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林漫步 > 学者书林 > 商鸿逵
学风谨严 笃实求新
作者:徐凯 责编: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3-05  点击量:305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1932年9月,年方25岁的商先生考上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当年10月和11月,他便在《中法大学月刊》先后发表《梅文鼎年谱》、《清初的理学界》,在学界崭露头角。尔后,先生每年均有论文问世,得到所内导师和同学的赞许。先生授业于刘半农、孟森两位国学大师,先文后史,被学人誉为“孟门高弟”。先生治明清史领域宽阔,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建树颇多,而道德文章,尤为士林推重。

  几十年来,先生继承了孟森先生的治学传统,学识渊博,著述颇丰。他治史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翔实而全面地占有资料,关注新史料,从事实出发,撰写具有见地的论著,不发空论。先生精读专业主要典籍,博涉群书,做到眼勤手勤,笔录不辍。例如,明清史的基本文献卷帙浩繁的《明实录》、《清实录》,前者他通读了两遍,后者通检了三回,用毛笔抄下大量的史料,并将蝇头小楷节录的资料分成专题,别立“卷宗”成档。先生昼夜披览典籍,用功甚勤,以至读《明实录》时竟累得晕了过去。他晚年厚积薄发,论著迭出,多受益于此。从原始典籍入手,广积第一手的新史料,开展史学研究,这也是先生治学几十年如一日身躬力行的。他常用孟森先生的话教导学生:“文章一定要写得扎实坚硬,扔在地上能打个坑,不能来一股风一吹就跑了,轻飘飘的。扎实就要有翔实的资料。”  

  辨正史实为其论证服务,不迷信成说,从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中,揭示事物的本来面貌,这是先生治史的特点之二。先生身受传统史学的熏陶,深谙旧史学之方法。他善于史料真伪的考证,又不拘泥于旧史学繁琐的纯考据,主旨在于证明研究的结论,阐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例如,300年来,清代官私记载多言“山海关之战”清军击败李自成农民军,是“以少胜多”的战例。先生对整个战役的全过程进行了考实,排比大量明清之际的史料,完成了《明清之际山海关战役的真相考察》一文,指出李自成军队的数量劣于吴三桂、多尔衮的联军。如若清军不参战,李自成不会败走,农民军战败反映出其思想的麻痹。该文揭开这一历史遗案的真相,在史学界产生了较大反响。郑天挺先生评述说:该文“搜集不少资料,相互比证,得出正确结论,又不限于考证。”谢国桢先生评论道:“提供了新的资料,对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加以新的论断。”这两段评语是对先生这一治学特征的恰如其分的概括。  

  学风谨严、践履笃实、谦虚谨慎、提携后学,这是先生治学的又一特点。他经常告诫学生说:“作学问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不下大功夫是不成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从没有捷径可走。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实至名归。”先生每写成一篇论文,都要反复推敲,考订史实,字斟句酌,从不轻易刊布。1980年底,他为一家刊物撰写一篇题为《论康熙争取台湾及其善后措施》的论文。文章面世后,题目中“争取”一词被改成“收复”。先生见后颇不悦,强调“争取”二字是经我反复斟酌才定的,康熙帝和郑家都是中国人,而康熙的政策是争取平稳解决台湾问题,用“争取”比“收复”更贴切!《康熙对北疆的经营兼论噶尔丹的评价》文稿草成后,因学界对噶尔丹评价不一,先生特意倾听蒙古族专家的意见,作为参考。他对史料的运用十分审慎,为了核实一条资料,多次往返图书馆。如为北京日报所写的《康熙与南苑》一类较通俗的文章,其中所引的御制诗文,也都核对无误,方交付梓。上世纪70年代末,我有幸师从先生,并兼任其助手,最初发表的几篇拙文,均经先生悉心点拨和详细批改,并一一核对征引的文献。对史料出现的脱文衍字,先生总是和蔼认真地说:“作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要一丝不苟”,“这样才能与海内胜流相角逐”。无论是学生,还是陌生人扣门求教,先生都耐心细致地解答,直到客人满意而归。  

  先生是著名的明清史专家,教泽广被,培养了一批史学人才。上世纪80年代初,先生在家中办起了每周一次的明清史专题研讨会,师生报告研究课题,切磋学术,点评指导。他风趣地说:“我们这是‘宏道馆’,要练就一身治学的本领,每个人出来都像个样子!”为了帮助本科高年级同学提高学习断代史的能力,先生发表《清史研究初步》一文,深入浅出,学生受益颇多。先生时常关注明清史的学科建设与国际学界前沿动向,得知外国人说“满学”中心不在中国时,他很气愤,说:“满文的发祥地在中国,要建立我们自己的满学中心!”先生积极推荐青年教师、研究生去校外参加满文班学习。之后,自己出资,又在家中举办教师满文学习班,鼓励大家学好满文,利用满文档案,拓宽清史研究领域。在推动清代制度史研究上,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1979年至1982年,他在报刊上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倡导编纂《清会要》,发凡起例,开辟先河,为海内外学界同仁所瞩目。对编写大型《清史》规划,先生也积极地进言献策,倾注了不少精力。他写出专文,就《清史》编写体例、内容、文字、编纂人员等七个问题进行论证,得到大家的称许。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5日)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