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运气最好,我到北京图书馆问,听说你们这里有一些北京庙宇的卡片,有目录吗?他们说有卡片目录。我说在哪个抽屉,他们说这些抽屉都是。我吓了一跳,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可以写这本书。"
2000 年,斯坦福大学出版了韩 书瑞(Susan Naquin)的 "Peking:Temples and City Life,1400 — 1900"(中 文 版 书名:《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据作者称,该书历时 14 年完成,全书共计 816 页,而作为该书的译者,本人自 2007 年起也耗时近 10 年进行翻译并与出版社反复审定译文,终于近日出版。该书成文过程之烦累无以言表,对先生学识之渊博,史料运用之娴熟非敬佩而能达意。译者本人完全是跟着先生的文字一步一步走进了北京城市历史研究的殿堂,可以说,本书是从事北京城市史研究的教科书式的著作。
碧云寺塔
全书三个部分十六章节中,作者先用三个章节即 " 了解北京 "、" 神灵与僧侣 "、" 社区与公共空间 ",将全书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寺院、北京及围绕二者形成的附属关系展现给读者。通过讲述北京的历史渊源,城墙城门以及山光水色,北京的神灵、僧侣以及承载二者的寺院,神灵、僧侣及其赞助人之间的关系把北京的历史带到读者面前,为后面明清两代北京城市的变化对宗教与市民生活的影响进行了铺垫。
1403 年是北京开始自然地转变成京城的起点(既是北京的起点又是本书的起点),作者以此为起点讲述了明代永乐皇帝开始建设北京城的历史,北京如何成为皇家的北京,生存于北京的城市群体以及明朝末年兴起的宗教圣会和因寺院的大批兴建而形成的游览观光北京的线路。透过这几个主题让读者看到了明朝皇家在宗教兴起和寺院修建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围绕着宗教和寺院兴起的圣会组织、独特的岁时节日等方面,寺院作为宗教活动公共空间承载了所有这一切。
白云观,出自《北京城内外胜景写真帖》(约 1898 年)
1644 年是北京城作为城市历史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占据内城的主要居民由汉人转换为满洲人,汉人全部搬到外城重新定居。但是寺院却没有随着汉人搬出内城,它们被保留了下来。在随后的十几年,汉人在外城慢慢重建了自己的家园。在这个重建的过程中,新移民满洲人在这个过程中适应了自己的新角色,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情况下将自己融入到原有的汉文化中。宗教在其中再次担当起重要的桥梁作用,寺院作为当时皇家与城市居民皆可利用的公共空间也必然成为各类宗教社团及其活动的舞台。作者通过寺院的功能把北京城市生活的许多方面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如果以北京为视角,乃是透视中国传统城市发展的最佳范本;如果以北京的寺庙为平台,确为透视北京城市生活的最佳视角 "(刘平:"1400 — 1900,北京五百年来的城市生活 ",《北京社会科学》2010 年第 5 期)。
卧佛寺出自山本赞七郎所摄《北京名胜》(1906)
本书的出版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如孔飞力(Philip Kuhn)教授认为其 " 以庙宇为焦点的五个世纪的城市史向人们揭示了构成这一帝京的政治经济等内容的方方面面 "," 韩书瑞的研究成果既是我们了解中华帝国城市生活的一个界标,也是了解帝国制度之社会背景的杰出介绍 "。曼素恩(Susan Mann)教授认为 " 韩书瑞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梳理了界定北京公共空间的庙宇与居住在皇城内外的人们之间的关系 "。苏珊 · 佩尔(Susan Pares)认为 :" 韩书瑞教授积十数年之功写成该书,通过北京的众多寺庙来编织五百余年的城市生活,其博学、全面与智慧令人赞叹 " 等等。
北京正月财神庙,出自《北支》(1943 年 1 月)
学者们对于韩书瑞这部书给予了盛赞,那么作者本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呢?在谈到撰写《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这本书的过程时,韩书瑞说:" 前面我已经说了,我一直比较关注宗教和中国社会的关系。为了研究‘进香’,我就开始和妙峰山,和北京的历史发生关系。我觉得宗教现象不仅在农村有,在城里也有,所以我就开始搜集北京的相关资料。开始的时候,我知道的并不多,可是我知道北方的城市有这方面的资料,北京也应该有。这样,我就很随意地选了北京,北京的庙宇,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当初我对北京的情况并不了解,也不太清楚以后会发现什么。我的运气最好,我到北京图书馆问,听说你们这里有一些北京庙宇的卡片,有目录吗?他们说有卡片目录。我说在哪个抽屉,他们说这些抽屉都是。我吓了一跳,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可以写这本书。这是数量可观的庙宇碑文,就是那些支持或捐钱给这些庙宇的人留下的碑文。很有意思,非常有用,但从来没有人用过。这批资料之所以一直没有人用过,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可能是因为这些碑文都不是很出名的人写的。如果是名人写的,大概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了。没有人注意,是因为作者都是非常普通的人。我觉得直到现在,有关明清北京社会的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因为没有资料,这批从未用过的资料恰好可以帮我们不少忙。"
在谈到其中北京寺院与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这方面韩书瑞说:" 我的兴趣不在那方面也不在这方面。我既不是研究城市史,也不是研究起义史。我是在研究这种组织,组织才是我研究的中心。那当然我觉得研究一点城市史,也很有意思。可是我关注的中心不在城市史。"(周武:《用新史料讲新故事——韩书瑞教授访谈录》,《史林》,2005 年 06 期)对于这本书的影响,韩书瑞认为:" 不会有影响,开玩笑,中国没有人看。"" 不会有人翻译,也不会有人看。" 韩书瑞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在她看来:"(这本书)太细了,很多人对这种问题不要这么细。可是我觉得这种细节很有意思,我喜欢写得细,因为我喜欢具体的,我真的想了解这种具体的方面。我和孔飞力教授完全不一样,你看他会把中心拿出来,给大家看,很清楚,这一点我非常佩服他。可是我不会这样做,我一直沉入其中,不一定能出来 "," 我觉得宗教会帮助我们研究一种社会的全部,不沉入其中,你就无法了解全体性。"(同上)
谈到对于这本书有什么遗憾时韩书瑞道:" 我后悔的是这本书里面没有写什么人物。我讲的故事是北京的故事,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故事,一个城市里的一部分人的生活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你可以真正了解这部分人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不知道北京人看了这本书,感觉如何。"(同上)
学者们的评价和韩书瑞自己对《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的看法都有助于我们带着问题去读这本书——去了解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展开自己的研究,把北京这个本书的主人公经历了五百年的故事一点一点地呈现出来。
在这里对于韩书瑞笔下寺院与城市生活的种种关系不作赘述,而是想从作者以寺院为切入点对记录北京城的研究史料利用进行梳理,来看作者是如何围绕着寺院把这些史料利用到自已的研究之中。在谈到自己写这部书时运用的资料,韩书瑞说:" 具体的写法没什么特别的不同,但在材料的使用上有所不同,最初的几本书我大量使用档案资料,……这本书里面我用的档案不多,我用别的各种各样的资料。碑文当然重要,但并不限于碑文资料,我还使用了其他各种各样的资料。而且,实地看了现在还存在的一些庙宇。总之,我使用的资料非常多,范围非常广。我没想到 500 年会有那么复杂。"(同上)
有关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历史记载的古籍有许多,但是北京作为单独的城市没有自己的历史,而且有关北京历史的信息很容易遗失、扭曲或被掩盖。究其原因在于在明朝开始的时候,城市历史的资料就已经很少了,至于视觉上的记录在开始的时候就不会大量存在,而且很少被保存下来。再加上在那个时代,受过教育的识字人也为数不多,使得这些历史的记载更为难得。北京作为朝代的首都自身的历史被朝代强大的历史所掩盖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有关北京的历史还是通过过去的地名、习俗、节日、口头传说、歌曲和故事顽强地被保存了下来,但是这些载体却是脆弱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记录也消失了。有关记载北京的古籍散见于各个图书馆、博物馆,所以查找和利用不易,这就需要一本古籍文献目录类图书能够让研究者按图索骥。在有关北京地方史研究的古籍文献目录中,以王灿炽的《北京史地风物书录》和《燕都古籍考》最为重要。在《北京史地风物书录》中,作者一共收集书目六千三百余种,收录期限为 1981 年 12 月,是研究北京地方史志以及辽、金、元、明、清各代历史的重要工具书。不知基于何种原因,在韩书瑞的书中并未提及这本书(也许没有看到),但王灿炽另一部研究北京古籍文献的重要成果《燕都古籍考》为韩书瑞的研究史料提供了指南,王灿炽考证评介了北京古籍一百五十一种,其中有关明代六十七种,清代五十六种,这部著作可以帮助学者快速查找到所需的史料。
对于北京城市研究古籍资料,韩书瑞认为档案虽然丰富但不乏歪曲。在 20 世纪前,绝大多数北京当地人没有留下书面记载:如日记、信件、商业及机构的文件、早期的文学小册子等这些资料是匮乏的。1900 年前没有杂志,报纸是在 20 世纪初才出现的,摄影也是 19 世纪中叶以后才在北京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韩书瑞是如何来获得有关北京的史料呢?
一是明清文人笔记。寄居北京的外来人口,如到北京经商的商人,进京赶考的举子,因为做官而不定期到京的官员等,这些人是整个国家的精英,他们的著作、笔记等有许多关于北京的参考资料,但是是零散而无系统的。所以从作者书后面的参考书目中可以看到作者把有关北京史的古籍几乎爬梳了一遍。如元代史料《析津志辑秩》;明代史料《故宫遗录》《酌中志》《长安客话》《宛署杂记》《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帝京景物略》《北平考》《山行杂记》《三才图会》《怀麓堂稿》《珂雪斋集》《万历野获编》《五杂俎》《明宫史》《洪武北平图景》《菽园杂记》《大明一统名胜志》《名山胜概记》等;清代史料《畿辅通志》《顺天府志》《宛平县志》《京师坊巷志稿》《京师坊巷志》《日下旧闻考》《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畿辅人物志》《北游录》《枣林杂俎》《宸垣识略》《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帝京岁时纪胜》和《燕京岁时记》《人海记》《金鳌退食笔记》《藤阴杂记》《燕都丛考》《养吉斋丛录》《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啸亭杂录》《天咫偶闻》《簷曝杂记》《竹叶亭杂记》《京城古迹考 · 日下尊闻录》《金吾事例》《琉璃厂小志》《阅微草堂笔记》《鸿雪因缘图记》《都门纪略》和《燕都杂咏》《潭柘山岫云寺志》《蕉轩随录 · 续录》《陶卢杂录》《茶余客话》《池北偶谈》《通志堂集》《燕台笔录》《国朝宫史》《石渠余纪》《清代北京竹枝词》等等。对于这些史料,有兴趣的学者把这些已出版的笔记的前言或出版说明简略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笔记的相互关系和年代传承,进而可以找到有关北京史研究的一些更加真实而有趣的内容。
二是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档案。北京没有单独的市政府,只有两个县衙管理着这座城市的一部分,但是这两个县衙也没有档案保存下来,至于税收、司法等有关的史料都散见于其他档案中,所以作者说 " 北京的史料被淹没和散于一个庞大帝国的历史之中 "。1644 年后,北京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满人迅速成为整个国家历史记载的主角,北京当地人的社会状况更加难以寻找了。有关北京生活的绘画和文学也罕见,存在于绘画作品中的北京更是被边缘化,尽管如此,韩书瑞还是在档案中查找出了相关的史料用于自己的研究之中,在这一点上,作者不厌其烦地精详考证给人印象深刻。
三是石碑碑文。尽管情况如此不乐观,但作者还是找到了可以深入北京城市生活的途径:镌刻在大型石碑上的众多碑文。许多石碑仍然竖立在寺院中,有些则消失了,但碑文被拓印或记载下来。这些碑文成为作者展开研究的重要支撑。其中包括:
(一)仁井田陞等在 20 世纪 40 年代整理的《北京工商ギルド资料集》
(二)《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全 101 册,中州古籍,1989 年)这套书共收集拓本近两万种,起自战国秦汉,终于中华民国。全书分为九个部分,第七部分为明,共十册,收集拓本二千种左右;第八部分为清,共三十册,收拓本五千种左右。许多拓本来自寺庙的石碑、墓碑,包括了历史、地理、军事、民族、宗教、民俗等大量的历史资料。书中许多有关寺庙的内容,韩书瑞都是由这些拓片摘录而来。
(三)首都图书馆的石碑拓片 这部分内容对《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未录的部分提供了补充。
(四)其他相关资料如张江裁、许道龄《北平庙宇碑刻目录》,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等。
除了这些拓片以外,有关北京风俗和名胜记载的资料与档案相比要好很多。这些内容是作者有关北京建筑、景点、庙会、节日和市场信息的主要来源。
在书中,作者还大量引用了诗赋以及外国使臣的日记等游人的个人文献作为补充史料加以利用。近代来华的外国人不但留下了大量的笔记文献,也留下了大量当时的照片以及地图。韩书瑞通过这些材料,从另外的角度给读者展现了老北京的两面性:" 一是皇帝的北京,另一个是老百姓的北京,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只看到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都是错的,不对的。" 如陈仲丹在《千年末世之乱:1813 年八卦教起义》中译者的话中所提到的,韩书瑞 " 对相关史料可谓搜集殆尽、几达竭泽而渔的地步 "。这一点在《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的史料方面上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量引证各种外文文献,对中国学者更有参考旁通的价值 "。
韩书瑞与她的《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1400—190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