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闻名。由于历史上长期演变、逐渐积累,清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下游平原地区溢、决、徙次数超越前代。据统计,清代268年黄河溢、决、徙总数达480次,占到自夏代以来四千余年总次数的几近三分之一(郑肇经《中国水利史》)。更为严重的是,其灾患不仅祸及当时,还影响到现当代。
一、清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趋向
(一)气候趋于寒冷干旱
在气象史上,明清两代是全新世(地质年代名称,从11700年前开始至今)以来最为干冷的一个时期,被称为“明清小冰期”。特别是清初之17世纪后半叶与清后期19世纪后半叶两段,处于明清寒冷期的变冷时期,异常气象频发。其主要表现为:特大冰雪出现较多,常造成寒冻灾害;旱灾的发生频率有所增加,灾情有所扩大。这些灾害在黄河流域尤为严重。
(二)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黄河上、中游地区有河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等多种类型地貌。自康熙朝起,由于政权趋于稳定与人口不断增长,清廷曾大力劝谕地方官员督导农民垦种荒地,甚至放垦内蒙古地区的草原牧场发展农业生产。在河谷平原、山前洪积与冲积扇及一部分草原区域,由于地势较平坦,又与渠灌、井灌等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相结合,其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与改善。有的区域遂由半干旱、干旱草原甚至荒漠生态环境,变为灌溉农业与绿洲生态环境。但在更为广大的丘陵、山地与高原地区,尽管在山西、陕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也开始在丘陵山坡上修建水平梯田,在沟谷里筑土坝淤泥造地,但数量不多;大多仍是种植坡地或旱地,不仅产量低而不稳,还易受风力与水力侵蚀,加重土地沙化与水土流失,实际上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
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尽管经过精耕细作与兴修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一定保护,但因黄河、淮河水系频繁发生洪涝灾害与改道变迁,也造成河道摆动所经地区土壤沙化与盐碱化,使当地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而且这一趋向呈愈演愈烈之势。
(三)森林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经过长期垦殖与砍伐,黄河上、中游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上,山区、丘陵的森林已大为缩减,但清初仍有一定数量的天然次生林保存下来。但到清中后期,这些森林又继续遭到砍伐破坏。
黄河下游平原作为老的农业生产区域,到清初,天然植被早已砍伐殆尽,只在山丘上保留有少量天然次生林。但到清中后期,由于人口急剧增加,以及烧炭、矿冶、建筑等对林木的大量需求,也继续遭到砍伐。至清末,大多数浅山已全无森林。
(四)河湖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向明显
由于人为垦种,特别是清中后期滥伐滥垦愈加严重,黄河上、中游森林、草原遭到摧毁性破坏,从而大大加剧了水土流失,沟壑加深变长、密度加大,河流水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湖泊也呈继续萎缩消失的趋势。如内蒙古鄂托克旗境内红柳河上游处,西汉之奢延泽(唐称长泽,清称通哈拉克泊),原是与红柳河相互灌注的外流淡水湖,后因河流泥沙填淤,逐渐缩小。至清代,由于红柳河河道下切,彼此不再连通,遂变成内陆咸水湖,清末又进一步缩小,分裂为几个小湖。
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干流在今河南滑县李固渡因人工决堤改向东南流,入泗水,又夺淮河下游河道注入黄海。之后泥沙淤垫,河床日高,多次溃决,也发生过小的改道。在清咸丰五年(1855),终于发生历史上黄河下游干流河道的第六次大改道,改变了七百余年间的运行态势,在河南开封府兰阳县(今兰考)铜瓦厢改向东北行,沿大清河注入渤海。这就使得黄河、淮河以及京杭大运河等河流水系结构重组,也使它们的水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对今豫东南、皖北、苏北地区而言,除地面遗留下一条废黄河、且许多干涸的河道成为风沙源外,还对鲁西南与苏北间的南四湖(昭阳湖、微山湖、南阳湖、独山湖)与今皖北、苏北间的洪泽湖的扩缩造成很大影响。
(五)沙尘暴发生频度和沙地面积不断增加
黄河上中游之甘肃宁夏府(今宁夏北部)、西宁府(今青海西宁)与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等地,本就干旱多风,植被稀疏,每遇大风即形成沙尘天气甚至沙尘暴。至清代,甚至关中平原、陇东及陕北的黄土高原也常发生沙尘天气。
清代黄河上、中游沙地扩展规模也较前代增大。如伊克昭盟境内之库布齐沙地与毛乌素沙地,清初仍呈断续分布,其间河滨、湖岸与低平滩地多为草原、牧场。但自康熙三十六年(1697)放垦后,随着农田扩大,草场缩小,在粗放耕作下,沙地迅速增加。毛乌素沙地南部扩展更为明显,到清后期,陕北、宁夏一带黄河以东地区也开始沙化。此外,宁夏府黄河以西邻近腾格里沙漠的一些地区,至清后期,沙漠甚至侵入黄河,大大增加了河流粗颗粒泥沙的含量。
由于长期泛滥淤积,黄河下游干流两岸本多沙土,遇有大风,也常见“扬沙”、“风霾”、“昼晦”等沙尘天气。至铜瓦厢改道后,黄河故道更提供了丰富的沙源,河南东南部与安徽北部“废黄河”地区,也形成了一些沙荒地。
(六)海滨生态环境变化较大
在清前中期,黄河每年均挟带十多亿吨泥沙进入下游,除一部分沉积于河床外,尚有相当数量输入河口。这使苏北海岸线外伸,河口以北云台山地区(今属连云港)一些海峡淤成陆地。咸丰五年黄河改道后,废黄河河口以北海岸以侵蚀为主,海岸线内缩,而以南之海岸仍呈现继续淤长的态势。
在咸丰五年以前,山东渤海沿岸各小河夹带的泥沙量不多,海岸线变化不大。黄河注入渤海后,莱州湾一带海岸线因巨量泥沙充填而明显向外推移。到了清后期,鲁北渤海海滨地区海岸线迅速向外推展,形成大面积新淤土地,农田垦辟渐广,人口大量增加,村落城邑日益稠密。这样,时常发生的海溢与风暴潮便造成严重灾害,甚至超过了苏北黄海海滨地区。其中以莱州湾沿岸之利津、沾化、寿光、昌邑等县最为严重。不仅损伤舟船,毁坏房舍,还溺杀人畜,漂没田禾。一些地方,海潮内侵达百余里,大片农田因海水浸渍而成为盐碱地,难以耕作。
二、清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对当代的影响
其一,黄河下游洪涝灾害仍经常发生,干流改道的威胁依然存在
据统计,1950至1990年黄河流域洪灾历年皆有,其中1958、1963、1981、1982、1988年曾出现特大洪灾。更为严重的是,自咸丰五年黄河注入渤海后,又历21年,至光绪二年(1876)在新形成干道两岸建成大堤,使此段河道基本固定,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遂在新河道中沉积。目前下游河道堤内滩地普遍高出堤外地面4-5米,甚至在10米以上,并且还在继续淤高,形成地上悬河。长河高悬,河患堪忧,黄河改道威胁依然存在,应该亟谋良策,加以应对。
其二,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与风沙侵袭形势依然严峻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加上暴雨猛烈,原本就存在水土流失,经过历代开荒愈发严重。到近现代,黄土高原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平均年侵蚀模数达每平方公里1万吨,重者更达3万吨;每年通过黄河干流与支流输往下游的泥沙平均达16亿吨之巨,最高曾达到22亿吨。这不仅导致了黄土高原本身多灾贫瘠,也成为黄河下游河道易淤、易溢、易徙之祸根。此外,黄河中上游地区风沙侵袭问题历时已久,清代则更为严重。我们虽长期开展治理沙漠工作,但沙漠扩大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遏止。
其三,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突显
黄河中上游水源供给地,大多处在半湿润、半干旱乃至干旱地带,在我国各大河流中,年径流量本就偏小。当今黄河的流域面积虽占到全国总土地面积的8%,但其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只占全国江河径流总量的2.2%。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黄河源头高山冰川减少,地表水资源量比20年前已减少17%。另一方面,清代黄河流域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总体上较前代更为恶化;而现在人口继续增长,工农业与服务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水资源消耗量也更为增加。据调研计算,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度已高达60%,远超国际公认的40%警戒线,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三十多年来,黄河下游河道缺水断流现象日趋严重,水资源匮乏成为制约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作者简介
朱士光,1939年生,湖北武汉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著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