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第1期
游修龄:农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李成斌:唐初的“与民休息”刍议
樊志民冯风:关于历史上旱灾与农业问题研究
孙声如:畜力的使用及其在农业史上的地位
张履鹏赵玉蓉:论汉代推行“代田法”在农业技术改革中的作用
咸金山:我国近代稻作育种事业述评
宋湛庆:应重视我国原有籽粒苋千穗谷的研究
王铭农叶黛民:关于养鸡史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王达:太湖地区历史上部分水产珍品考述
林鸿荣:
舒迎澜:莲的栽培史略
戴鸿生冯文娟:荆楚“丝绸宝库”
周肇基:《救荒本草》的通俗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周昕:试论古代农具图谱的范围及沿革
潘法连:读《中国农学书录》扎记八则
刘世清:论农业土壤演变史及其发展方向(续完)
洪焕椿:明代治理苏松农用水利的基本经验(续完)
1988年第2期
李兆超:试论宋代农业生产的宏观管理
郑庆平:清前期农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范金民:明清杭嘉湖农村结构的变化
杨贵:对夏商周亩产量的推测
卢子荟:珠江三角洲农田开发史
张民服:黄河下段河南湖泽陂塘的形成和变迁
陈植:毛竹造林技术遗产的初步完成
史江彬:家畜穴位命名标准化的探讨
王翔:民国前期蚕桑业发展的原因
徐晓望:清代福建武夷茶生产考证
杨淑培:中国养蜂史管见
余汉桂:鱼类养殖对象的扩大与鱼苗装捞业的兴起
谢贤章:广东近代高等农业教育起始考
庄孟林: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历史沿革
王振刚:果树书籍中有关枇杷史引用文献的问题
曹隆恭:近代小麦良种选育
单人耘:浅谈赵孟#的题耕织图诗
孙声如:新乡村志在改革中开拓前进的杨寿乡
1988年第3期
范志文:仰韶文化时期的农业工具
洗剑民:秦汉时期的岭南农业
王金香:山西“丁戊奇荒“略探
陈伟明:宋元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定型
孙开铨:稻种名析
吴琦:清代湖广漕额辨析
张芳:居延汉简所见农田水利
熊元斌:清代浙江地区水利纠纷及其解决办法
陈植:毛竹造林技术遗产的初步研究(续完)
蓝勇:中国西南荔枝种植分布的历史考证
赵丰:冻绿—中国绿
邢湘臣:河钝古今谈
朱英:清末直隶农业述略
叶静渊:《中国果树栽培学》栽培史部分校勘记
宋湛庆:我国引进糖用甜菜时间的正误
杨宝霖:关于《岭南风物记》与
牛家藩:《陈旉农书·牛说》初评
冀贞阳:《元亨疗马集》校勘拾遗
1988年第4期
樊志民:地区农业史的理论与实践
佟屏亚:试论“生态农业”思潮及其影响
王缨:试论庭院经济在古今农业中的地位
阎万英:魏晋南朝地主田庄经济在江淮地区开发中的积极作用
卫期: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考证—兼与(日)西岛定生先生商榷
冯洪钱:继承和发扬兽医遗产,为当前农业生产服务
林仲凡:明清时代我国东北各地人参的开采与经营
王永厚:关于中国农史文献资源协调问题
李兴武:历史上的阜阳农业
陈明光:唐朝的两税三分制与常平义仓制度
谭天星:简论清前期两湖地区的粮食商品化
肖正洪:清代陕南种植业的盛衰及其原因
衣保中:清末东北农业试验机构的兴办及近代农业技术的引进
杭宏秋:简论安徽沿江圩#的历史演变
徐海亮:历代中州森林变迁
主要农史论文索引
(资料来源:《中国农史》编辑部 本网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