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1期 目录
中国农史研究必须正视环境差异——对汉代关中“区田法”的再认识 杨庭硕
葵菜的起源发展变迁及其影响研究 马刚;王宝卿
人地关系与作物组合——清代河南地区农作物构成 王大宾
也谈中国农学思想史:内容与脉络——对黄颖与赵敏文章的补充 齐文涛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教授荣获联合国与全球环境基金GIAHS保护与发展贡献奖
包山楚简“贷金籴穜”问题的考察 王准
秦汉闾里户数初探 符奎
隋文帝与开皇十四年旱灾 官德祥
近代西北地区租佃问题初探——基于卜凯原始农户数据的分析 于敏捷;胡浩
食物的阶级性——以稻米与中国北方人的生活为例 曾雄生
庄园生产关系与唐宋社会变革 林文勋;崔永盛
鹿胎消费与宋人的环保意识 王旭;郭声波
明清时期夏盖湖的垦废变迁及其原因分析 尹玲玲;王卫
徽州土地契约文书词汇的特点及价值——以明清土地契约文书为例 赵永明
别样群体的聚焦与书写——《近代中国“打工妹”群体研究》简评 郭进萍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举办“中日农业史比较研究中心”成立座谈会
2016年 第2期 目录
历史时期油料作物的传播与嬗替 韩茂莉
甲骨文与殷商农时探析 王星光;张军涛
牛耕起源和早期的牛耕 刘兴林
清代番薯在江西的引种和推广 李昕升;王思明
唐前期西州地区“计租六斗”新论 张新国
唐宋时期粮食年成奏报制度述论——从天圣《赋役令》宋4条不能复原为唐令说起 顾成瑞;刘欣
伪满时期人口、耕地的多元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于春英
黄金时代荷兰共和国内陆地区的烟草种植与商品化农业的发展 孙海鹏
汉代的田庐 张斌
明中后期浙东河谷平原的湖田水患与水利维持——以诸暨为中心 耿金
明清江南蚕桑生产及其行销路径与社会效应分析 杨虎
加征与发还:战后初期胶东解放区公粮征收的考察 邓广
鱼类大挪移: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鲑鱼“养殖—放流”运动 陈林博
优秀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受阻的社会历史原因探析 吴合显
2016年 第3期 目录
中国青铜时代小麦种植规模的考古学观察 陈雪香
环境与作物选择:唐宋时期河北平原的水稻种植 王昊
宋代广西地区移民与农业发展研究 衣保中;朱正西
素馨花的传入与种植地区的扩展 李昂;王元林
唐代丝绸之路中段西州与龟兹的商贸研究 张安福
试论唐朝政府购买物资的地域分布及物资流向 吕岩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皖南永佃制租佃及经营机制考察——以歙县唐模村为中心 张明;慈鸿飞
中越两国农业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 李放;何文九;杜春林
东周齐国农乡的里吏 张信通
公众权益与17-18世纪江南官河、官湖纠纷 张朝阳
明清以降宁国府基层区划演变及其社会治理 李甜
基层行政、资源汲取与分利秩序——对萧公权语境中十九世纪国家与乡村的分析 严宏
农业文化遗产传播的媒体应用模式探析 韩凝玉;张哲;王思明
《中国南瓜史》序 曾雄生
2016年 第4期 目录
晚清时期外国人对近代中国茶业危机的认知 陶德臣
明代合肥地区的畜牧业述论 陈瑞
气论与医道:宋代以降士人对施肥理论的阐述 杜新豪
基于《方志物产》的物产分类体系智能化研究——以《方志物产》山西分卷为例 李娜;包平
宋代湖南地区的茶业经济研究 周方高;彭露
晚清官方建立皖江圩区“巨患奇荒”应对机制研究——以光绪二十七年和州灾荒防抗救为例 张祥稳;宛凤英
乾隆帝以工代赈思想内容述论 余林媛;王思明
清代清水江流域木材交易繁盛的原因分析 谢小芹
19世纪晚期以来西方学者关于工业化时期英国土地流动的研究综述 郭爱民
论简牍中所见秦汉时期马的饲料与饲养考察 王世红;衣保中
《肩水金关汉简》所见田卒史料探析 姚磊
1978-2012年中国农村发展变迁及其原因 郑有贵
宣纸燎草制作技艺完善者曹裔生考略 曹曦
《农书》作者考略 邱志诚
为共和国农业树史立传 为数亿万农民歌功颂德——《中国当代农业史纲》自序 张波
2016年 第5期 目录
明清时期外来植物引入澳门考 汤开建
释甲骨文“斧枲”——兼论殷商大麻栽培技术 张军涛
旧大陆小麦在新大陆的栽种及传播 张兰星
菠萝蜜在中国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探析 胡文亮;王思明
金代佛教寺院经济生活探析 王德朋
晋制秦用:《孙子·吴问》所见农业经济制度及其影响 苏成爱
稻改、粮食减产与饥荒——以皖西北地区为中心 葛玲
南京国民政府农村土地合作政策及启示 尹雪英;陈利根
权力、表达与民众反抗——以抗战前江苏省民众与乡镇保甲长的冲突为例 杨红运
《中国农史》征稿启事
民国时期南疆农村水权纠纷的社会学分析——以《南疆农村社会》和田地区档案资料为依据 李德政
《问水集》价值、版本及其卷数考 卢勇
普渡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研究联合中心”(PNJCCS)第二届学术论坛在美国普渡大学召开
三道吴中风物,千年历史误会——西晋张翰秋风所思菰菜、莼羹、鲈鱼考 程杰
新视野下的农业科技史、农村经济史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国农业历史学会2016年年会暨广东农史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 谢萍;杨品优;赵飞
农业伦理学的新起点和前沿动态——首届“农业伦理学与生态文明研讨会”综述 李建军;赵冰
一部研究中共农会组织史的厚重之作——评《中国现代农会组织与乡村政治》 孙贵林
2016年 第6期 目录
论传统农业伦理与中华农业文明的关系 王思明;刘启振
早期稻田遗存的类型及其社会相关性 郭立新;郭静云
“农史研究资讯”推介
粟·黍·猪: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形成与发展 赵越云;樊志民
南传佛教与傣族稻作生产 赖毅
西汉时期的水患与人水关系:基于陈持弓事件的初步考察 卜风贤
岳麓秦简涉仓诸律所见秦仓制考述 谢坤
民国分税制与国有土地资源的争夺——以“改灶归民案”为中心 赵赟;付晓伟
南宋砧基籍研究——基于《名公书判清明集》的分析 陆红
英国议会圈地中农民土地权利的补偿 倪正春
1933年《申报》读者关于农村出路问题的论战始末 秦韶华
食物、药物和景物:鱼腥草在传统中国的利用 洪纬
征稿征订启事
学术话语体系和学术共同体: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兼评《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书系 李明;路璐
中国南系岩画中的农业文化及其农业生态环境考释 童永生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矛盾与模式探析 伽红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