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著作·评论 > 图书评论
“福将”杨遇春——一部乾嘉道三朝绥边征战史
作者:孔祥文 责编:

来源:中华文史网  发布时间:2021-02-25  点击量:373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少年从征,进不知退;拍马横矛,善穿贼队;参赞戎机,克城贼溃;畀以封疆,无惭简任。”这是道光皇帝在杨遇春图形紫光阁的画像上留下的亲笔御书,也是对他一生的评价。

杨遇春,字时斋,四川崇庆州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十二月二十五日) 辰时,逝于道光十七年(1837)二月二十八日寅时,享年七十八岁。杨遇春一生,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经大小战斗数百次,驰骋于陕、甘、新、川、云、贵、湘、鄂、豫、台湾以及廓尔喀等地,戎马倥偬四十余年,由把总、千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总兵、提督逐级提升,以英勇献身气概,经历和完成着一代名臣名将的分内之事,终至太子太保、陕甘总督、一等男爵、一等昭勇侯,赏朝马、紫缰、黄马褂、双眼花翎,赐“劲勇巴图鲁”称号,图像紫光阁。卒后又赠太子太傅衔、兵部尚书,入祀贤良祠,谥忠武,被尊称为 “杨忠武侯”。

杨遇春一生历经清朝从鼎盛时期走向衰落的全过程。与其他同时代人物不同,杨遇春既不是科举起家,也不是有着深厚背景或家世的满洲人,而是以汉人身份参军入伍,通过多年的征战立功而升到高位的。杨遇春绥边征战的历程可以说是清朝中后期各种社会矛盾引发民变的时间表。该书以杨遇春一生绥边征战的历程为线索,对清朝中后期各种纷乱(民族的、宗教的)进行详细研究叙述,通过这些民变起事,可以看到嘉道时期的清朝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家世

近三百年的清代,对于“嘉道中衰”时期研究是通过对经济停滞、财政赤字的研究展开的。但是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历时九年、纵横川楚豫陕甘五省的白莲教起事,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根基。正是由于这一事件节点与继之而来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不得不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潮流,加速了清王朝走向灭亡。

身处这个历史时期的杨遇春,其为官历程就是代表清政府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 ,“时势造英雄”,如果没有各种社会民变起事,杨遇春的军事才能就不会有机会得以展现,也无从成为一代名将。作为个体,他在维护边疆社会稳定与统一过程中功不可没;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时的政治统治现实和社会进程以及诸多的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清政府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没能经得住世界格局变迁潮流所带来的冲击。

杨遇春从出生到十二岁,家境基本顺达,生活富裕。六岁入私塾接受教育。但是十二岁家中遭变故使得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而投笔从戎。十七岁改骑射;十八岁结婚;二十岁参加恩科武举,获会试资格,但会试不中,只得被拣选入伍到福康安麾下。二十五岁跟随福康安赴甘肃石峰堡平乱,开始展露其军事才华。以此为起点成就日后作为一代将才的伟业。

早期军旅生涯

在本章中,主要讲述了杨遇春三十六岁前的早期军旅生涯。入伍后他便跟随福康安转战南北,先是前往甘肃兰州石峰堡平苏四十三起事(此时杨遇春为二十五岁),初露锋芒;二十七岁,赴台湾平定林爽文叛乱;三十二岁,随福康安入藏平定廓尔喀入侵;三十六岁,平定黔湘苗民起事展现将才风范,而在平定苗民起事被平之际,福康安于军中病卒。经过十六年的锤炼,杨遇春从一名士兵长成为可以独立带兵打仗的将才。

纷扰时局下的作为

嘉庆朝民变事件仍然层出不穷,从嘉庆元年(1796)至九年(1804)的白莲教起事,以及后期接二连三的各种民变,使得清朝嘉道时期统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局下,杨遇春以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从众多的将领中脱颖而出,成为清朝国势安定与局势重整的稳定基石。

以秦巴老林为据点的白莲教起事,波及范围广,参与人数之多史无前例。身为一名军事将领,杨遇春跟随协助额尔勒登保转战于湖北、四川,在川东北与教军作战,后移师陕南。从嘉庆二年(1797)至五年底的四年中,杨遇春几乎每月经历数战,每战必胜。自嘉庆五年(1800)初始,四十一岁的杨遇春开始独立带兵打仗。这场平叛一直持续到嘉庆九年(1804)方告结束,此时杨遇春四十五岁。

嘉庆十八年(1813),山东、河南天理教(八卦教)起事,五十四岁的杨遇春再次率兵协同钦差大臣那彦成出征,滑县一战最终剿灭天理教起事。在平定天理教起事同时,又传来了陕西三才峡木工起事的消息。经过多年的绥边征战,杨遇春成为能够快速扑灭已燃战火的最佳人选。随着起事被平定,为使地方益臻宁谧,杨遇春又提出善后及军事防务建议,直到道光时期,该地一直保持安宁景象,而杨遇春本人也由一名军事将才转变成为能够治理地方的大员。

维护西北边疆安定

嘉道时期西北边疆与内地一样也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其中尤以张格尔、玉素普的叛乱最为突出。此次叛乱持续时间长,涉及地区广,严重威胁清廷对边疆统治。出兵南疆平叛的重任再次落在杨遇春身上。经此一役,杨遇春得以进京觐见道光皇帝并实授陕甘总督衔,同时与其他四十位功臣图形紫光阁。

治军施政的重大举措

升至陕甘总督的杨遇春,其身份由领兵统帅转为执政一方的大员。不仅要综理所辖属地一切军民政务,还担任了处理蒙藏事务办事大臣一职,可谓位高权重。在清代近三百年间,以汉员提督身份升至总督的只有六人,杨遇春则是其中一员,可见其深受皇帝信任。由于长期绥边,他对于西北边疆军事地位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而清醒地认识。为确保边疆稳定,调整采取了多项措施以确保地方平安。

西北社会行政治理

身为总督的杨遇春不仅要对属下文武官员进行整治,而且还要采取措施保证社会民生能够得到维护。在维护治安与民方便、军需民生资源、司法、税收、西北地区的贸易、马政、禁止鸦片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参与对青海西部蒙藏的管理,解决草场纷争;帮助蒙古部落采取自保政策以维护地方稳定;不仅如此,还经常派军队动用武力处理一些藏族部落抢掠蒙古牲畜财物的“抢案”。

军事思想与将兵之术

杨遇春在陕甘总督任上前后约十余年,作为地方大员对地方绿营有着绝对的管理与制约权力,并负有所辖区域营伍的加强与平素训练的重大责任。他本人久历戎行,谙熟机宜,在其与长子的家书中总结了自己带兵打仗的经验,从中可以看到其军事思想的核心与管理军队的智慧。随着不断征战逐步积累独创一套操演兵丁之法“速战阵式”,成为屡战屡胜之法宝。杨遇春另一不同之处在于其“心术专一”。每逢战事,必详谕吏士,不惮词繁,让属下能完全洞晓其意,领会精神并把其用意运用到实战中。

杨遇春还巧用带兵之术改变一地乡规风俗,如因新老教之争而引起石峰堡之乱,采取以练马为名用枪炮声对地方加以震慑,制止在盐茶厅传播新教,最终使得该地静谧。对待俘虏,杨遇春辨明真假择其人为已用。在处理宁陕镇兵变时,能够智息军中哗变,表现了其管兵有方,带兵卓著的一面。

君臣之间及僚属关系

杨遇春是仕清廷乾、嘉、道三朝的功臣和元老,其主要事功在嘉道时期,因平白莲教有功被嘉庆帝熟识,每与臣僚言及功臣时,必提杨遇春。因平南疆张格尔叛乱而显辉煌战功,深受道光帝器重。他从戎大小数百战,未尝受毫发伤,仿若有神明护佑一般,道光皇帝称其为“福将”。

杨遇春不仅为臣忠心,而且廉洁清贫,生活起居除杨老夫人一房外,别无姬侍。在七十生辰时,为表扬其卓著战功,道光帝赐御书“绥边锡祜”匾额一面和“三朝疆场宣勤久,两世封圻积庆多”的对联。道光十七年(1837),戎马一生七十八岁的杨遇春无疾而终。在清代众大臣中,能平安致仕、高寿无疾而终,也是屈指可数。

纵观杨遇春一生,自一兵卒升至陕甘总督,虽有时代的因素,但是个人的机遇与才华与不容小觑。嘉道的时局纷乱为杨遇春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雄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再加上作为个体的杨遇春一入伍就在福康安、海兰察麾下。福康安赏识称其为“此将材也”,并深得海兰察兵法之精髓。

在平定白莲教叛乱过程中,杨遇春随额勒登保转战各处,接连擒斩教首。当额勒登保因战事迟延而降职,杨遇春对其一如往日,嘘寒问暖,跟随其度过了最困难时期,可谓为人忠厚可靠有情义。在平三才峡木工起事后,杨遇春与长龄一同前往督办善后,继之同赴南疆平张格尔叛乱,二人配合默契。杨遇春还与众多亲朋好友及同僚下属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终老宫保府

杨遇春最后告老还乡,轮换住成都前卫街和四川崇庆州上南街的两处宫保府。杨遇春死后,时人评价他“生而沉毅,言笑不苟。髯长尺余,临阵则结为一辫,英气百倍”。因其胡须浓密,人多称其为 “杨胡子”。纵观杨遇春一生官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是清代中叶社会转型时期的缩影。身为清廷军事将领,征战南北,一生戎马,驰骋疆场,经大小二百八十余战,无不以身当先,指挥有方,军功显赫,终得紫阁图形。

本文选自《绥边福将杨遇春研究》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