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1期 目录
也说“耦”与“耦耕” 刘亚中
辽代理农使职考略 张国庆
中国传统农业中的系统思想及其实践 刘国平;余林媛
《中国农史》入选2008—2009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吴宾;党晓虹
环境、农事与耕牛——近代江南地区耕牛的饲育与役用 王加华
《种子革命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农业品种改良研究(1927—1937)》出版
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 翟麦玲;谢丽
《财产关系与乡村法秩序》出版
宋代牲畜价格考 程民生
从人口、耕地、粮食生产看清代直隶民生状况——以直隶中部地区为例 薛刚
民国时期贵州屯堡地区米价分析 曾芸;王思明
建国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乡村地权市场的特征分析 张静
罗马共和国时期大地产经营述论 范秀琳
明清徽州宗族的“公匣”制度 刘道胜
锲入与磨合:新式学堂与乡村治理——以近代直隶省获鹿县为例 任吉东
《东亚与西欧农法比较研究》出版
近代冀中鄚州镇的定期市 卢忠民
民国时期国民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制度与实践的脱节——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中心的考察 陈益元
多维视野中的区域开发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史研究——第七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樊志民;吴宾;朱宏斌
《二十五史水利资料综汇》出版
2008年 第2期 目录
史前广谱经济与稻作农业 裴安平
论唐代引泾灌渠的渠系变化与效益增加 李令福
再谈木棉“传入朝鲜”——兼谈其在宋元时期的传播 张建松
清末农会与农业改良刍探 李永芳
傣族自然农法思想探析 阎莉;张春玲
明代凤阳府灾后税粮折色初探 陈业新
从“为民争利”到“与民争利”:1936年的祁红统制 梁仁志
民主改革前安多藏族部落的草山权属与牲畜租佃关系 黄正林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 陈利根;龙开胜
苏南土改后的农村生产要素流动 张一平
清代江南官学学田经营实态述论 张小坡
近代安徽族田发展态势研究 王志龙
基层政制与乡村社会结构的错离:以近代华北区制的变动为中心 魏本权
政府行为与农民负担——南京国民政府“废苛减附”再研究 冯小红;樊孝东
民国时期东北流民问题的整治——以20世纪20年代为中心 范立君;谭玉秀
廓清历史迷雾 尽显上古风采——陈文华《中国农业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述评 施由明
立足于文献、得之于理论——卜风贤博士农业灾害史论著简评 王三义
江苏省农史研究会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一轮)
2008年 第3期 目录
水流环境与吴淞江流域的田制(10-15世纪) 王建革
秦汉地方农官建置考述 王勇
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史学科入选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明清广东山区灰粪和平原泥肥应用的历史演变 吴建新
自然主义的哈尼稻作及其可持续发展 严火其;李琦
汉代西北边地物价述略——以汉简为中心 刘金华
论20世纪40年代西北羊毛改进处 毛光远
民国镇江城乡经济衰退的腹地因素分析 郑忠
《中国农学史》出版
近代中国的贸易条件:一般趋势及其与农产品贸易的关系 袁欣
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乡村借贷方式比较研究——以中南区为中心 常明明
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 郑小春
开户立籍与田产之争——以明清时期黄姚社会变迁为中心 麦思杰
伪满时期东北农业雇工研究 于春英;王凤杰
控制阴影下的自治:战后杭州地区的保甲制度 杨焕鹏
质疑“荣苢”即“车前” 游修龄
从《二年律令·户律》看汉初立户分户问题 晋文;李伟
《种子革命与社会变迁》简评 池子华
推陈出新再现辉煌——《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出版工程启动 沈志忠
江苏省农史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二轮)
2008年 第4期 目录
明清以来苏松太地区耕牛的时空分布 李玉尚
祠灵星与两汉农事祀典的几个问题 王健
甲午战争前中国人对西方农业机械的认识与思考 倪根金;魏露苓
农村合作运动与农业技术的植入——以民国时期江苏省为例(1927-1937) 姚兆余
鸦片战争前的全国生丝产量和近代生丝出口增加对中国近代蚕桑业扩张的影响 张丽
《吕氏春秋》与农业灾害探析 王星光
王思明院长一行参加梁家勉教授百年华诞暨广东农史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论历史时期凉山彝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 朱圣钟
元代安徽地区的土地开发与利用 陈瑞
清代乾隆政府灾害救助中之“截拨裕食”问题 张祥稳
《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出版
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初探 朱考金;王思明
建国初期乡村雇佣关系的历史考察——以长江中下游6省为例 张静
宋明以来宫廷与民间制香业的兴衰 严小青;惠富平
从石刻碑铭看都江堰历史上的生态环境保护 邹礼洪
宋代苏南地区人地矛盾及其引发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钱克金
环境变迁与村民应对:基于明清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地区的研究 刘炳涛
江苏省农史研究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中国科技史学会农学史委员会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沈志忠
“首届中国技术史论坛”通知
2008年《中国农史》(第27卷)总目录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