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史研究 > 专题研究 > 政治
日俄之战与“大陆政策 --日俄战争历史地位的再认识
作者:刘焕明 责编:

来源:《江南学刊》2008年4期  发布时间:2015-04-08  点击量:712
分享到: 0
 加入收藏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内容提要 从一定意义上讲,日俄战争较之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和亚洲政治格局的影响更为深刻。这场 战争不仅使日本控制了“南满”,限制了俄国东进政策的推行,而且让日本能够以“南满"为基地,将其触角伸向 “北满”和内蒙,并以此为基础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独占“满蒙”,再以“满蒙”为总体战略的准备基地,发动全 面侵略战争,妄想征服全中国。正因为有了日本战胜俄国的结果,日本逐渐扫除了自己的敌对势力,使其“大 陆政策”的推行步步得逞。日俄战争改变了中日俄三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改变了亚洲的政治格局。

关键词   日俄战争“大陆政策”中日关系

日俄战争是日本与俄国争夺中国东北的一场决战, 它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过程中列强冲突与斗 争的集中体现之一,也是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大陆政策” 的直接结果。这一战争不仅改变了日俄在中国和亚洲乃 至世界的地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历 史发展进程。

曰本的“大陆政策”

所谓“大陆政策”,即分步骤称霸世界的扩张计划,是 作为岛国的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至1945年军国主义灭亡时 止,向中国和朝鲜等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梦想称霸亚 洲,征服全世界的侵略总方针。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以 征服朝鲜为其‘利益线的焦点”,进而吞并中国的东北、台 湾和澎湖列岛等地。其侵略顺序是中国台湾、朝鲜、中国 东北和蒙古、中国全境、亚洲及世界。 (一)“大陆政策”形成的历史条件 1 .“大陆政策”形成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日本的“大陆政策”并非是从日本近代开始的。早在 丰臣秀吉(1536~ 1598〉初步统一日本后,就曾于1592年、 1597年两度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德川幕府末期则出现 了"海外雄飞论”,这是当时日本儒学家、国学家和洋学家 从不同角度集中论述的对外扩张主义思想,矛头直指朝

鲜和中国,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本多利明、佐藤信渊和吉田

松阴等。

“海外雄飞论”是日本“大陆政策”的思想渊源。佐藤 信渊是幕末的扩张主义者,他认为日本为大地最初形成 之国,是世界万国之根本;全世界都是日本的郡县,各国 民众都是日本的子民,以大日本的雄威征服不足挂齿的 蛮夷之邦、称霸世界指日可待。佐藤信渊的军事扩张理 论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基础,基于这种扩张主 义,他进而提出了“中国征服论”,其内容包括征服中国的 必要性、可能性、步骤和手段等。吉田松阴继承和发展了 佐藤的扩张主义思想,并以佐藤的著作为讲义,直接传授 给他的弟子木户孝允、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等人。吉田 松阴的对外侵略论意图具体露骨,不仅要吞并中国和朝 鲜,而且还侵占印度,牵制美、俄。

山县有朋的“保护利益线论”是“大陆政策”的直接理 论基础。1889年12月,山县任首相,次年3月即向阁僚们 提示其《外交政略论》,使阁僚们理解他关于对外政策的 主张,确定日本对外政策。该书的主要内容是:国家独立 自卫之道有二,一曰保卫主权线不容他人侵害;二曰保护 利益线不失我有利地势。何谓主权线?乃疆土是也;何 谓利益线?与邻国接壤并与我之主权安危紧密相关之区 域也。一国不仅拥有主权线,且均有其利益线。独守主权线则为不足,必进而保护利益线以占据有利地势。1890 年12月,山县有朋以日本首相的身份发表了以《外交政略 论》要点为主要内容的施政演说,标志着日本“大陆政策” 的形成。

2."大陆政策”形成的政治条件和军事前提 明治维新后,天皇在政治上成为最高统帅,在宗教上 成为神道教的绝对权威,并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中明确 规定了近代天皇体制。与近代天皇体制的建立同步,日 本走向了军国主义道路。当时日本的教育制度以天皇至 上和武士道精神为主要内容,让人们把天皇当作“神”来 崇拜,把军人训练成为天皇的奴隶,成为日本军国主义镇 压本国人民和向外侵略的驯服工具。“安天命”、“尽忠 孝’、“讲仁义”、“忠于君主”.“报恩、克己,面对死亡而不动 摇’的武士道精禅被日本军国主义所利用,对全国人民进 行奴化教育,以实现其侵略中国和亚洲以及世界的野心。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的军费支出比例在不断上升。 从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日本每年军费支出占 预算的比率由16 5^提高到29 6公开列入预算的军 费数额增加了 233.8%。随着战争步伐加快,军费支出急 剧增长,1890年军费占国家预算的30%,到1892年己占国 家预算的41 %。

3.“大陆政策”形成的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长 足的发展。为了加速资本主义发展,明治政府推行了以 “富国强兵"为目标,通过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速资本 主义原始积累,以国营企业为主导促进资本主义工业化 的‘殖产兴业”政策。1870年12月,日本政府成立工部省, 以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自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出现 了早期产业革命的热潮,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1884 年日本有股份公司2393家,资金总额100951万日元;到 1892年,公司增加到5444家,资金总额达28931 4万日元, 两者都增加了一倍多。

由于全面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日本初步实现了资 本主义工业化。社会产品的逐渐丰富特别是军事工业的 发展,为明治政府制定“大陆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同 时由于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和生产原料的贫乏,无法满足资 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需要,这必然使日本有采取向外扩张的 侵略政策的急剧要求,一场对外侵略的大幕随即拉开。 (二)“大陆政策”的内容和主要特征 日本“大陆政策"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步:首先是 吞并朝鲜、琉球和台湾;其次以朝鲜为跳板侵占中国东北, 进而占领全中国;最后以中国为基地,北进西伯利亚,南进 印度支那半岛及南洋群岛。

日本在推行“大陆政策”时,始终把侵华作为核心内

容,从1874年起一直延伸至1945年。这70年间以1931 年“九·一八”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曰 本于1874年侵犯中国台湾,1879年吞并琉球,又通过发动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割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占据了辽 南,将东北变为其控制的势力范围,为永久占领东北和发 动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后一阶段,日本占领中国东北, 以东北为基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成为“ 二 战”的策源地之一。这一阶段,日本不但侵略、奴役亚洲 各国,还与欧美强国为敌,以期达到独霸东北亚、称雄世 界的目的。

“大陆政策”体现了日本对外政策的狡诈性。在曰本 羽翼尚未丰满之时,其屈从于欧美强国,出卖民族利益, 妥协退让;同时效仿欧美强国,疯狂侵略国力较之更为衰 弱的朝鲜和中国,用从朝中两国掠取的利益补偿其与欧 美强国交往遭受的损失,大搞以屈求伸的所谓“补偿论”。 在矛盾重重、复杂多变的东北亚政局中,日本两面三刀, 反复无常,先与英国订立同盟,利用英美的支持对抗俄 国;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后,日本又与俄国秘密结盟, 调整与德法的关系,反过来与英美对抗;当日本实力壮大 后,为独霸亚洲,其便抛弃奉行多年的“脱亚入欧”论,以 “驱逐白种人统治,解放亚洲各族人民”的“亚洲主义”取 而代之。

“大陆政策”是一个不断扩张的政策。随着实力的增 加,日本的侵略野心不断膨胀。日本先吞并了朝鲜、琉球 和中国台湾,仍不满足,还要独占连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都 不敢独占的中华大地。这也不能满足其贪欲,它还要南 下东南亚,北进西伯利亚,侵略野心超过任何一个帝国主 义国家。

日本“大陆政策”和俄国“远东政策”之间暗中的政治 较量迟早要公开爆发为兵戎相见,日俄战争就是这一矛 盾多年积累的总爆发。双方以军事手段暂时地分配了它 们在东北亚的利益,致使战前嚣张一时的俄国“远东政 策”被迫收敛,而日本“大陆政策’却得到了恶性膨胀。

日俄战前双方争夺“满蒙”的较量

日俄两国对“满蒙”(即中国东北)均垂涎己久。日本 将独占“满蒙”视为推行其“大陆政策”的核心内容,认为 只要有了“满蒙”,便可征服中国称霸亚洲乃至世界。俄 国“远东政策”的目标则旨在控制朝鲜,占有“满洲”,进而 扩张在亚洲的势力,而占有‘满洲”是重中之重。因此,“满 蒙”成为两国必争之地。

(一)独占‘满蒙’是日本推行其“大陆政策”的核心内容

日本对“满蒙”的领土欲与占有欲,可追溯至幕末时代。从幕末的佐藤信渊和吉田松阴的“满洲征服论”,到明治重臣山县有朋和桂太郎的旨在领有朝鲜和“满洲”的 “利益线论”,再到小川又次的“清国征讨策案”等,无不显示日本企图领有“满蒙”的野心。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正是日本的强烈领土欲、占有欲所致。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天皇于宣战诏书中宣称战争 目的为‘信义兴兵,以维护朝鲜独立”,但实际与此大相径庭。当日本陆军进占平壤、海军联合舰队于黄海海战中击溃清北洋舰队时,日本便有了直入“满洲”以偿夙愿之 念。当盖平、牛庄、营口、辽东半岛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时, 山县有朋即向日本天皇奏称:“乘此良机驱兵入山海关附 近,尽全力陷敌首都,可使彼为城下之盟。”1

甲午一战日本海陆皆捷无疑是日本对外扩张的一大 成就。初尝胜利的喜悦使日本举国几至痴狂,夺取辽东 半岛战略要地并由此进一步发展大陆势力,几乎成为日 本朝野的共识。

曰本在野知识分子对“满洲”的侵略言论,以学者福 泽谕吉为代表。他在1894年12月31日发表的《军事商事 必须并重》一文中指出:日本大陆发展政策应采取军事与 经济并进策略,要把黄海、渤海变成为日本内海,旅顺、大 连则应该成为日本称霸亚洲、发展大陆势力的前哨据点。 民间各政党的报纸也纷纷表示对“满洲”的野心,其中对 外强硬派更主张“陆海军不应停止进击,且为永远抑制清 国反抗以及维持东亚和平,清国至少需将东北部枢要之 疆域割予(日本)帝国”,民间自由党人更主张应割取“吉 林、盛京、黑龙江三省及台湾”。2日本官方代表对“满洲” 野心较民间更为强烈,其典型代表人物为时任农商务大 臣兼递信大臣的后藤象二郎。他指出,中日之战是日本 成就维新事业的大好时机,日本亟应借此进行下列的大 陆发展政策:(丨)占领满洲三省以打开向亚洲大陆开拓领 地之端绪。(2)控制朝鲜政权并促成朝鲜内政改革,俾使 朝鲜独立。(3)为对抗俄国西伯利亚铁路之压力,应开通 釜山经义州到大连的朝鲜纵贯铁路,以及由大连经奉天、 吉林以达黑龙江的铁路。(4)必须以实现上述各项政策为 前提,迫使清廷签订城下之盟。3陆军部则强调:“辽东半 岛为我军流血暴骨所攻取者……且该半岛抚朝鲜之背 后,扼北京之咽喉,为国家未来之长计,务必领有之。”4 日本朝野上下的领土要求,终于在甲午战争中成为现实。 日本攫取了辽东半岛是其“大陆政策”的突破性发展,不 仅意味着对大陆帝国的威胁,而且打破了远东国际势力 的均衡,引起了列强特别是俄国的反对和干预。

(二)控制朝鲜.占有‘满洲"是俄国“远东政策’的目标 俄国不仅垂涎旅顺、大连不冻港,更视“满洲”为禁 脔。甲午战争爆发后,俄国即“始终若隐若现僻处舞台一 隅,静观表演者之动作”⑤。迨日本割据辽东,形成对俄

国南侵之势的最大威胁后,1895年4月23日,俄国联合法 德两国,分别向日本外务省提出要求日本从议和条件中 撤回辽东半岛割地条目的备忘录。面对三国干涉,日本 政府于4月24日召开御前会议,研宄对策。终于在5月4 日,决定屈从三国劝告,放弃辽东半岛,并于是年11月8 日与中国签订了《中日辽南条约》,正式放弃辽东半岛,中 国以3千万两白银赎回。

俄国不仅协助清政府赎回辽东,而且以年息4厘贷款 1亿两,以助清政府偿还对日赔款。于是清政府深感俄国 的厚德,视俄国为亲善之邦,甚至有联俄制日的议论。 1896年,李鸿章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除规定中俄对 日军事同盟外,还允许俄国建造由黑龙江经吉林以迄海 参崴的东清铁路。1898年3月,俄国借口德国占据胶州湾 而强占旅顺、大连,清政府不得不将它们租给俄国,并允 许修筑东清铁路南段由哈尔滨至大连的支线。此后,俄 国人乘东清铁路可以长驱而东,也可以顺南满铁路直下 而南,其影响所至,不仅整个“满洲”随时在俄国人势力掌 握之中,而且朝鲜也深受威胁。

(三)日俄为争夺“满蒙’的较量 日本自幕末以来,对俄国就持有疑惧态度,所谓“北 漠黠虏(俄国),窥窬神州(日本),常有图南之志”。1890 年,山县有朋任首相不久,对于俄国势力东渐即深表忧 惧,其在《外交政略论》中提出:“我邦利益之焦点实在朝 鲜,西伯利亚铁路业己进展至中亚细亚,不出数年即将竣 工,由俄都出发十数日即可以饮马黑龙江,吾人不可轻忽 西伯利亚铁路完成之日,即朝鲜多事之时;更不可忘记朝 鲜多事之时,亦即东洋发生变动之机。”6山县有朋呼吁 曰本应以实力排除他国尤其是俄国对日本的威胁,以维 护‘主权线”,扩展“利益线”。《马关条约》签订前夕,他又 奏请天皇扩充军备以发展“大陆政策”,但由于三国干涉, 眼看美梦成为泡影。为了使己得的侵略利益失而复得, 日本以俄国为假想敌,采取了卧薪尝胆、隐忍待发、以求 一逞的策略,为其后日俄战争爆发埋下了伏笔。

曰俄两国为争夺“满洲”的较量,是随着两国势力在 中国东北的消长而逐步升级的。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 起,两国的较量发展到白热化的程度。帝国主义列强为 镇压义和团运动,决定组成八国联军。日本以其地利之 便,积极谋取帝国主义列强的“远东宪兵”地位,以达到 “掌握东洋霸权之端绪”7。据此,日本内阁决定出兵中 国。实际上,日本出兵更具对抗俄国的意图,其所派兵员 达22000人,位居联军之首,显然是针对俄国之举。

1900年7月,俄国借口义和团运动波及“满洲”,有损 于南满铁路工程,便以保护铁路为名,以十几万大军进犯 “满洲”,10月,“满洲”全境沦入俄兵之手。11月9日,驻旅顺俄国海军提督阿历克谢耶夫迫使中方签订《奉天交 地暂且约章》,将‘满洲”完全置于俄国控制之下。1901年 1月,日本外相加藤照会俄国,质问俄国签订该条约的理 由。俄外相兰姆斯道夫以“满洲”问题专属俄清两国为 由,拒绝正式回答。与此同时,清政府拒绝上述约章,并 派驻俄公使杨儒为全权代表与俄国交涉收回“满洲”问 题。俄国竟提出较原约章条件更为苛刻的约稿。按此约 稿,中国名义上收回“满洲”,但俄国仍以“护路队”之名占 据“满洲”,而且不经俄国允许,中国军队和军火不准进入 “满洲”,并允许俄国修筑由东清铁路到北京的铁路线。 俄国占据‘满洲”的野心路人皆知。

日本密切注视中俄谈判的进展,在看到俄国决意占 有‘满洲”的形势后,外相加藤向俄国提出抗议,认为俄国 企图变更“满洲”旧有的状态,必将扰乱中国及韩国所存 在的均势,进而影响各国利益。对加藤的抗议,俄国仍然 以此问题与日本无关为由,拒绝接受。加藤于1901年4 月4日照会俄国驻日公使伊斯伯斯基,反驳与日本无关的 论断,他以往年日本与清缔结条约俄国干涉的理由反过 来诘问俄国。就在加藤提出上述照会的前一天,俄国突 然撤回约稿。俄国之所以如此,一则因清政府拒绝签字, 一则是日本的‘满洲”积极政策所致。正如俄国外相于事 后致其陆、海、藏三相函中所说:日本官方当局,掌握俄国 有关满洲计划之谣传,并且自本年初以来渐倾向于好战。 公开宣称绝不与清国另外缔约吾政府若继续不回音,日本 可能随时在任何地方断然对我开战。”8俄国的“远东政策’ 有所后退。

1902年4月8日,中俄签订了归还“满洲”的条约,约 定将“满洲”统治权和行政权归还清政府。关于“满洲”撤 兵,约定:“(丨)本协约签订6个月间,撤退盛京省西南部至 辽河地方的俄国军队,并将铁路归还中国;(2)在其次的6 个月间,撤退盛京省全部及吉林省的俄国军队;(3)再其后 的6个月间,撤退黑龙江省的俄国军队。”9但第一期撤兵 后,俄国政府不仅把原以1903年4月为期限的第二次撤 兵延期,而且向清政府提出新的要求:(丨)不割让“满洲”; (2)俄国对‘满洲”开港开市的同意权;(3)担当清国北部行 政事务的外国人仅限于俄国人等。10俄国不履行从“满 洲"撤兵的约定,引起了日本政府的严重关注。小村外相 向1903年6月23日召开的御前会议提出了 一篇意见书, 明确指出:俄国占领“满洲”,“毋庸置疑终将发展至危及 帝国之存亡”,在最坏的情况下不惜对俄开战。11御前会 议和内阁会议采纳了小村的意见,战争一触即发。

俄国不履行从“满洲”撤兵的约定,更引起日本军部 的关注。1903年5月29日,陆、海、外三省的要员在东京 聚会,一致认为:“我国如今若不下大决心以战争抑制俄

国之横暴,则我国之前途堪忧,若失去今日之机会,则将 来绝无恢复国运之机。”12 1904年2月4日,日本内阁会议 决定与俄国断交,并于6日将此项决定通知俄国政府。2 月8日,日本海军攻击旅顺俄国军舰,9日炮击了仁川海 面的俄国军舰。2月10日,日本正式向俄国宣战。

日俄战争对日本“大陆政策’的影响

日俄在东北的厮杀,粗暴地践踏了中国的神圣领土 与主权。战前日本逼迫中国中立,划出战区;战后日俄签 订立《朴茨茅斯条约》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其有十之九的 内容涉及中国,最为严重者是规定中国将旅顺、大连湾及 附近领土、领水租借给日本,长春至旅顺口之铁路让予日 本。鉴于中国因战争遭受巨大损失,中国要求日俄两国 赔偿,日本却以中国中立、提供战场为口实,不予赔款,这 明显地暴露了日本的侵略本质。

(一)日本的胜利开辟了走向独占“满蒙”和发动全面 侵华战争的道路

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利、俄国失败而告终。1905年8月 10曰,日俄两国代表在美国朴茨茅斯举行媾和会议,双方 经过反复讨价还价,终于在9月5日正式签订了《朴茨茅 斯条约》》。其主要内容,除俄国承认日本对韩国的指导、 保护、监理权利,双方自满洲撤兵,俄国将库页岛50度以 南之半部让与日本以及俄国允许日本在俄领沿海洲的渔 业权外,在有关“满洲”的善后处置中日本所获得的权利 主要有:(1)旅大租借地;(2)南满铁路的独占权和安奉、吉 长、新奉铁路的经营权;(3)森林采伐和矿山开采以及电信 经营权;(4)开埠通商权。这充分表明,日本己成功地将 “南满”变成其势力范围,为进一步推行“大陆政策”,独占 “满蒙”进而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实现总体战略,建立了 重要的战略基地。因此可以说,日俄战争及其结果是日 本得以进一步推行“大陆政策”的新里程碑。日俄战争 后,日本军国主义得以顺利地推进“大陆政策”且步步得 逞的事实,足以说明日俄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日俄战争后,日本对“南满”实行严格的军政统治以 巩固、扩大侵略的根据地。而俄国虽然战败,但仍控制 “北满”和内蒙大部地区。日本为了独占“满蒙”必须进一 步削弱俄国,乃至最终扫除推行“大陆政策”的主要障碍; 俄国为了保存其在“满蒙’的既得利益也不得不与日本暂 时妥协。于是两国先后3次缔结协约,瓜分“满蒙”,确定 各自的势力范围。其结果是日本成为大赢家,为最终独 占”满蒙”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 “满蒙”的特殊地位和势力范围,日本又乘“ 一战”和袁世 凯称帝之机迫使北洋政府于1915年5月25日签订了《关 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该条约规定: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和南满,安奉铁路经营期限均延长至99年; 日本人可在南满任意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或租地建厂 和经营农业等;可在内蒙古东部合办农业及附属工业 ……从此日本军国主义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各方面 全面渗入‘南满”和内蒙东部,为独占“满蒙”奠定了坚实 基础。

随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势力逐步扩大, 其独占“满蒙”的欲望更加强烈。“ 一战”后,基于总体战 略准备,日本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满洲领有计划”和“满蒙 积极政策”,并付诸实施。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伪 满洲国的成立,既标志着日本“大陆政策”的主要目标的 实现,也意味着俄国在“满蒙”地位的自然消失。伪满洲 国成立后,日本侵略者遂即将中国东北变为发动全面侵 华战争的总体战略基地。1937年7月,日本之所以敢于 发动“卢沟桥事变”,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因为有了这个 战略基地。

日本“大陆政策”的核心或者说最重要的侵略目标是 “满蒙”,而“征服满蒙”首在据有“满蒙”的咽喉旅大,甲午 战争使日本轻易获得旅大却又失去,是日俄战争才使日 本失而复得。因此可以说,日俄战争开启了日本最终独占‘满蒙”的端绪,“满蒙”落入日本之手,才使其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可能。可见,日俄战争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结束了俄国侵略“满蒙”的历史。

(二)日俄战争的胜利为日本深入推进“大陆政策”准备了条件

日俄战争的胜利使日本的“大陆政策”进一步付诸实 施,也促成了日本的重大变化,为以后深入推进“大陆政 策’准备了条件。

一方面,日俄战争促使日本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 渡,为‘大陆政策”的进一步推行提供了经济基础。日本 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使资本家大发战争横财。同时,对 中国东北和朝鲜控制权的争取和巩固,有利于日本掠夺 自然资源,进行资本输出。日俄战争后,日本的主要工业 部门实现了由纺织、面粉、造纸等轻工业向电子、煤炭、化 工等重工业的转化,到“ 一战”前夕,在机车、铁轨、船舶等 方面均能实现自给。在经历了中日、日俄两次战争以后, 日本由原来那种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工业化模式逐渐转 变为以国内固定资本形成(其中又主要侧重于军事工业) 和国外市场为引导力的自上而下的工业化模式。在资本 和生产集中及垄断加强的过程中,三井、三菱、安田、住友 四大财阀加强了对产业部门的控制,从而确立了对整个 工商金融业的统治地位。日俄战争后日本形成了以财阀 为中心的垄断资本,由此日本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 主义阶段,彻底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帝国主义经济形态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为“大陆政策”的进一步推行提供了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日俄战争促使日本国民意识发生了变化, 为“大陆政策”的进一步推行提供了思想基础。日俄战争 是日本继甲午战争之后,又一次取得的对外作战的胜利。 尤为重要的是,日俄战争中日本的对手己不再是积贫积 弱的清政府,而是老牌的欧洲强国一沙皇俄国,使得这 一胜利具有特殊的意义。战争的胜利激发了日本的扩张 野心,整个国家和民族变得更加有恃无恐,开始有意识地 加强国内的军国主义体制。日俄战争后,日本统治阶级 宣扬“日本民族优越论”,煽动民族自大情绪,蔑视亚洲其 他国家和人民,自认为应该成为支配亚洲其他民族的盟 主;又宣扬所谓的“外压论”,即在国际上,日本民族受到 了外国的压迫,利益受到了损害。这些都加深了国民对 外排斥和敌对的意识,为对外侵略战争提供了“正当”理 由,驱使国民支持战争,充当战争的牺牲品。

日俄战争是20世纪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在国际政治史、军事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改变了远 东地区的力量对比,给20世纪初的国际秩序带来巨大变化。日本经此一役,整个民族的自信心和军国主义热情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其“独占中国”的妄想愈加膨胀。 从这场战争开始,日本进一步将“大陆政策”付诸实施,在中国东北的南部立足进而逐步往前推进,一步步走上了侵略中国和亚洲的不归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俄战争虽然己经过去一百多年,但是历史的教训极为深刻,中国只有繁荣富强,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1·6·山县有朋:《征清作战々失卞為上奏》,载大山梓《山县有朋 意见书》,原书房1966年版第159、55页。

2·4·5陆奥宗光:《蹇蹇录》,岩波书店1983年版,第201. 183 ~ 184.77 页。

3·8转引自陈丰祥《近代日本的大陆政策》,台北金禾出版社 1992年版,第75 , 97页。

7德富猪一郎:《公爵桂太郎傲干卷,原书房1967年版,第894页。

9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文书》第35卷,外务省、日本外交文 书颁布会.日本国际连合协会1953年版,第229页。

10·11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文书》第36卷第2册,外务省、日本 夕卜交文书颁布会.日本国际连合协会1953年版,第79~ 80、1 ~4页。

12角田顺:满洲问题与国防方针》,原书房1967年版第159页。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