的真实性及其相关问题”,《近代史研究》,5期,1998年。
李吉奎,“粤籍人士与戊戌维新运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期,1998年。
谢俊美,“再论翁同和与戊戌变法”,《广东社会科学》,6期,1998年。
郭延礼,“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岱宗学刊》,1998年。
陈国庆,“中国历史的丰碑──纪念戊戌变法运动100周年”,《华夏文化》,2期,1998年。
吴贤辉,“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一次顿挫──戊戌变法夭折的历史思考”,《社会科学》,8期,1998年。
徐祥民,“中国宪政建设的初步尝试——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山东社会科学》,6期,1998年。
杨际开,“重温戊戌变法”,《浙江社会科学》,5期,1998年。
“专题: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开放时代》,3期,1998年。
黄保信,“荜路开山 功在其后──梁启超戊戌评议述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期,1997年。
孙光礼、曹智英,“关于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成败比较”,《中国民航学院学报(综合版)》,2期,1997年。
王宪明、舒文,“关于戊戌时期严复传播‘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问题的再探讨”,《河北学刊》,1期,1997年。
刘华堂,“关于戊戌政变的几个问题”,《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期,1997年。
晏路,“光绪皇帝·戊戌变法·西学东渐”,《满族研究》,2期,1997年。
汪叔子,“江西‘戊戌维新’考述”,《江西社会科学》,10期,1997年。
狭间直树,“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成书考”,《近代史研究》,4期,1997年。
周敏之,“论慈禧反对戊戌变法的原因”,《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期,1997年。
钟家鼎、勺王,“论李端棻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与作用”,《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
齐春风,“论戊戌变法后的康有为与梁启超”,《社会科学辑刊》,6期,1997年。
王伟,“论戊戌维新时期的学会组织”,《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1997年。
陈蕴茜,“论戊戌维新知识分子群体的转型”,《江海学刊》,6期,1997年。
龚启耀,“试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的议会思想”,《福建电大学刊》,1997年。
吴乃华,“试析梁启超戊戌变法后的启蒙思想”,《江西社会科学》,4期,1997年。
朱爱华,“试析戊戌维新改良说的一个重要前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1997年。
吴乃华,“试析戊戌维新思想家的新民观”,《人文杂志》,3期,1997年。
尹湘兵,“戊戌变法道路的再认识”,《北方论丛》,6期,1997年。
杨威,“戊戌变法时期的女子教育”,《西江大学学报》,1期,1997年。
王玉华,“戊戌变法时期章太炎变法思想评议”,《江苏社会科学》,1期,1997年。
屈新儒,“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比较研究”,《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期,1997年。
孙丽华,“戊戌变法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前沿》,6期,1997年。
尹湘兵,“戊戌变法战略失误论”,《求是学刊》,6期,1997年。
朱爱华,“戊戌维新究竟是改良还是革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
康咏秋,“戊戌维新散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1997年。
李会龙,“戊戌维新运动中慈禧态度的再认识”,《天中学刊(驻马店师专学报)》,4期,1997年。
谢放,“张之洞与戊戌政制改革”,《历史研究》,6期,1997年。
周积明,“变革的新工具─—略说戊戌时期的学堂、学会、报纸”,《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1996年。
杨翕,“慈禧新政与百日维新并无本质区别”,《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96年。
罗素珍,“从康有为的‘两考’看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桂海论丛》,3期,1996年。
刘泱泱,“从戊戌到辛亥:蔡锷事略”,《株洲教育学院学报》,1期,1996年。
山内智惠美,“从戊戌到辛亥:汉族服装变革的开端”,《文博》,5期,1996年。
钟年、张宗周,“放足与放心──戊戌不缠足运动的回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96年。
钟家鼎、勺王,“关于李端棻在戊戌变法中的几个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
晏路,“光绪及其政治精英──换个角度看戊戌变法”,《满族研究》,2期,1996年。
郝崇忠,“光绪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文科教学》,1996年。
周敏之,“论陈宝箴在戊戌维新运动中的作用”,《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96年。
徐学忠、王新灵、任怀国,“论慈禧对戊戌变法的态度”,《昌潍师专学报》,4期,1996年。
杨锦銮,“试论戊戌维新中的张之洞”,《荆州师专学报》,6期,1996年。
庞德梅,“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比较”,《重庆电大学刊》,4期,1996年。
吴勇,“戊戌变法与社会学的传入”,《荆州师专学报》,4期,1996年。
梁家贵,“戊戌前期康有为理欲观之探析”,《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1996年。
汤志钧,“戊戌时期的郑孝胥及其《日记》”,《近代史研究》,1期,1996年。
罗小琼,“戊戌时期湖湘士绅文化心态的转换”,《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1996年。
王玉华,“戊戌时期章太炎政治思想的双重结构”,《历史教学》,8期,1996年。
邝兆江,“戊戌政变前后的康有为”,《历史研究》,5期,1996年。
赵立人,“袁世凯与戊戌政变关系辨析”,《广东社会科学》,2期,1996年。
郑荣,“百日维新后清廷内的改革倾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期,1995年。
郑云山、陶水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变法策略二题”,《安徽史学》,3期,1995年。
丁菁,“从经济角度看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之原因”,《绍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
龚郭清,“近代化与传统──戊戌时期梁启超个例研究”,《浙江师大学报》,6期,1995年。
宾长初,“离异与回归: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后的两次思想转变”,《贵州文史丛刊》,1995年。
宾长初,“离异与回归:戊戌变法后梁启超两次思想转变”,《求是学刊》,5期,1995年。
周一平,“论戊戌变法前夕梁启超资产阶级史学理论形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期,1995年。
钟觉民,“论戊戌精神”,《求索》,6期,1995年。
宝成关,“论新教传教士对戊戌维新思潮的引发、推进与制约”,《社会科学战线》,1期,1995年。
李庆亭,“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因由之比较”,《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期,1995年。
朱红勤,“明治维新与戊戌维新成败原因试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3期,1995年。
刘云波,“试论戊戌、辛亥时期湖南人才群体”,《贵州社会科学》,6期,1995年。
陈解生,“试论戊戌维新派教育活动与社会政治改革的若干关系”,《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期,1995年。
蒋国宏,“试析张謇未积极参预戊戌变法的原因”,《教学与研究》,1995年。
陈光,“翁同龢支持戊戌变法动因新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1995年。
马忠文,“戊戌保国会解散原因新探──汪大燮致汪康年函札考”,《东北师大学报》,6期,1995年。
萧功秦,“戊戌变法的再反省──兼论早期政治激进主义的文化根源”,《战略与管理》,4期,1995年。
秦迎华,“戊戌变法时期的图书事业研究”,《津图学刊》,1期,1995年。
戴逸,“戊戌变法时翁同龢罢官原由辨析”,《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
周兴梁,“戊戌后几年间梁启超政治性格的双重性”,《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1995年。
徐松荣,“戊戌后康梁维新派十年研究概述”,《历史教学》,3期,1995年。
徐松荣,“戊戌后康梁维新派十年研究概述(续)”,《历史教学》,4期,1995年。
宝成关,“戊戌前后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系统输入”,《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95年。
欧阳哲生,“戊戌时期严复与康有为学术思想之歧异述评”,《中州学刊》,4期,1995年。
闵杰,“戊戌学会考”,《近代史研究》,3期,1995年。
宾长初,“徐致靖、李端棻与戊戌变法”,《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期,1995年。
杨晓,“中国传统女学的终结与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戊戌变法时期女学思想探析”,《学术研究》,5期,1995年。
徐松荣,“重论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关系”,《学术研究》,3期,1995年。
方志钦,“‘戊戌后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近代史研究》,1期,1994年。
华洺,“‘戊戌后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广东社会科学》,1期,1994年。
丁伟志,“‘中体西用’论在戊戌维新时期的嬗变”,《历史研究》,1期,1994年。
承载,“《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评介”,《史林》,2期,1994年。
沈毅,“刍议戊戌变法之失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1994年。
穆兆勇,“匠心独运钩深致远──读《戊戌以来的中国政治制度》”,《晋阳学刊》,2期,1994年。
赵瑞芳,“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研究”,《思想战线》,5期,1994年。
郭燕,“试论戊戌维新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4期,1994年。
潘家德,“外国传教士与戊戌维新”,《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94年。
孙晓春,“戊戌、辛亥时期民主主义思潮初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期,1994年。
吴春梅、方之光,“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演变”,《江苏社会科学》,2期,1994年。
李云泉,“戊戌变法以前的文化逐步思潮”,《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期,1994年。
晏泽厚,“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成败原因探析”,《探索》,6期,1994年。
宋德华,“戊戌后康梁与维新派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研究》,3期,1994年。
马洪林,“戊戌后康有为对西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期,1994年。
何金彝,“戊戌后康有为对西方哲学的受容与折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1994年。
张勇,“戊戌时期章太炎与康有为经学思想的歧异”,《历史研究》,3期,1994年。
徐柳凡、朱浩,“戊戌维新时期报刊勃兴之原因及其特点”,《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1994年。
桑咸之,“戊戌维新思潮渊源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期,1994年。
邵雍,“戊戌政变史实辨证二则”,《历史教学》,11期,1994年。
徐松荣,“洋务派与戊戌维新”,《求索》,3期,1994年。
崔志海,“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先声──论戊戌维新派对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的反思”,《史学月刊》,4期,1994年。
林有能,“重评康梁维新派──戊戌后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学术研究》,1期,1994年。
魏开肇,“‘戊戌变法’和北京城市近代化”,《北京社会科学》,4期,1993年。
陈剑,“《戊戌变法》一课教学实录”,《历史教学》,4期,1993年。
姬丽萍,“读王永祥教授著《戊戌以来的中国政治制度》”,《历史教学》,12期,1993年。
宾长初,“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
宋德华,“论‘百日维新’”,《广东社会科学》,3期,1993年。
闾小波,“论‘百日维新’前的变法及其历史地位”,《学术月刊》,3期,1993年。
吴乃华,“论康有为戊戌时期的人格观”,《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93年。
赵洪刚,“论戊戌时代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思想”,《辽宁师范大学学报》,4期,1993年。
雷绍锋,“论戊戌时期的李提摩太”,《江汉论坛》,9期,1993年。
苏中立,“论戊戌辛亥间严复的西学宣传及其启蒙意义”,《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1993年。
马勇,“民族主义与戊戌维新”,《江汉论坛》,6期,1993年。
马勇,“清政府对百日维新的检讨与反省:1898—1901”,《人文杂志》,1期,1993年。
杨朝雪,“苏厂长的‘百日维新’”,《老区建设》,11期,1993年。
薛正昌,“戊戌变法前后甘军与董福祥”,《固原师专学报》,4期,1993年。
闵杰,“戊戌维新时期不缠足运动的区域、组织和措施”,《贵州社会科学》,6期,1993年。
彭平一,“戊戌维新时期的湖南保卫局”,《求索》,4期,1993年。
闵杰,“新发现的戊戌时期学会及其意义”,《求索》,6期,1993年。
曾军,“洋务教育启蒙与戊戌变法运动的孕育——洋务教育对近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转型的作用及意义”,《广西师院学报》,1期,1993年。
史辑,“重评戊戌变法运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5期,1993年。
崔驰,“《康南海先生戊戌轮舟中与徐君勉书及丁巳跋后》试释”,《佛山大学学报》,1992年。
成晓军,“本与末: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失败——西化误区的历史见证之三”,《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
范士华,“德国资产阶级改革与中国戊戌维新的成败比较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92年。
李平,“对戊戌运动性质及形式的认识”,《贵州商专学报》,4期,1992年。
何宁,“近代戊戌启蒙时期自由、平等思想述评”,《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
曹立前,“康有为《戊戌奏稿》研究综述”,《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6期,1992年。
马庚存,“论康有为催唤中华民族戊戌觉醒的贡献”,《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
高虹,“浅谈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期,1992年。
孙占元,“十年来戊戌变法运动研究述评”,《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1992年。
张永泉,“戊戌变法的伟大历史功绩必须充分肯定——纪念‘百日维新’94周年”,《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
赵春晨,“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梁启超与基督教”,《汕头大学学报》,1期,1992年。
刘克辉,“戊戌变法前夕的社会心理考察”,《史学月刊》,3期,1992年。
胡珠生,“戊戌变法时期的温州”,《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92年。
钟卓安,“戊戌变法史研究的突破性尝试——《戊戌思潮纵横论》评价”,《近代史研究》,6期,1992年。
白水文勇,“戊戌时期教育救国思潮论析”,《许昌学院学报》,2期,1992年。
马東玉,“西花廳辯諭与戊戌密謀”,《紫禁城》,6期,1992年。
宾长初,“也谈王照在戊戌变法中的政治身份”,《学术论坛》,3期,1992年。
范耀登,“张荫桓与戊戌维新”,《汕头大学学报》,4期,1992年。
“‘陈炽与戊戌维新运动’首次研讨会简述”,《江西社会科学》,2期,1991年。
陈志勇,“操之过急 功败垂成——戊戌变法失败主观原因探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期,1991年。
清史,“陈炽与戊戌维新运动研讨会综述”,《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期,1991年。
宾长初,“慈禧的政治态度与戊戌变法的失败——兼论‘和两宫’策略”,《安徽史学》,3期,1991年。
曹锡仁,“从启蒙先声到传统复归——简论戊戌维新文化选择的教训”,《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1991年。
高心湛,“简论戊戌至庚子时期清朝最高层内部斗争中的西太后”,《许昌学院学报》,4期,1991年。
刘世明,“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之比较”,《理论导刊》,11期,1991年。
郭燕,“试论戊戌时期的妇女教育”,《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期,1991年。
陈西平,“试论戊戌维新运动的超前性”,《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1991年。
白云,“试评戊戌变法中的光绪皇帝”,《红河学院学报》,1991年。
徐燕萍,“戊戌、辛亥时期的进步报刊”,《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03期,1991年。
郭铁桩,“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期,1991年。
郑国良,“戊戌变法运动在安徽”,《安徽史学》,2期,1991年。
之满,“戊戌六君子歌笑哭骂”,《社会科学战线》,1期,1991年。
马洪林,“戊戌维新研究四十年”,《历史教学》,6期,1991年。
李霜艳,“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许昌学院学报》,1期,1991年。
季云飞,“戊戌维新运动性质新探”,《学术月刊》,1991年。
周辉湘,“也谈戊戌维新运动上下限——兼与石彦陶先生商榷”,《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期,1991年。
刘孔伏、潘良炽,“再论戊戌变法的性质”,《运城高专学报》,1期,1991年。
汪叔子、王凡,“《公车上书记》刊销真相——戊戌变法史考论之二”,《江西社会科学》,4期,1990年。
吴心伯,“甲午战争至戊戌变法前清廷朝局初探”,《安徽史学》,2期,1990年。
苏中立,“略论戊戌时期严复的中西文化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90年。
郭双林,“论戊戌时期的‘排荀运动’”,《中州学刊》,3期,1990年。
白文珍,“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原因再探讨”,《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6期,1990年。
沈茂骏,“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新解”,《学术研究》,4期,1990年。
李俊,“戊戌改革的社会氛围”,《近代史研究》,3期,1990年。
陈国庆,“戊戌伦理思想简论”,《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
赵立人,“戊戌密谋史实考”,《广东社会科学》,3期,1990年。
李恩民,“戊戌时期的科技近代化趋势”,《历史研究》,6期,1990年。
雷俊、邹进文,“戊戌时期康有为对国情的认识”,《咸宁师专学报》,4期,1990年。
闵传超,“戊戌维新的历史地位应当肯定”,《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3期,1990年。
徐永志,“戊戌维新派与移风易俗”,《中州学刊》,6期,1990年。
石彦陶,“戊戌维新运动上下限新论”,《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1990年。
郭卫东,“戊戌政变后废帝与反废帝的斗争”,《史学月刊》,6期,1990年。
周百兴,“戊戌政变中,严复为何免于株连?”,《历史教学》,8期,1990年。
宾长初,“徐致靖与戊戌维新运动”,《安徽史学》,1期,1990年。
曾丽雅,“一年来戊戌变法研究综述”,《江西社会科学》,2期,1990年。
刘玉昌,“中国戊戌维新和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鞍山师范学院学报》,4期,1990年。
宋全成,“‘戊戌变法’及其现代化意义——‘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道路’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月刊》,9期,1989年。
刘振岚,“《康有为〈戊戌奏稿〉的修改时间》一文质疑”,《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1989年。
崔驰,“《南海先生戊戌绝笔书跋》试释”,《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
“《戊戌思潮纵横论》”,《党史研究与教学》,6期,1989年。
夏东元,“110年中国近代史应以戊戌变法为分段线——兼论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历史研究》,4期,1989年。
蒋玮,“对戊戌维新运动及康有为的新认识”,《社会科学辑刊》,5期,1989年。
戴逸,“改革大潮中的历史沉思——戊戌变法90周年感言”,《教学与研究》,2期,1989年。
杨军,“裹足恶俗的戒除是戊戌革新运动的社会成果”,《运城师专学报》,2期,1989年。
张玉虎,“纪念戊戌变法九十周年”,《广西商专学报》,1期,1989年。
徐立亭,“军机四卿与百日维新”,《史学集刊》,2期,1989年。
杨吉兴,“略论戊戌变法运动与近代中国革命的关系”,《怀化师专社会科学学报》,02期,1989年。
赵春晨,“论戊戌时期康有为的‘创教’、‘保教’主张”,《汕头大学学报》,3期,1989年。
李恩民,“论戊戌新科学运动的特点”,《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5期,1989年。
汤哲声,“论戊戌至‘五四’时期的戏剧改革运动”,《苏州大学学报》,1期,1989年。
苏全有,“评樊锥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89年。
王永贞,“评戊戌变法中的光绪帝——兼论变法失败的原因”,《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89年。
韦少波、陈伟桐,“试论光绪新政的性质及张之洞在戊戌维新中的地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89年。
吴义雄,“试论戊戌前后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社会科学辑刊》,1期,1989年。
亦耘,“戊戌变法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简介”,《近代史研究》,2期,1989年。
宋德华,“戊戌变法与民族资产阶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1989年。
黄佳,“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比较论”,《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
宋德华、刘圣宜,“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化——戊戌变法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中国社会科学》,3期,1989年。
汤哲声,“戊戌到‘五四’时期白话语体的变革”,《东疆学刊》,4期,1989年。
郭汉民,“戊戌后维新思潮意义辨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期,1989年。
康有为,“戊戌绝笔书”,《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
徐建生,“戊戌女子解放新探”,《史学月刊》,5期,1989年。
雷广臻,“戊戌社会思潮中的功利主义色彩”,《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89年。
李恩民,“戊戌时期科学书籍的编译及其特点”,《中州学刊》,6期,1989年。
梁凤荣,“戊戌维新时期的女学”,《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1989年。
张江明、丁宝兰、徐光仁、黄明同,“戊戌维新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近代史研究》,2期,1989年。
陈旭麓,“戊戌维新与文化启蒙”,《广东社会科学》,1期,1989年。
马洪林,“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89年。
王学钧,“中国近现代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变迁(上)(从戊戌到五四时期)”,《江苏社联通讯》,2期,1989年。
王学钧,“中国近现代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变迁(下)(从戊戌到五四时期)”,《江苏社联通讯》,3期,1989年。
刘圣宜宋德华,“重新认识戊戌变法”,《学术研究》,1期,1989年。
陈旭麓,“‘戊戌’与启蒙”,《学术月刊》,1988年。
丘铸昌,“‘戊戌六君子’诗简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88年。
宋德华,“《戊戌奏稿》考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1988年。
严安林,“操之过急是百日维新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期,1988年。
房德邻,“光绪皇帝与‘戊戌密谋’无关”,《历史教学》,5期,1988年。
周新国,“李端棻与戊戌变法运动”,《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
施宣圆、吴树扬,“李提摩太与戊戌变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1988年。
董方奎,“论戊戌变法的策略错误——九十年前的改革教训值得注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88年。
吴兴灿,“论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异同”,《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期,1988年。
杨军,“论谣言对戊戌革新运动的反向作用”,《教学与管理》,4期,1988年。
王翔,“评戊戌变法后的康有为”,《晋阳学刊》,5期,1988年。
夏东元,“盛宣怀与戊戌维新异同论”,《河北学刊》,6期,1988年。
苏全有,“试论刘光弟在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倾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88年。
杨明、沈锦渝,“同赞戊戌新政的徐致靖父子”,《文史杂志》,2期,1988年。
叶亚、廉姚亮,“戊戌变法失败后李鸿章对康梁的捕杀活动”,《历史档案》,1期,1988年。
张兆茹,“戊戌变法时光绪所执行的路线”,《渤海学刊》,1988年。
叶农,“戊戌变法与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诞生和发展”,《图书馆》,1期,1988年。
徐高阮,“戊戌后的康有为——思想的研究大纲”,《学术研究》,1期,1988年。
吴心伯,“戊戌年天津阅兵‘兵变’说考辨”,《学术月刊》,1988年。
沈元加,“戊戌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失败的主观因素(上)”,《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期,1988年。
张锡勤,“戊戌维新思潮散论”,《求是学刊》,5期,1988年。
汤志钧,“戊戌维新与传统儒学”,《近代史研究》,6期,1988年。
汤志钧,“戊戌维新与学习西方”,《历史研究》,4期,1988年。
汤志钧,“张元济和戊戌维新”,《社会科学战线》,1期,1988年。
贺利娟,“追求·决策·矛盾——略论光绪在戊戌维新中的作用和地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4期,1988年。
汪叔子、王凡,“‘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说辨伪——戊戌变法史考论之一”,《安徽史学》,3期,1987年。
张承宗、陈映芳,"简论戊戌变法时期外国史的介绍与研究",《世界历史》,1期,1987年。
叶林生,“解剖王照在戊戌维新中的政治身份”,《河北学刊》,2期,1987年。
丁宝兰,“略论探讨戊戌维新运动性质的几个哲学问题”,《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
吴廷嘉,“论戊戌思潮的思想渊源”,《云南社会科学》,2期,1987年。
辛竹,“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读书》,3期,1987年。
李毅,“荣禄与戊戌变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1987年。
张应超,“宋伯鲁与戊戌维新运动”,《唐都学刊》,3期,1987年。
余炎光,“戊戌·辛亥·国民革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期,1987年。
蒋希正、刁科昌,“戊戌变法前中国思想界对明治维新的两种不同反响”,《商丘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1987年。
胡珠生,“戊戌变法时期温州的《利济学堂报》”,《浙江学刊》,2期,1987年。
罗小琼,“戊戌前后的兴学运动及其历史功绩”,《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5期,1987年。
吕达,“戊戌时期教育革新运动评略”,《教育评论》,2期,1987年。
吴廷嘉,“戊戌时期社会观与文化观的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期,1987年。
卢智,“戊戌维新时期的南学会”,《求索》,2期,1987年。
胡建华,“戊戌维新与社会承受力”,《理论月刊》,2期,1987年。
吴廷嘉,“戊戌与明治时期的中日维新运动之比较”,《世界历史》,4期,1987年。
林克光,“戊戌政变时间新证”,《历史教学》,3期,1987年。
林克光,“戊戌政变史事考实”,《近代史研究》,1期,1987年。
徐昌义,“杨锐在戊戌维新运动中的政治倾向初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1987年。
朱国栋,“也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87年。
乔诚,“周孝怀谈‘戊戌维新’中的刘光弟”,《文史杂志》,6期,1987年。
房德邻,“《万国公报》与戊戌变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
王宗义,“白话之先 维新之声——‘戊戌维新’中的《中国官音白话报》”,《新闻大学》,12期,1986年。
谢方正,“发愤救亡 变法图强——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爱国思想述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期,1986年。
杨天石,“光绪皇帝与康有为的‘戊戌密谋’”,《历史教学》,12期,1986年。
吴根梁,“论康有为戊戌维新前对中西文化形态的比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1986年。
孔祥吉,“翁同和与百日维新关系探析”,《青海社会科学》,6期,1986年。
时广东,“戊戌变法与明治維新之我見”,《探索》,3期,1986年。
张九洲、张莲波,“戊戌时期的新兴报刊与近代文化”,《史学月刊》,6期,1986年。
刘继德,“戊戌维新与变官制”,《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1986年。
吴福环,“戊戌维新与变旧”,《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1986年。
徐善福,“戊戌维新运动与越南二十世纪初的革命高潮”,《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4期,1986年。
汤志钧,“徐致靖与戊戌变法——读《戊戌变法侧记》”,《学术月刊》,5期,1986年。
何桂春,“英美传教士对戊戌维新运动的推动及前后态度的变化”,《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86年。
苏沛,“张之洞与戊戌变法”,《社会科学战线》,3期,1986年。
孔祥吉,“百日维新前后的开新与守旧之争”,《晋阳学刊》,1期,1985年。
龙锦阳,“洪仁玕与戊戌诸君变革图强的时代脉络”,《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1985年。
孔祥吉,“建国以来戊戌变法史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4期,1985年。
张玉芬,“论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期,1985年。
吕达,“论戊戌前后的教育改革”,《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85年。
桑兵,“民权与百日维新”,《贵州社会科学》,2期,1985年。
张亦工、徐思彦,“深入开展戊戌维新运动史研究——部分史学工作者座谈《戊戌变法史》”,《历史研究》,5期,1985年。
钟珍维,“试论戊戌变法的性质”,《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1985年。
许姬传,“戊戌变法侧记”,《文史杂志》,1期,1985年。
刘茂亭,“戊戌变法的风云人物——宋伯鲁”,《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期,1985年。
余福媛,“戊戌年间在广东创刊的《岭学报》”,《广东图书馆学刊》,04期,1985年。
宋德华,“戊戌维新派政治纲领的再探讨”,《历史研究》,5期,1985年。
张治安,“戊戌维新期间光绪帝执行的是洋务派的路线还是维新派的路线?”,《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1985年。
王宏斌,“戊戌维新时期的‘群学’”,《近代史研究》,2期,1985年。
林思桐,“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女子体育",《体育科学》,2期,1985年。
张豫杰,“戊戌政变后英日营救康、梁经过及原因”,《历史教学》,7期,1985年。
竺柏松,“‘变官制’——戊戌变法的中心问题”,《江汉论坛》,2期,1984年。
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
叶林生,“关于戊戌维新中的光绪帝”,《社会科学战线》,1期,1984年。
张凤翔,“康有为戊戌变法政治主张刍议”,《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84年。
陈国庆,“略论戊戌变法时期的孙家鼐”,《安徽史学》,4期,1984年。
夏东元,“略论郑观应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矛盾表现”,《天津社会科学》,6期,1984年。
丁龙嘉,“论戊戌变法后至一九○三年期间梁启超的思想”,《齐鲁学刊》,5期,1984年。
熊月之,“论戊戌时期梁启超的民权思想——兼论梁启超与康有为思想的歧异”,《苏州大学学报》,3期,1984年。
宋德华,“论戊戌维新时期的反封建启蒙思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期,1984年。
史全生,“论戊戌维新运动中的帝党”,《历史档案》,4期,1984年。
叶林生,“试论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关系”,《河北学刊》,6期,1984年。
孔祥吉,“宋伯鲁与戊戌变法”,《人文杂志》,2期,1984年。
郑本法,“戊戌变法的一个教训”,《史学月刊》,2期,1984年。
苏中立、涂光久,“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的爱国思想浅析”,《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84年。
李德芳,“戊戌变法时的李端棻”,《贵州文史丛刊》,1984年。
张智辉,“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丽水师专学报》,1984年。
王凡,“戊戌变法时期的李鸿章”,《安徽史学》,6期,1984年。
吕美颐,“戊戌变法与官制改革”,《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1984年。
黄逸平,“戊戌变法与民族资产阶级”,《学术月刊》,1984年。
程灵,“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岭南文史》,1期,1984年。
苏沛,“戊戌变法运动历史回顾”,《社会科学战线》,1期,1984年。
李正中,“戊戌变法中的几个问题”,《晋阳学刊》,6期,1984年。
余福嫒,“戊戌年间的《女学报》旬刊”,《图书馆杂志》,1期,1984年。
陈旭麓,“戊戌时期维新派的社会观——群学”,《近代史研究》,2期,1984年。
田毅鹏,“戊戌维新派‘腹地自立’维新方略初探”,《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期,1984年。
王晓秋,“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政治主张的再探讨”,《社会科学研究》,4期,1984年。
吴熙钊,“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进化论评议”,《学术研究》,4期,1984年。
吴廷嘉,“戊戌维新运动与近代知识分子队伍”,《近代史研究》,3期,1984年。
祁龙威,“西捻军最后一战与戊戌维新的伏笔——读《翁同和日记》”,《历史教学》,2期,1984年。
吴乾兑,“英国与戊戌政变”,《史学月刊》,4期,1984年。
郑海麟,“《日本国志》与戊戌变法”,《岭南文史》,2期,1983年。
翟国璋,“《戊戌日记》试探”,《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
陈锡祺,“关于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
孔祥吉,“关于戊戌政变二三事之管见”,《历史档案》,3期,1983年。
樊心、亓曙冬,“近代妇女解放的先声——浅谈戊戌变法时期的不缠足运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83年。
江筱薇、孔祥吉,“康有为经济思想浅析——读戊戌进呈本《列国政要比较表》扎记”,《社会科学战线》,1期,1983年。
曾桂蝉,“梁启超金融学说简介——纪念梁启超诞生一百一十周年 戊戌维新运动八十五周年”,《广东金融研究》,1983年。
卢智,“略谈湖南戊戌维新”,《求索》,3期,1983年。
刘福祥、赵矢元,“论梁启超戊戌后思想上的两次反覆”,《学术月刊》,1983年。
李国俊、王天奖,“论戊戌维新变法时期的爱国主义”,《中州学刊》,5期,1983年。
马洪林,“论戊戌维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思潮”,《学术研究》,6期,1983年。
伊文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研究”,《外国问题研究》,02期,1983年。
青辉,“试谈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历史教学》,3期,1983年。
周朝民,“戊戌变法后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史学史研究》,4期,1983年。
李时岳,“戊戌变法历史评价的若干问题”,《学术研究》,6期,1983年。
胡伟希,“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的思想转变”,《中州学刊》,3期,1983年。
孔祥吉,“戊戌变法时期第二次公车上书述论”,《求索》,6期,1983年。
湯奇学,“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严复思想之异同”,《安徽大学学报》,2期,1983年。
颜吉鹤,“戊戌变法研究的新进展”,《学习与研究》,02期,1983年。
徐泰来,“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史学集刊》,1期,1983年。
钟卓安,“戊戌变法中的光绪皇帝和康有为”,《近代史研究》,4期,1983年。
文海,“戊戌维新派如何看待洋务运动”,《历史教学》,10期,1983年。
刘巨才,“戊戌维新时期妇女的思想解放”,《史学月刊》,3期,1983年。
徐川一,“戊戌维新性质散论”,《青海社会科学》,1期,1983年。
“戊戌维新与我国近代教育”,《社会科学》,4期,1983年。
李侃,“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历史研究》,5期,1983年。
何若钧、刘圣宜,“戊戌维新运动几个问题的再认识——为纪念戊戌维新运动八十五周年而作”,《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期,1983年。
武曦,“郑观应与梁启超、经元善——兼评其对戊戌变法的态度”,《近代史研究》,1期,1983年。
孔祥吉,“《戊戌奏稿》的改篡及其原因”,《晋阳学刊》,2期,1982年。
孔祥吉,“从《波兰分灭记》看康有为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主张”,《人文杂志》,5期,1982年。
王好立,“从戊戌到辛亥梁启超的民主政治思想”,《历史研究》,1期,1982年。
何晓明,“对《戊戌变法与改良主义》一文的几点意见”,《学术月刊》,1982年。
张凤琦,“对明治維新和戊戌变法成敗的一点看法”,《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
李公明,“关于戊戌变法性质的再探讨”,《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
凌芝,“关于戊戌维新运动与康梁评价的若干问题的综述”,《学术研究》,3期,1982年。
“坚持马克思主义,重新研究维新运动——广东史学界部分同志座谈戊戌维新与康梁的研究”,《学术研究》,3期,1982年。
汪荣祖,“论戊戌变法失败的思想因素”,《近代史研究》,3期,1982年。
莫世祥,“论戊戌变法中的帝党”,《学术论坛》,1期,1982年。
吴廷嘉,“论戊戌思潮”,《社会科学研究》,2期,1982年。
苏衍崑、黎修卜,“试论为戊戌变法献身的杨深秀”,《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82年。
李淑兰,“戊戌变法”,《学习与研究》,1982年。
刘大年,“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近代史研究》,4期,1982年。
王铨忠、李立雄,“戊戌变法时期成立的学会、学堂、报馆分布图”,《历史教学》,9期,1982年。
谢冰,“戊戌变法时期的湖南巡抚陈宝箴”,《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82年。
汤志钧,“戊戌变法与改良主义”,《学术月刊》,1期,1982年。
吴廷嘉,“戊戌思潮的特点”,《历史研究》,4期,1982年。
苏沛,“戊戌维新中的光绪皇帝是维新派还是洋务派”,《社会科学战线》,2期,1982年。
蒋书文,“《戊戌变法》教学计划”,《历史教学》,11期,1981年。
王自成,“处理‘戊戌变法’一节教材的探索”,《历史教学》,9期,1981年。
徐斌、李汀,“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再探讨”,《兰州学刊》,1期,1981年。
潘君祥,“戊戌维新与我国近代科技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81年。
杜永镇,“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1年。
王克骏,“《戊戌变法》一章的教学”,《历史教学》,2期,1980年。
邓敦同,“顽固派是怎样反对戊戌变法的”,《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期,1980年。
杨玉厚,“戊戌变法时期关于民权问题的辩论”,《史学月刊》,1期,1980年。
曾立人,“戊戌变法时期陕西学者刘光蕡的维新主张”,《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80年。
易显石,“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期,1980年。
李希言、李友祥,“戊戌变法中的爱国主义热忱不容抹煞”,《江苏师院学报》,1980年。
刘钦斌、王耀伦,“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和光绪”,《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80年。
周传儒,“戊戌政变轶闻”,《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期,198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矛盾的发展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公元1864—1901年)”,《天津师院学报》,S1期,1979年。
李锡厚,“从严复译《天演论》看戊戌时代改良派的特殊性格”,《破与立》,1979年。
杨立强,“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关于戊戌变法评价的若干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5期,1979年。
郑云山,“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民权’观”,《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期,1979年。
汤志钧,“戊戌政变后的唐才常和自立军”,《近代史研究》,1期,1979年。
李侃、龚书铎,“戊戌变法时期对《校邠庐抗议》的一次评论——介绍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所藏《校邠庐抗议》签注本”,《文物》,7期,1978年。
王永康,“戊戌变法时期的湖南——兼论自立军起义”,《湖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期,1962年。
李文海,“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民权’观”,《历史教学》,10期,1962年。
徐緒典,“英美传教士与戊戌变法”,《山东大学学报(历史版)》,1962年。
張屺之,“严復思想的分析批判——戊戌变法时期及其前后不久‘西学’与‘中学’的斗争”,《人文杂志》,3期,1960年。
陈熊,“戊戌政变前后湖南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和思潮的演变”,《历史教学》,7期,1959年。
姚枚,“纪念戊戌变法运动六十周年”,《历史教学》,8期,1958年。
徐绪典,“戊戌变法与维新派的对外态度”,《文史哲》,11期,1958年。
刘仁逹,“戊戌变法运动中康有为所提出的政治纲领”,《历史研究》,4期,1958年。
苑书义,“‘百日维新’是怎样出现的”,《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56年。
沈镜如,“戊戌变法与日本”,《历史研究》,6期,1954年。
王其榘,“戊戌变法在近代革命史上的贡献”,《历史教学》,2期,1953年。
王崇武,“戊戌變法與英帝國主義”,《历史教学》,6期,1953年。
林树惠,“戊戌变法前后英帝在华人员的操纵干涉”,《历史教学》,10期,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