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汇编 > 清史论著索引 > 人物研究论著索引
李鸿章研究论著索引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期刊杂志

赵政一:“从《上李鸿章书》看孙中山的改良思想与改良派的区别”,《黑龙江史志》05期,2009年。

易振龙:“李鸿章的外交策略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李鸿章的为官之道”,《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年,01期。

王龙:“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差距”,《领导文萃》,2009年,04期。

孙郁:“李鸿章旧影”,《前线》,2009年,01期。

陈社生:“李鸿章外交轶事”,《领导文萃》,2009年,09期。

倪玉平:“李鸿章与晚清两淮盐政改革”,《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王光汉:“梁启超眼中的李鸿章”,《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王其勇:“论甲午战前李鸿章寻求英国斡旋的努力”,《沧桑》,2009年,01期。

易振龙,“论李鸿章“以夷制夷”外交策略”,《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危机外交李鸿章抬棺出访”,《领导文萃》,2009年,02期。

陈劲松,“中国实践近代化第一人李鸿章”,《江淮文史》,2009年,01期。

童本道,“《李鸿章全集》的史料价值”,《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3期。

戴逸,“《李鸿章全集》序言”,《清史研究》,2008年,01期。

张大龙,“背负汉奸骂名的李鸿章”,《文史天地》,2008年,11期。

张振迎,“从1871年中日立约看李鸿章的早期外交思想”,《沧桑》,2008年,06期。

阎延文,“从吴三桂到李鸿章  精神产品应如何问责?”,《国学》,2008年,12期。

杨全顺,“从洋务新政看李鸿章其人”,《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刘申宁,“关于李鸿章家书之真伪”,《书城》,2008年,10期。

安利生,“近代洋务运动的先驱者李鸿章”,《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宋凤英,“李鸿章的美国之行”,《文史天地》,2008年,11期。

雷颐,“李鸿章的为官原则与自保”,《人民论坛》,2008年,24期。

帅艳华,“李鸿章的英国之行”,《文史天地》,2008年,11期。

雷颐,“李鸿章何以东山再起”,《领导文萃》,2008年,07期。

许知为,“李鸿章家族在芜湖轶事琐闻()”,《江淮文史》,2008年,02期。

许知为,“李鸿章家族在芜湖轶事琐闻()”,《江淮文史》,2008年,03期。

谢世诚,“李鸿章晚年思想探析”,《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戚海莹,“李鸿章与北洋海军的创建”,《东岳论丛》,2008年,06期。

杨佑茂,“李鸿章与莲池书院”,《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聂好春,“李鸿章与唐廷枢关系述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吴昭谦,“李鸿章与吴汝纶的师友情缘”,《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李芳,“李鸿章遭讽”,《政府法制》,2008年,13期。

王光汉,“李鸿章自安徽入都诗笺传”,《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郑捷,“论李鸿章幕府及中法战争时期薛福成外交策略与理念”,《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来阳平,“签条约,李鸿章血溅马关城”,《文史天地》,2008年,01期。

徐美君,“浅析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华商》,2008年,15期。

舒锐,“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中的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陈明爱,“浅析李鸿章外交思想”,《传承》,2008年,16期。

李兵,“试论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晚年李鸿章的环球考察”,《商业文化》,2008年,04期。

“晚清曾国藩与李鸿章”,《西部广播电视》,2008年,03期。

翁飞,“新编《李鸿章全集》的学术价值”,《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王汝丰,“新编《李鸿章全集》评介”,《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3期。

张鸣,“徐世昌比李鸿章还会做官的人”,《人民论坛》,2008年,06期。

聂好春,“知人善任近代企业经营与管理——以李鸿章与唐廷枢为中心的探讨”,《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吴宝晓,“19世纪的地方政府与荒政——兼论李鸿章在直隶的赈灾活动”,《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刘晓娟,“从李鸿章对西学的态度看“中体西用”的实践”,《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朱婧,“甲午战前李鸿章与日本的外交之比较”,《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周新凤,“李鸿章、曾国荃、李瀚章手札六通”,《文献》,2007年,01期。

王建辉,“李鸿章、张之洞洋务事业比较研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杨波峰,“李鸿章保护华工思想实践”,《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端木赐香,“李鸿章的傲慢”,《领导文萃》,2007年,02期。

李伟,“李鸿章对洋务运动的影响”,《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3期。

刘振修,“李鸿章官场生活秘事”,《文史博览》,2007年,11期。

山夫,“李鸿章和他的军工情结”,《中国军转民》,2007年,12期。

“李鸿章狂流中的悲情者”,《国学》,2007年,10期。

郑勇,“李鸿章取代曾国藩之迷”,《文史天地》,2007年,05期。

杨万翔,“李鸿章与戈登”,《刊授党校(学习特刊)》,2007年,10期。

“李鸿章与克虏伯”,《经营者》,2007年,19期。

倪玉平,“李鸿章与晚清漕粮海运”,《安徽史学》,2007年,01期。

李建权,“李鸿章与晚清对日外交”,《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周建明,“李鸿章与中德军火贸易”,《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4期。

苏新有,“李鸿章与中国军事近代化”,《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戚其章,“李鸿章与中日琉球交涉”,《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03期。

张业顶,“论李鸿章的“自强”思想及其实践”,《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卢伯炜,“论刘坤一与李鸿章争夺轮船招商局”,《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林龙,“暮色昏蔼映夕阳2——论李鸿章的海防战略”,《舰载武器》,2007年,10期。

叶伟敏,“浅析1871年李鸿章、曾国藩对中日缔约意见之异同”,《史学集刊》,2007年,05期。

贾熟村,“试论李鸿章的用人理念”,《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贾熟村,“太平天国时期的李鸿章家族”,《安徽史学》,2007年,03期。

吴寿兵,“新编《李鸿章全集》的编辑特色”,《出版广角》,2007年,11期。

赵昂,“新编《李鸿章全集》隆重出版”,《中国出版》,2007年,09期。

雷颐,“从“联为外援”到“永久大患”——李鸿章对日观演变浅论”,《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03期。

闫旺,“从李鸿章滥用老乡谈起”,《人民论坛》,2006年,20期。

胡为雄,“从袁昶、许景澄谏死想及李鸿章“卖国””,《文史天地》,2006年,07期。

侯长生,“范当世与李鸿章”,《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12期。

吴宝晓,“关于中法战争时期李鸿章违旨问题考辨”,《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俞欣,“李鸿章中国拍X光片第一人”,《北京档案》,2006年,02期。

马若龙,“李鸿章的错是时代的错”,《学习月刊》,2006年,17期。

商子雍,“李鸿章的新闻观”,《同舟共进》,2006年,04期。

孙玉祥,“李鸿章的真话假话”,《文史天地》,2006年,06期。

王清原,“李鸿章函稿”,《图书馆学刊》,2006年,06期。

郑曦原,“李鸿章接受专访实录”,《刊授党校(学习特刊)》,2006年,10期。

齐克省,“李鸿章开放思想之探微”,《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雷源轼,“李鸿章巧治黑钱庄”,《金融经济》,2006年,11期。

陈立生,“李鸿章与“黄孩子””,《新闻爱好者》,2006年,08期。

傅德元,“李鸿章与保定淮军昭忠祠公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张静,“李鸿章与北洋“官系”网的形成和发展”,《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谢世诚,“李鸿章与朝鲜”,《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傅德元,“李鸿章与淮军昭忠祠”,《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王瑛,“李鸿章与琉球宗主权的丧失”,《云梦学刊》,2006年,01期。

谢世诚,“李鸿章与清末华工问题”,《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赵红,“李鸿章与山东海防建设”,《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王瑛,“李鸿章宗藩思想简析”,《文史博览》,2006年,08期。

林治波,“历史上的李鸿章”,《人民论坛》,2006年,20期。

韩小林,“论李鸿章的日本观”,《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张秀娟,“论李鸿章海防建设思想”,《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沈燕清,“秘鲁华工交涉中的李鸿章”,《八桂侨刊》,2006年,02期。

许道才,“试析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处理越南问题所表现出的藩属思想”,《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陈铁军,“晚清幕府的特点及历史影响——试以曾国藩、李鸿章幕府为例”,《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6年,01期。

黄亮,“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略论李鸿章的人才观”,《中国人才》,2006年,11期。

雷颐,“在“公理”与“实力”之间——以李鸿章处理“秘鲁华工案”和英国“马嘉理案”为例”,《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向继东,““裱糊匠”李鸿章”,《炎黄春秋》,2005年,11期。

向继东,““裱糊匠”李鸿章这个人”,《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5年,11期。

雷颐,““涉外”成功不等于“外交”成功——李鸿章早期涉外、外交活动刍议”,《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3期。

雷颐,““中国兵权不可假与外人”——曾国藩、李鸿章与“阿思本舰队””,《世界知识》,2005年,22期。

三更罗,“1896年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实录”,《小康》,2005年,09期。

孟庆鹏,“从《上李鸿章书》到《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团结》,2005年,01期。

宋路霞,“段祺瑞家族与李鸿章家族的陈年往事”,《档案春秋》,2005年,07期。

关威,“对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雷颐,“借师助剿奕诉、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态度”,《世界知识》,2005年,21期。

翁飞,“李鸿章、吴汝纶和巢湖淮军昭忠祠”,《江淮文史》,2005年,05期。

李扬帆,“李鸿章夹缝中的“现代意识””,《世界知识》,2005年,23期。

贾庆军,“李鸿章的"排场"”,《书屋》,2005年,05期。

黄俊华,“李鸿章的国际法意识与琉球宗主权的丧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方伟君,“李鸿章的海防思想和实践”,《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宋路霞,“李鸿章的勋章和宝剑”,《档案春秋》,2005年,02期。

于稳立,“李鸿章的议和问题评析”,《理论界》,2005年,11期。

谢作拳,“李鸿章等致孙衣言手札浅释”,《收藏家》,2005年,05期。

张炜,“李鸿章功与罪”,《文史春秋》,2005年,01期。

王卫国,“李鸿章喝洋酒”,《文史博览》,2005年,03期。

雷颐,“李鸿章何以从湘军中“自立门户””,《文史博览》,2005年,23期。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的豪门联姻”,《世纪》,2005年,03期。

雷颐,“李鸿章驾驭洋兵的手段”,《炎黄春秋》,2005年,07期。

韩栽茂,“李鸿章与克虏伯的历史情缘”,《出版参考》,2005年,17期。

谢世诚,“李鸿章与晚清吏治”,《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阎建宁,“历史夹缝中的艰难选择——也评李鸿章的“洋务”思想”,《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翁飞,“刘铭传与李鸿章的历史渊源”,《江淮文史》,2005年,01期。

刘基玫,“论曾国藩、李鸿章与中国军事近代化”,《船山学刊》,2005年,01期。

雷颐,“上海协防李鸿章“自立门户””,《世界知识》,2005年,20期。

郑春奎,“试论李鸿章的求富思想”,《理论学刊》,2005年,11期。

黄宇蓝,“试论日本对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方伟君,“试析李鸿章的经济现代化思想”,《社科纵横》,2005年,04期。

方伟君,“试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和活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雷颐,“在“理”与“力”之间——李鸿章与“秘鲁华工案”和英国“马嘉理案””,《寻根》,2005年,06期。

关威,“中法战争前李鸿章与宝海、脱利古谈判述论”,《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杨全顺,“从中国近代化看李鸿章其人”,《江淮论坛》,2004年,03期。

程如峰,“读李鸿章《重修包孝肃祠记》”,《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贾庆军,“李鸿章的“经验介绍”和沙俄朝臣的“啥事没有””,《博览群书》,2004年,06期。

张晓丽,“李鸿章的科技思想及实践初探”,《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王显成,“李鸿章督直期间的抗灾救灾实践及其教训”,《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戴仕军,“李鸿章督直期间对直隶河流的治理”,《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

林国亮,“李鸿章对朝政策与《朝美条约》的签订”,《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李晓艳,“李鸿章对我国近代新式学堂建立和发展的贡献”,《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杨全顺,“李鸿章和局思想与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李鸿章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招商周刊》,2004年,25期。

廖宗麟,“李鸿章如何镇压江浙太平军”,《河池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曾凡安,“李鸿章戏曲活动考论”,《艺术百家》,2004年,01期。

刘路生,“李鸿章遗片保荐袁世凯说质疑”,《史学月刊》,2004年,11期。

沈晓夫,“李鸿章与俾斯麦的缘分”,《文史天地》,2004年,01期。

方英,“李鸿章与刘郇膏之交往及关系考察”,《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汪寿松,“李鸿章与天津近代工业企业的创办”,《天津经济》,2004年,04期。

权赫秀,“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往来书信考”,《浙江学刊》,2004年,03期。

李欣霏,“李鸿章在《辛丑条约》谈判前滞留在沪原因初探”,《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贾庆军,“李鸿章在俄国介绍经验”,《小康》,2004年,08期。

于稳立,“李鸿章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谷峰,“李鸿章真的没有卖国吗?——与韩春玲老师探讨”,《历史教学》,2004年,04期。

乐朋,“李鸿章之昧”,《文史天地》,2004年,04期。

李砂砂,“略论李鸿章的教育思想”,《阴山学刊》,2004年,05期。

尹铁,“略论李鸿章的借债筑路思想”,《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沈瑞英,“略论李鸿章幕府的历史特色与作用”,《秘书》,2004年,02期。

张波,“论李鸿章的“补天”思想和洋务运动”,《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周建荣,“论李鸿章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李志茗,“论李鸿章幕府特色”,《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王拓,“我所知道的李鸿章后人李家瓛”,《钟山风雨》,2004年,06期。

哈尔宜,“也为李鸿章褒上一笔”,《江淮文史》,2004年,01期。

汪炜,“一代重臣的最后归宿——李鸿章享堂侧记”,《江淮文史》,2004年,03期。

程红,“《曾国荃致李鸿章函》探析”,《学术界》,2003年,05期。

王健,“《走向共和》是否美化了李鸿章”,《领导科学》,2003年,13期。

王树增,“百年前的李鸿章”,《政府法制》,2003年,12期。

戚其章,“北洋海军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读王家俭《李鸿章与北洋舰队》”,《学术研究》,2003年,01期。

陆亨俊,“从李鸿章谈到中国近代史”,《炎黄春秋》,2003年,08期。

郑春奎,“简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邱龙,“李鸿章“振兴商务”经济思想初探”,《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孙振军,“李鸿章的“国情观”和“新闻观””,《书屋》,2003年,10期。

吴小龙,“李鸿章的悲剧”,《中关村》,2003年,03期。

翁飞,“李鸿章的形象有点矫枉过正”,《理论参考》,2003年,06期。

王铭珍,“李鸿章的一项失误”,《浙江消防》,2003年,05期。

陈雪平,“李鸿章对戊戌维新态度的转变”,《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杨全顺,“李鸿章和局思想与甲午中国战败”,《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周辉湘,“李鸿章和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建设论略”,《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乔还田,“李鸿章其人其事”,《人民论坛》,2003年,08期。

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期。

路芳,“李鸿章与名士郭嵩焘”,《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卢伯炜,“李鸿章与上海资本家”,《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刘昊,“李鸿章与中巴《和好通商条约》的签订”,《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李志松,“李鸿章与中国军队近代化”,《华夏文化》,2003年,02期。

周辉湘,“李鸿章与中国铁路业的开创”,《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丹祖,“李鸿章在近代史上究竟占什么位置?”,《源流》,2003年,07期。

沈和江,“李鸿章早期“自我兴办”铁路思想的形成”,《历史教学》,2003年,11期。

史革新,“两个不同形象的李鸿章不容混淆”,《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06期。

马忠文,“旅大租借交涉中李鸿章、张荫桓的“受贿”问题”,《学术界》,2003年,02期。

郑春奎,“论李鸿章修筑铁路的思想”,《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吴绩新,“论李鸿章与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以李鸿章与清末铁路建设为例”,《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贾永生,“岂能过分美化李鸿章”,《领导科学》,2003年,13期。

刘研,“生前四十载纵横捭阖  身后一百年功过评说——浅评李鸿章”,《呼兰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肖夏,“是非功过李鸿章”,《春秋》,2003年,01期。

裴章传,“晚清重臣李鸿章”,《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严实,“为什么要为李鸿章洒下热泪?”,《报刊之友》,2003年,03期。

欧阳跃峰,“也谈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理论问题——以李鸿章的外交活动为例”,《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3期。

刘铁君,“由误国至卖国——李鸿章的思想行为发展轨迹”,《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邹礼洪,“早期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李鸿章《黄河大治办法》与卢法尔《办河新法》评析”,《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张桂素,“《李鸿章为已革侍讲学士张佩纶剖辨奏折》浅析”,《历史档案》,2002年,01期。

翁飞,“《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八《李鸿章》校勘说明”,《清史研究》,2002年,01期。

林璧属,“从李鸿章外交行为的功过认定看历史人物评价的普遍性法则”,《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李志茗,“规模·能量·影响——李鸿章幕府与曾国藩幕府之比较”,《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匡小烨,“毁誉参半  李鸿章”,《学习月刊》,2002年,11期。

郑刚,“近十年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余杰,“李鸿章被丑化的先驱”,《学习月刊》,2002年,06期。

王显成,“李鸿章的河务实践及其历史教训”,《江淮论坛》,2002年,04期。

严亚明,“李鸿章的实学观与早期现代化意识”,《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张海华,“李鸿章海防思想试析”,《军事历史》,2002年,05期。

王庆红,“李鸿章联俄外交思想的形成”,《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牧惠,“李鸿章名言补正”,《检察风云》,2002年,15期。

胡代聪,“李鸿章外交思想综论”,《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周典恩,“李鸿章与“球案””,《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

李丽萍,“李鸿章与《马关条约》”,《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郭静洲,“李鸿章与北京安徽会馆”,《江淮文史》,2002年,03期。

贾熟村,“李鸿章与郭嵩焘的友谊”,《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关威,“李鸿章与中法战争论析”,《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王树增,“李鸿章之死”,《领导文萃》,2002年,03期。

马陵合,“论甲午前借债筑路的开启及其困境——兼评李鸿章的铁路外债观”,《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马陵合,“幕府群体:人物研究的新视点——评欧阳跃峰教授的《李鸿章幕府》”,《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戴健,“权倾一世留褒贬——解读李鸿章棺盖百年待定评”,《武汉文史资料》,2002年,02期。

一言,“曾国藩不该称李鸿章“门生””,《咬文嚼字》,2002年,11期。

关威,“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对外交涉述论”,《历史教学》,2002年,06期。

魏均,“中国近代化的开路先锋──李鸿章”,《人文杂志》,2002年,02期。

刘存宽,“1896年李鸿章使俄路线考”,《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关威,“甲申事变与李鸿章、伊藤关于朝鲜的交涉”,《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黄萍华,“举办洋务的李鸿章”,《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干祖望,“李鸿章的幼稚病”,《江苏中医》,2001年,11期。

张建华,“李鸿章和维特经济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北方论丛》,2001年,05期。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洋务发家”,《中国企业家》,2001年,08期。

陈春舫,“李鸿章书写的招牌”,《上海商业》,2001年,05期。

尹小红,“李鸿章与朝鲜问题”,《宿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李传斌,“李鸿章与近代西医”,《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杨旻旻,“李鸿章与洋务时期的留学教育”,《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胡景华,“李鸿章与洋务运动”,《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关威,“李鸿章与中法战争”,《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敖兰其其格,“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梁龙,“李鸿章与中国近代早期留学运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关威,“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的几个问题辨析”,《历史档案》,2001年,03期。

韩文琦,“论李鸿章海军发展战略”,《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严亚明,“试析李鸿章洋务实践活动中的民族意识”,《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李天真,“特色建筑  “李鸿章祠””,《建筑》,2001年,08期。

王晓岷,“有感于夹缝中的李鸿章故居”,《当代建设》,2001年,01期。

关威,“中法战争李鸿章、脱利古谈判述论”,《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5期。

关威,“中法战争中李鸿章的外交活动”,《清史研究》,2001年,01期。

罗肇前,“比较李鸿章、张之洞“官督商办”之异同”,《社会科学》,2000年,12期。

章育良,“差异:曾国藩与李鸿章”,《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董丛林,“关于李鸿章家书的真伪辨析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君言,“国耻不可忘  国强是根本——有感于李鸿章签署屈辱的《马关条约》”,《世界知识》,2000年,06期。

于建胜,“甲午前中国的对朝政策——兼论李鸿章与“以夷制夷”政策”,《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海上沉浮录()”,《江淮文史》,2000年,01期。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海上沉浮录()”,《江淮文史》,2000年,03期。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海上沉浮录()”,《江淮文史》,2000年,02期。

胡晓,“李鸿章家族文化述论”,《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刘彬,“李鸿章外交思想评析”,《北方论丛》,2000年,03期。

刘申宁,“李鸿章文档整理研究续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杨全顺,“李鸿章洋务思想新论”,《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贾熟村,“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河北学刊》,2000年,05期。

章育良,“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外交述评”,《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李洁,“旅次贤良祠:李鸿章断想”,《领导文萃》,2000年,09期。

杨全顺,“论李鸿章的和局思想”,《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赵东喜,“论李鸿章与近代中国铁路的兴办”,《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0年,01期。

陈光明,“论曾国藩、李鸿章的实力外交思想”,《益阳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陈光明,“论曾国藩、李鸿章的外交策略”,《益阳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王儒年,“浅析李鸿章的“外须和戎””,《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朱玉红,“浅析李鸿章的官督商办思想”,《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季音,“由李鸿章“拒贿”谈起”,《人才了望》,2000年,10期。

孙峻山,“曾国藩与李鸿章关系的几点阐述”,《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王宪明,“解读《辟韩》——兼论戊戌时期严复与李鸿章张之洞之关系”,《历史研究》,1999年,04期。

章育良,“李鸿章的国防观”,《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谭文凤,“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中的两个问题”,《历史档案》,1999年,04期。

彭代璞,“李鸿章洋务思想的形成与演进”,《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熊秋良,“李鸿章与白齐文事件──兼论李鸿章处理涉外事件的原则和方法”,《安徽史学》,1999年,02期。

贾熟村,“李鸿章与朝鲜”,《安徽史学》,1999年,04期。

高志华,“李鸿章与中国早期铁路”,《学术界》,1999年,03期。

刘建臻,“李鸿章字号辨识”,《历史研究》,1999年,04期。

赵丕强,“论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主和”的原因”,《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尚小明,“浅论李鸿章幕府──兼与曾国藩幕府比较”,《安徽史学》,1999年,02期。

吴伟,“十年磨一剑——《李鸿章思想体系研究》评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成晓军,“试论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吉晓华,“试论李鸿章从政四十年的心态”,《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张雪蓉,“试论儒家传统文化心理对李鸿章的影响”,《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叶隽,“俾斯麦与李鸿章之试比较”,《德国研究》,1998年,03期。

贾熟村,“丁日昌与李鸿章的特殊关系”,《学术研究》,1998年,09期。

王玉华,“甲午战前李鸿章的实力思想”,《安徽史学》,1998年,02期。

刘世华,“李鸿章“以夷制夷”新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田猛,“李鸿章的教育主张与实践”,《唐都学刊》,1998年,01期。

邵建东,“李鸿章与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安徽史学》,1998年,02期。

贾熟村,“李鸿章与近代矿业”,《安徽史学》,1998年,02期。

汤奇学,“李鸿章与刘铭传的交谊”,《安徽史学》,1998年,01期。

张家瑞,“李鸿章与晚清海军舰船装备建设的买与造”,《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03期。

刘学照,“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中日近代化的一种比较和象征”,《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朱从兵,“李鸿章与中东路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张家瑞,“李鸿章与中国近代海军装备建设”,《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03期。

韩小林,“李鸿章与中国近代教育”,《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陈业强,“李鸿章中法战争策略评析”,《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贺方明,“论李鸿章的经济改革”,《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王如绘,“论李鸿章对日本认识的转变(18701880)”,《东岳论丛》,1998年,05期。

向中银,“试论李鸿章的外聘人才思想”,《重庆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章友德,“试论李鸿章与丁日昌的近代海防思想”,《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邹明忠,“试论李鸿章在中国早期铁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王洪运,“苏州杀降事件与戈登李鸿章的矛盾冲突”,《近代史研究》,1998年,04期。

毛华敬,“应积极评价李鸿章的十年专利”,《文史哲》,1998年,02期。

曹建英,“曾国藩与李鸿章在立身行事上的差异”,《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1期。

王龙光,“中国近代史上的悲剧人物李鸿章”,《新疆职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王玉华,““明是和局、阴为战备”──李鸿章处理台湾事件的指导思想初探”,《安徽史学》,1997年,04期。

齐鹏飞,““这里没有李鸿章”——邓小平与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04期。

李灿珍,“从《上李鸿章书》看孙中山的早期近代化思想”,《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夏青海,“李鸿章创建直隶民族工业”,《文物春秋》,1997年,04期。

殷俊玲,“李鸿章对外之矛盾心态浅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崔福元,“李鸿章晚年的环球考察”,《海洋世界》,1997年,02期。

袁之舜,“李鸿章也具有两重性”,《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刘世华,“李鸿章与《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01期。

贾熟村,“李鸿章与马建忠弟兄”,《清史研究》,1997年,03期。

贾熟村,“李鸿章与中国电讯事业”,《安徽史学》,1997年,02期。

干祖望,“李鸿章最先提出中西医要结合”,《江苏中医》,1997年,03期。

范保国,“历史夹缝中的艰难选择——评李鸿章的洋务思想”,《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崔薇圃,“论李鸿章的“外须和戎”思想”,《齐鲁学刊》,1997年,03期。

威海莹,“论李鸿章的海防思想”,《安徽史学》,1997年,02期。

管伟,“论李鸿章的近代化开放意识”,《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石培华,“论李鸿章与早期中日外交”,《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汪盈,“试论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过程中的成事之道”,《安徽史学》,1997年,04期。

朱从兵,“试论李鸿章在中国铁路史上的地位”,《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蒋顺兴,“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及其性质”,《民国春秋》,1997年,05期。

徐松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攻捻战略比较”,《军事历史研究》,1997年,04期。

巨让平,“《李鸿章传》一处史料真伪的考证”,《史学月刊》,1996年,02期。

关威,“关于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的几个问题”,《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崔耕虎,“李鸿章和中国清军近代化”,《泰安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盛裳,“李鸿章盛宴惊白宫”,《农机具之友》,1996年,02期。

陈萍,“李鸿章与北洋海军”,《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贾熟村,“李鸿章与漠河金矿”,《安徽史学》,1996年,04期。

刘世华,“李鸿章与日本”,《安徽史学》,1996年,03期。

贾熟村,“李鸿章与薛福成弟兄”,《清史研究》,1996年,01期。

王晨旭,“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华友根,“李鸿章在涉外活动中的法律思想”,《政治与法律》,1996年,06期。

史滇生,“李鸿章左宗棠海防思想比较”,《安徽史学》,1996年,02期。

随新民,“略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高茂兴,“论李鸿章”,《宜春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许顺富,“论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中的作用”,《怀化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张富强,“论李鸿章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安徽史学》,1996年,04期。

董蔡时,“论曾国藩在进攻太平天国和捻军期间与李鸿章的矛盾斗争”,《江海学刊》,1996年,04期。

于海君,“试论李鸿章的“和戎”与“海防”路线”,《东疆学刊》,1996年,02期。

山口一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上李鸿章书》”,《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黎仁凯,“一部知人论世的力作──《洋务之梦──李鸿章传》读后”,《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1期。

曾国藩,“曾国藩致李鸿章未刊书札”,《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谌震,“呼唤新世纪的英雄——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同舟共进》,1995年,11期。

沈谦芳,“李鸿章的国防思想”,《探索与争鸣》,1995年,02期。

虞晓波,“李鸿章军事教育思想初探”,《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02期。

王显成,“李鸿章与近代越南宗主权问题”,《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肖云祥,“李鸿章与中国晚清科技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12期。

姚胜武,“左宗棠与李鸿章之比较”,《常熟高专学报》,1995年,01期。

苏生文,“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比较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01期。

刘铁君,“甲午之败与李鸿章的军事思想”,《湖北电大学刊》,1994年,1期。

刘光永,“李鸿章的商品经济观”,《安徽史学》,1994年,03期。

林子年,“李鸿章的战略思想与甲午之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汤奇学,“李鸿章的自强价值观念及其价值”,《安徽史学》,1994年,01期。

董丛林,“李鸿章对“两广独立”的态度与庚子政局”,《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苏小东,“李鸿章对日海军威慑战略与甲午海战”,《近代史研究》,1994年,05期。

余明侠,“李鸿章和甲午战争前后的铁路建设──兼论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的新发展”,《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周巍,“李鸿章洋务教育思想论析”,《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杨惠萍,“李鸿章与甲午中日议和新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刘功成,“李鸿章与辽东及辽阳南路之战”,《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1期。

高仁立,“李鸿章与早期维新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4期。

刘学照,“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19世纪中日近代化轨迹的投影”,《近代史研究》,1994年,03期。

夏东元,“为李鸿章走“红运”泼冷水”,《学术月刊》,1994年,02期。

翁飞,“翁同和、李鸿章关系探源”,《安徽史学》,1994年,04期。

朱从兵,“义和团运动中的铁路问题与李鸿章”,《安徽史学》,1994年,03期。

戚其章,“再论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清史研究》,1994年,04期。

欧远方,“在《李鸿章全集》第二次编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安徽史学》,1994年,04期。

公乙,“《李鸿章全集》编委会首次会议在京举行”,《安徽史学》,1993年,03期。

钟卓安,“从《上李鸿章书》到《实业计划》——孙中山追求中国近代化的努力”,《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03期。

徐川一,“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江淮文史》,1993年,04期。

李卫军,“李鸿章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活动”,《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施渡桥,“李鸿章的练兵制器与海防建设思想初探”,《军事历史研究》,1993年,03期。

牛耘,“李鸿章的两个外甥”,《江淮文史》,1993年,01期。

施渡桥,“李鸿章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初探”,《军事历史研究》,1993年,02期。

李德硕,“李鸿章是第一个接受X光检查的中国人”,《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罗肇前,“李鸿章是怎样开始购买铁甲舰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吴正纲,“李鸿章似一头犟牛——简谈《西风残照》的人物性格描写”,《图书馆》,1993年,03期。

吴倩,“李鸿章外交思想刍议”,《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3年,04期。

刘世华,“李鸿章外交思想新论”,《安徽史学》,1993年,03期。

王鹤鸣,“李鸿章与19世纪后期的中日外交”,《安徽史学》,1993年,01期。

刘光永,“李鸿章与近代矿业”,《安徽史学》,1993年,03期。

王志华,“李鸿章与中国铁路”,《菏泽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尚本汇,“李鸿章致刘瑞芬函”,《安徽史学》,1993年,03期。

董蔡时,“略论曾纪泽、李鸿章关系”,《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曾永玲,“论李鸿章的政治思想”,《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施渡桥,“论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的变化”,《近代史研究》,1993年,04期。

戴逸,“在《李鸿章全集》编委会首次会议上的讲话”,《安徽史学》,1993年,03期。

刘光永,“李鸿章:近代史上的“多面人””,《安徽史学》,1992年,03期。

陈勇勤,“李鸿章参与甲申政变说质疑”,《中州学刊》,1992年,05期。

张富强,“李鸿章的“弱国”“和戎”思想析”,《安徽史学》,1992年,03期。

史滇生,“李鸿章和北洋海防”,《安徽史学》,1992年,03期。

张富强,“李鸿章外交思想论纲”,《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04期。

袁伟时,“李鸿章与海塞防之争——晚清思潮与人物新探之一”,《开放时代》,1992年,06期。

刘雨涛,“李鸿章致黎庶昌先生的书信在四川广汉市发现”,《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03期。

陈勇勤,“略论李鸿章与清流派”,《学术界》,1992年,04期。

王楚良,“略谈甲午之役李鸿章增兵牙山的决策”,《军事历史》,1992年,05期。

齐国华,“论李鸿章与“洋务”实践”,《史林》,1992年,03期。

杨志云,“影响李鸿章甲午主和的若干因素”,《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董蔡时,“再论左宗棠李鸿章新疆防务之争的性质问题”,《近代史研究》,1992年,01期。

季云飞,“曾纪泽使俄谈判与李鸿章使日谈判之比较研究”,《安徽史学》,1992年,03期。

高升斗,“东北电报与李鸿章”,《北方文物》,1991年,01期。

立早,“近年来李鸿章研究综述”,《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2期。

张礼恒,“李鸿章人才思想管窥”,《安徽史学》,1991年,01期。

刘光永,“李鸿章心态与甲午惨败”,《安徽史学》,1991年,01期。

谢必震,“李鸿章与“球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曲晓璠,“李鸿章与1871年中日首次缔约交涉”,《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01期。

张富强,“李鸿章与清末遣使驻外”,《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张凤翔,“李鸿章与中日《马关条约》”,《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杜耀云,“李鸿章与中日甲午海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陈勇勤,“论1900年庚子事变中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91年,03期。

黄新田,“论李鸿章在创建中国近代海军中的作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卢万玉,“浅论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的拓荒”,《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黄冬青,“试论李鸿章的洋务经济思想”,《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翁飞,“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91年,01期。

石岗,“左宗棠李鸿章异同述论”,《安徽史学》,1991年,03期。

余承璞,“关于李鸿章倡办近代化矿业的几个问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朱亚峰,“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年,02期。

张富强,“李鸿章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简论”,《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3期。

郭存孝,“李鸿章等致淮军将领余思敏批札辑录”,《安徽史学》,1990年,03期。

拓晓堂,“李鸿章关于中俄伊犁交涉的未刊书牍四件”,《文献》,1990年,02期。

胡厚平,“李鸿章是货真价实的卖国贼”,《沈阳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陈尚胜,“李鸿章与朝鲜对西方的缔约开放”,《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刘光永,“李鸿章与中国铁路”,《安徽史学》,1990年,03期。

余明侠,“李鸿章在中国近代矿业史上的地位”,《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1期。

董蔡时,“略论曾国藩李鸿章关系”,《近代史研究》,1990年,01期。

卞吉,“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意图探源”,《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王哲时,“维特与李鸿章交涉有关中东铁路问题实情录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余承璞,“也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03期。

董丛林,“曾国藩、李鸿章的特定心态与湘、淮系势力的消长契机”,《安徽史学》,1990年,03期。

李岫,“崭新的视角  可喜的收获——评《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安徽史学》,1990年,04期。

张建华,““李鸿章特别基金”的由来及其后果”,《文史杂志》,1989年,01期。

傅炳旭,“《上李鸿章书》并非改良主义之作”,《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杨胡玲,“对李鸿章的评价简述”,《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89年,03期。

张富强,“关于李鸿章的日记及英文版节译本的真伪”,《近代史研究》,1989年,01期。

夏东元,“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1期。

沈寂,“简评李鸿章的洋务话动”,《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陈旭麓,“李鸿章:向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安徽史学》,1989年,01期。

许华,“李鸿章“避战保船”新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王志华,“李鸿章办洋务浅析”,《菏泽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杨公素,“李鸿章的外交指导思想及外交活动”,《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王彦民,“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应予肯定——“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综述”,《安徽史学》,1989年,01期。

翁飞,“李鸿章和淮军近代化”,《安徽史学》,1989年,02期。

王鹤鸣,“李鸿章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从魏源“师夷长技”的认识到李鸿章“借法富强”的实践”,《安徽史学》,1989年,02期。

张建华,“李鸿章特别基金的由来”,《北方文物》,1989年,04期。

蔡世华,“李鸿章研究的新进展——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术讨论会概述”,《历史教学》,1989年,02期。

畲年,“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经济讨论会综述”,《学术界》,1989年,02期。

立早,“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何平立,“略论李鸿章与甲午海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何平立,“论甲午海战中李鸿章“保船制敌”策略”,《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03期。

戚其章,“论李鸿章的近代化纲领”,《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05期。

牛济,“论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抉择”,《人文杂志》,1989年,03期。

夏冬,“论中外战争中的李鸿章”,《近代史研究》,1989年,04期。

王楚良,“评李鸿章选择旅顺建立海军基地”,《军事历史》,1989年,02期。

张礼恒,“评马关谈判中的李鸿章”,《齐鲁学刊》,1989年,05期。

章育良,“浅析李鸿章“外须和戎”的外交思想”,《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范志轩,“试论李鸿章的外交”,《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02期。

吴明,“《李鸿章致盛宣怀遗书》不足为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戴健,“从新发现的史料看李鸿章与严复”,《历史档案》,1988年,02期。

赵炯,“李鸿章功过是非之我见”,《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苑书义,“李鸿章科举改革思想刍议”,《近代史研究》,1988年,04期。

曹中屏,“李鸿章与朝鲜——评甲申政变前后的中朝关系”,《浙江学刊》,1988年,04期。

林雄辉,“李鸿章与近代中国军事”,《学术界》,1988年,06期。

拓荒,“李鸿章与中俄伊犁交涉刍议”,《江淮论坛》,1988年,06期。

饶天枢,“李鸿章——中国近代经济事业的开拓者”,《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刘学照,“论李鸿章的“内须变法”主张”,《学术月刊》,1988年,07期。

夏冬,“论李鸿章的守势战略”,《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01期。

吴福环,“评窦宗一编《李鸿章年()谱》”,《安徽史学》,1988年,02期。

吴福环,“评李鸿章的外交活动”,《学术月刊》,1988年,11期。

何满子,“想起了李鸿章的故事”,《瞭望》,1988年,01期。

傅德华,“研究李鸿章晚年思想的珍贵资料——《李鸿章致盛宣怀遗书》”,《安徽史学》,1988年,01期。

陈德华,“银行史上的丑闻——“李鸿章基金””,《历史教学》,1988年,08期。

黄绮文,“怎样评价李鸿章在中秘订约谈判中保护华工一事”,《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1期。

关威,“中法战争中“李鸿章阻止定购铁舰回华”问题辨析”,《安徽史学》,1988年,03期。

关威,“中法战争中的援闽问题与李鸿章”,《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曹均伟,“对李鸿章“利用外资”的再认识”,《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周辉湘,“甲午战争前李鸿章的铁路活动”,《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苏双碧,“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出访记——评“走向世界丛书”《李鸿章历聘欧美记》卷”,《中国图书评论》,1987年,03期。

季云飞,“李鸿章改革主张浅议”,《安徽史学》,1987年,01期。

翁飞,“李鸿章经办教案是媚外还是排外?”,《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雷颐,“李鸿章与《中法和约》”,《史学月刊》,1987年,01期。

傅德华,“研究李鸿章晚年思想的重要资料——《李鸿章致盛宣怀遗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6期。

陆方,“一八七四年日本侵略我国领土台湾与李鸿章”,《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苑书义,“李鸿章洋务总纲略论”,《历史教学》,1986年,04期。

廖宗麟,“李鸿章与淮军的近代化”,《安徽史学》,1986年,01期。

董蔡时,“试论李鸿章创建淮军及其初步发展”,《安徽史学》,1986年,01期。

易宁,“洋务运动中的左宗棠、李鸿章之比较”,《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廖大伟,““李鸿章遗疏保荐袁世凯继任直督”辨误”,《安徽史学》,1985年,05期。

劲松,“固始县发现李鸿章 乔松年、丁宝桢等人手札”,《中州学刊》,1985年,05期。

周传儒,“李鸿章环游世界与一八九六年中俄密约()”,《史学月刊》,1985年,01期。

周传儒,“李鸿章环游世界与一八九六年中俄密约()”,《史学月刊》,1985年,02期。

竺柏松,“李鸿章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方“主角”论质疑”,《江汉论坛》,1985年,01期。

余明侠,“李鸿章应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主要责任”,《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江地,“李鸿章与太平天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戴健,“李鸿章致吴赞诚的节札”,《安徽史学》,1985年,05期。

饶任坤,“论甲午之战中李鸿章的“以夷制夷”政策”,《学术论坛》,1985年,07期。

徐勇,“试论李鸿章的海军战略思想”,《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廖宗麟,“天津教案中的李鸿章”,《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05期。

陆方,“中法战争中的李鸿章”,《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任鸿章,“中日甲午之战与李鸿章的误国外交”,《日本研究》,1985年,02期。

庄国土,“李鸿章与晚清华侨政策的变化——晚清华侨政策研究之二”,《南洋问题研究》,1984年,04期。

严修,“论戈登和李鸿章在杀降问题上的斗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王凡,“戊戌变法时期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84年,06期。

李达三,“李鸿章创办直隶磁州煤矿和临城煤矿考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刍宏仪,“李鸿章为什么倡导“自强”?”,《淮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0期。

江地,“李鸿章与捻军”,《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1期。

王自敏,“评李鸿章的洋务活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戈止羲,“对《一八九四年孙中山谒见李鸿章一事的新资料》之补正”,《学术月刊》,1982年,08期。

饶珍芳,“关于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王华斌,“试论李鸿章创办北洋海军的性质”,《江淮论坛》,1982年,03期。

崔树菊,“中俄谈判中的杨儒和李鸿章”,《历史教学》,1982年,08期。

景孤血,“刘赶三何曾嘲讽李鸿章”,《戏曲艺术》,1981年,03期。

王汝丰,“孙中山的早期思想及《上李鸿章书》”,《前线》,1981年,04期。

魏宏远,“老沙皇和李鸿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6年,02期。

厉思朔,“近代中国的大投降派李鸿章”,《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03期。

年子敏,“未发表的李鸿章书信147()”,《安徽史学》,1958年,01期。

赵捷民,““卖国贼李鸿章”一书值得讨论的地方”,《读书》,1957年,04期。

毛健予,“中法战争中李鸿章怎样始终主张投降?为什么竟会在胜利的局面下签订卖国条约?”,《史学月刊》,1956年,03期。

 

 

图书

刘申宁:《评说李鸿章》,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2009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全集. 21-28, 电报》,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9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全集. 1-20, 奏议》,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9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全集. 38-39, 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9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全集. 37, 诗文》,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9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全集. 29-36, 信函》,安徽教育出版社,合肥,2009年。

王家俭:《李鸿章与北洋舰队》,三联书店,北京,2009年。

裴章传:《大清重臣李鸿章》,安徽文艺出版社,合肥,2009年。

王光祈译:《李鸿章游俄纪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北京,2009年。

梁启超:《李鸿章》,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北京,2009年。

韦息予:《李鸿章》,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北京,2009年。

张全海:《李鸿章家训》,中国妇女出版社,北京,2009年。

张社生:《绝版李鸿章》,文汇出版社,上海,2009年。

梁启超:《李鸿章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安,2009年。

丰吉:《李鸿章与淮军》,辽宁人民出版社,沈阳,2008年。

杨国强:《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三联书店,北京,2008年。

梁启超:《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2008年。

梁启超:《梁启超评李鸿章》,长征出版社,北京,2008年。

梁启超:《史海回眸李鸿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安,2008年。

英濮兰德:《李鸿章传》,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2008年。

王晓秦:《铁血残阳李鸿章》,朝华出版社,北京,2008年。

董丛林:《李鸿章的外交生涯》,团结出版社,北京,2008年。

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2008年。

高阳:《李鸿章》,黄山书社,合肥,2008年。

高鸿志:《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安徽大学出版社,合肥,2008年。

韦息予:《李鸿章》,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北京,2008年。

清吴汝纶撰:《李鸿章神道碑》,安徽省合肥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月十八日葬,2008年。

梁启超:《李鸿章》,新民丛报社,上海,2007年。

古籍俞冰:《中国历史名人别传录李鸿章别传集》,学苑出版社,北京,2007年。

高翠莲:《落日孤臣——李鸿章》,团结出版社,北京,2007年。

牛贯杰:《原来李鸿章》,重庆出版社,重庆,2007年。

李国文:《李鸿章看球》,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年。

戴逸顾廷龙:《李鸿章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赵焰:《晚清有个李鸿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高鸿志:《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方英:《李鸿章与滇案交涉》,2006年。

陈永和:《晚清重臣李鸿章》,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2006年。

高阳:《大浪淘沙李鸿章》,团结出版社,北京,2006年。

梁启超:《李鸿章传》,立绪文化事业公司,台北,2006年。

《李鸿章传再版》,台湾学生,台北,2006年。

朱从兵:《李鸿章与中国铁路》,群言出版社,北京,2006年。

黄俊华:《李鸿章与晚清宗藩体制的瓦解》,张九洲指导,2006年。

王玺:《李鸿章与中日订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北,2006年。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重庆出版社,重庆,2006年。

牛贯杰:《原来李鸿章》,重庆出版社,2006年。

高翠莲:《落日孤臣李鸿章》,团结出版社,2006年。

王培根:《李鸿章出使欧美》,华文出版社,2006年。

谢世诚:《李鸿章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培垠:《李鸿章出使欧美真相》,华文出版社,2006年。

朱从兵:《李鸿章与中国铁路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事业的艰难起步》,群言出版社,2006年。

牛秋实:《李鸿章幕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2005年。

陈斌:《李鸿章》,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2005年。

宋路霞:《李鸿章》,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北县,2005年。

高阳:《李鸿章》,上海三联书店,上海,2005年。

高顺艳 牛秋实 范展:《李鸿章幕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宋路霞:《晚清第一家 李鸿章家族史》,重庆出版社,2005年。

梁启超:《李鸿章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东野君:《李鸿章圆通变达心术之道  (第二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高阳:《大浪淘沙李鸿章》,团结出版社,2005年。

陈斌:《李鸿章 甲午残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李卫民:《论李鸿章早期对日外交》,以中日首次订约谈判和处理日本侵台为核心 2004年。

梁启超撰:《李鸿章》,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2004年。

牛贯杰:《原来李鸿章》,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香港,2004年。

李阳泉:《名相李鸿章》,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2004年。

雷禄庆:《李鸿章新传》,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4年。

金人叹:《于成龙曾国藩李鸿章袁子才张船山胡林翼端午桥断案精华》,海峡文艺出版社,福州,2004年。

钱钢:《大清海军与李鸿章》,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香港,2004年。

张梅煊:《李鸿章》,民族出版社,北京,2004年。

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

梁启超撰、何卓恩评注:《李鸿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高阳:《李鸿章》,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寒波:《李鸿章与曾国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雪季:《晚清三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黄山书社,2004年。

列国胜:《黑白二十四经 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的修身处世心诀》,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之洞撰:《恭祝诰授光禄大夫宫太傅中堂一等肃毅伯七袠寿序》,清光绪18[1892]2003年。

梁启超撰:《李鸿章,又名,四十年来大事记》,清光绪间[1875-1908]2003年。

李经方辑:《李鸿章荣哀录》,清光绪间[1875-1908]2003年。

清德宗 撰:《御制李鸿章祭文》,清光绪间[1875-1908]2003年。

高阳:《李鸿章》,远景出版事业公司,台北,2003年。

张家昀:《功过难断——李鸿章》,理得出版公司,台北,2003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圆通变达心术之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哈尔滨,2003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圆经》,台海出版社,北京,2003年。

梁启超撰:《李鸿章》,清末[1851-1911]2003年。

册:《钦差大臣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一等肃毅伯直隶总督李公五十寿序》,清末[1851-1911]2003年。

史哲:《李鸿章乘机图谋权势韬略》,中国致公出版社,北京,2003年。

维特:《李鸿章与俄国》,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北京,2003年。

徐谦:《中国古代十大黑色人物谋略秘籍 : 插图珍藏版第六卷李鸿章》,吉林摄影出版社,长春,2003年。

清曾国藩:《曾国藩秘传李鸿章72心法》,中国华侨出版社,北京,2003年。

李阳泉:《名相李鸿章》,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

梁启超:《李鸿章传》,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 外国人评点李鸿章》,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年。

李鸿章原典、马道宗解:《李鸿章圆经 珍藏本》,台海出版社,2003年。

史哲解:《李鸿章乘机图谋权势韬略》,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

侯海滨曾国藩原典吴江:《曾国藩秘传李鸿章72心法》,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

张梅煊:《李鸿章》,民族出版社,2003年。

周松平:《中国近代名家名作宝库  6  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张之洞卷  (第2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赵宏:《成败 曾国藩、李鸿章、胡雪岩商场仕途为人处世的经验》,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李鸿章原典东野君:《李鸿章圆通变达心术之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鸿章原典东野君:《李鸿章圆通变达心术之道 李鸿章一生百用百变的处世经典 上卷》,新潮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

李鸿章原典东野君:《李鸿章圆通变达心术之道 李鸿章一生百用百变的处世经典 下卷》,新潮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

吴果迟金人叹:《断案精华 于成龙 曾国藩 李鸿章 袁子才 张船山 胡林翼 端午桥 大清拍案惊奇》,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处世艺术》,理艺出版社,新竹,2002年。

肯尼迪 托马斯:《李鸿章与中国军事工业近代化》,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2002年。

幅:《李鸿章告示》, 清光绪2年,2002年。

梁启超:《李鸿章传》,海南出版社,海口,2002年。

蔡东杰:《李鸿章与清季中国外交》,文津出版社,台北,2002年。

册:《李鸿章咨呈》,清光绪间[1875-1908]2002年。

裴章传:《李鸿章》,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2002年。

清襟霞阁:《李鸿章判牍菁华》,东亚书局,上海,2002年。

吴果迟:《李鸿章·海祭》,湖南文艺出版社,长沙,2002年。

易顺鼎撰:《劾李鸿章奏议》,[1644-1911]2002年。

清李鸿章:《困经》,中国华侨出版社,北京,2002年。

册:《大清二十六年拳匪起祸李鸿章外交文件》,[1644-1911]2002年。

王明皓:《一八九五,李鸿章》,实学社出版公司,台北,2002年。

翁飞:《淮系集团与晚清政治》,以李鸿章为中心的研究 / 翁飞着 ; 戴逸教授指导,2002年。

郑洁:《李鸿章外交之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安,2002年。

丁夏荣:《中、韩、日三国的传统家结构比较研究》,以李鸿章、金玉均、西乡隆盛为中心的个案研究2002年。

马昌华:《淮系人物列传李鸿章家族成员·武职》,黄山书社,合肥,2002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为官艺术》,理艺出版社,新竹,2002年。

乔光耀:《李鸿章传》,远方出版社,2002年。

榕汀:《厚黑李鸿章》,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志波:《李鸿章传》,京华出版社,2002年。

吴果迟:《李鸿章·海祭 长篇历史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

李鸿章原典司马烈人解:《困经 李鸿章一生的九大布局》,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刘文鹏郑洁:《李鸿章外交之道》,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鸿章丛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安,2001年。

周松平:《中国近代名家名作宝库. 2, 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张之洞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2001年。

王家俭:《李鸿章与北洋舰队》,国立编译馆,台北,2001年。

周维立校:《清代四名人家书》,文海出版社,台北,2001年。

王光祈译:《李鸿章游俄纪事》,文海出版社,台北,2001年。

许宗衡:《玉井山馆笔记》,文海出版社,台北,2001年。

刘华明:《李鸿章全传》,印刷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年。

吴维健:《李鸿章绝学》,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2001年。

郑长兴 刘华明:《李鸿章全传》,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年。

梁启超:《李鸿章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

《李鸿章丛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吴维健:《李鸿章绝学 官场富贵学解秘》,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

翁飞:《李鸿章官场艺术与人际权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欧阳跃峰:《人才荟萃——李鸿章幕府》,岳麓书社,2001年。

蔡东杰:《李鸿章与清季中国外交》,文津出版社,2001年。

司马洪:《厚黑宰相李鸿章》,吉林摄影出版社,长春,2000年。

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北京,2000年。

董守义:《纵横韬略李鸿章》,沛来出版社,台北,2000年。

周瑾:《李鸿章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 金林祥教授指导,2000年。

裴章传:《李鸿章 长篇历史小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

梁启超:《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人才荟萃--李鸿章幕府》,岳麓书社,2000年。

周松平:《李鸿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

董守义:《纵横韬略李鸿章》,沛来出版社,2000年。

寒波:《李鸿章》,天地图书公司,香港,1999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海口,1999年。

朱玉泉:《李鸿章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长春,1999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处世艺术》,吉林摄影出版社,长春,1999年。

《李鸿章事略》,北京古籍出版社,北京,1999年。

册:《六部部员会奏李鸿章、孙毓汶疏》,清光绪间[1875-1908]1999年。

叶林生:《李鸿章》,黄山书社,合肥,1999年。

《李鸿章事略外八种》,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

李鸿章原婧妍天舒注:《李鸿章研究系列——李鸿章为官艺术》,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

朱玉泉:《李鸿章全书 十九世纪中华官场第一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小圣注李鸿章原舒乡:《李鸿章处世艺术》,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张树声刘铭传诗文选译》,巴蜀书社,成都,1998年。

胡林翼:《晚清八大名臣手札》,甘肃人民出版社,兰州,1998年。

王承仁:《李鸿章思想体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1998年。

年子敏:《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文海出版社,台北,1998年。

窦宗一:《李鸿章年()谱》,文海出版社,台北,1998年。

李阳泉:《李鸿章情事》,北方文艺出版社,哈尔滨,1998年。

高阳:《李鸿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

李鸿章全集  1-12册)》,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铁君 王承仁:《李鸿章思想体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庞淑华 杨艳梅:《李鸿章全集 9 电稿(光绪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光绪十五年四月十七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广京:《李鸿章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7年。

梁启超:《论李鸿章》,台湾中华书局,台北,1997年。

雷禄庆:《李鸿章新传》,文海出版社,台北,1997年。

王玺:《李鸿章与中日订约》,[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北,1997年。

陈淑铢:《李鸿章》,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台北,1997年。

朱传誉:《李鸿章传记资料》,天一出版社,台北,1997年。

霍必烈:《李鸿章传》,国际文化事业公司,台北,1997年。

张家昀:《误国能臣》,久大文化公司,台北,1997年。

美窦宗仪:《李鸿章年()谱》,友联出版社,香港,1997年。

胡福彩:《卖国贼李鸿章》,新知识出版社,上海,1997年。

梁思光撰:《李鸿章卖国史》,知识书店,天津,1997年。

李鸿章 尹福庭注:《李鸿章张树声刘铭传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7年。

李阳泉:《李鸿章情事》,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

李鸿章:《李鸿章全集 第五册 朋僚函稿 1862-1886 教堂函稿 1885-1887 海军函稿 1885-1894》,海南出版社,1997年。

维特:《李鸿章与俄国》,东方书局,上海,1996年。

韦息予:《李鸿章》,中华书局,上海,1996年。

陈斌:《李鸿章》,京华出版社,北京,1996年。

维特:《李鸿章游俄纪事》,东南书店,上海,1996年。

周殿龙:《李鸿章全集 校点横排简化字本第十二册电镐(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三日~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遗集》,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1996年。

周殿龙:《鸿章全集 校点 横排 简化字本 第四册 奏稿(光绪七年正月二十九日~光绪十六年四月十六日》,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1996年。

唐小轩:《李鸿章全集 : 校点横排简化字本第二册奏稿(同治七年七月十五日~光绪七年七月十四日)》,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1996年。

宁波:《李鸿章全集 : 校点横排简化字本第三册奏稿(光绪三年八月初八日~光绪十年正月二十九日)》,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1996年。

顾廷龙叶亚廉主编陆凤章等编:《李鸿章全集电稿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6年。

庞淑华:《李鸿章全集 : 校点横排简化字本第九册电镐(光绪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光绪十五年四月十七日)》,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1996年。

张树卿:《李鸿章全集校点横排简化字本第十册电镐(光绪十五年四月十八日~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三日)》,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1996年。

李守亭:《李鸿章全集校点横排简化字本第五册奏稿(光绪十六年四月十六日~光绪二十七年八月二十二日), 朋僚函稿(同治元年正月二十六日~同治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1996年。

李长仁:《李鸿章全集校点横排简化字本第八册译署函稿(光绪五年五月二十七日~光绪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 电镐(光绪六年六月初七日~光绪九年六月二十一日)》,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1996年。

李长仁:《李鸿章全集校点横排简化字本第六册朋僚函稿(同治二年五月二十九日~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1996年。

栾兆鹏:《李鸿章全集校点横排简化字本第一册卷首奏稿(同治元年四月十八日--同治七年五月十五日)》,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1996年。

王学:《李鸿章全集 校点横排简化字本第七册朋僚函稿(光绪七年正月十二日~光绪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教堂函稿(光绪十一年十月初一日~光绪十三年六月), 海军函稿(光绪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十七日), 译署函稿(同治九年八月十八日~光绪五年五月初八日)》,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1996年。

王安节:《李鸿章全集校点横排简化字本第十一册电镐(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三日)》,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1996年。

章回:《李鸿章》,中华书局,北京,1996年。

年子敏:《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中华书局,北京,1996年。

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名,李鸿章》,中华书局,上海,1996年。

高阳:《李鸿章》,海南出版社,1996年。

张家昀:《误国能臣 李鸿章》,万象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

诰明:《鬼才李鸿章》,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

董丛林注李鸿章翁飞:《李鸿章家书》,黄山书社,1996年。

许庆龙劳斌:《李鸿章》,团结出版社,1996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家书》,黄山书社,合肥,1995年。

成晓军:《洋务之梦》,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95年。

王健 选:《李鸿章人生畅吟》,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1995年。

王吉庠:《卖国贼李鸿章》,山东人民出版社,济南,1995年。

孙志芳:《李鸿章与洋务运动》,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1995年。

蔡尔康:《李鸿章历聘欧美记》,湖南人民出版社,长沙,1995年。

王天奖:《尊孔派和卖国贼》,人民出版社,北京,1995年。

刘功成:《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大连出版社,大连,1995年。

成晓军:《洋务之梦 李鸿章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王健,方英选:《李鸿章人生畅吟》,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

朱昌崚陈绛校刘广京:《李鸿章评传 中国近代化的起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马昌华:《淮系人物列传:李鸿章家族成员·武职》,黄山书社出版社,1995年。

陆方:《晚清淮系集团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春,1994年。

李鸿章邓曙光注:《李鸿章家书》,中国华侨出版社,1994年。

陈斌:《李鸿章 天绝(长篇历史小说)》,京华出版社,1994年。

刘功成:《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大连出版社,1994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家书》,中国华侨出版社,北京,1993年。

梁启超:《李鸿章传》,海南出版社,1993年。

陆方,李之渤:《晚清淮系集团研究 淮军、淮将和李鸿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尹福庭:《李鸿章》,军事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年。

周军:《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1992年。

寒波:《李鸿章》,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

康念德 杨天宏:《李鸿章与中国军事工业近代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苑书义:《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1991年。

尹福庭:《李鸿章》,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

高阳:《李鸿章》,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0年。

陈淑铢:《李鸿章 晚清政治灵魂人物》,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0年。

《民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第一编85-李鸿章》,上海书店,1989年。

周军,杨雨润主编:《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

叶林生 刘建新:《李鸿章》,黄山书社,1988年。

清李鸿章:《李鸿章全集电稿三 : 光绪二十年九月初一日起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日止》,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7年。

高阳:《李鸿章》,远景出版公司,1987年。

()李鸿章着,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电稿一》,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5年。

雷禄庆:《李鸿章新传  (上册)》,文海出版社,1983年。

王吉庠 张守勤:《卖国贼李鸿章》,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雷禄庆:《李鸿章新传  (下册)》,文海出版社,1983年。

蔡尔康 林乐知:《李鸿章历聘欧美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孙志芳:《李鸿章与洋务运动》,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

王玺:《李鸿章与中日订约 187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

吴汝:《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695-700  李文忠公(鸿章)全集  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李文忠公(鸿章)年谱  李鸿章年(日)谱》,文海出版社,1980年。

王玺:《李鸿章与中日订约  187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0年。

郑天杰、赵梅卿同着:《中日甲午海战与李鸿章》,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79年。

李守孔:《李鸿章传》,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

雷录庆:《李鸿章年谱》,商务,1977年。

王天奖 李国俊写:《尊孔派和卖国贼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人民出版社,1976年。

王光祈:《李鸿章游俄记事》,1971年。

窦宗一(仪):《李鸿章年(日)谱 近代中国血泪史实纪要》,友联,1968年。

章回编写:《李鸿章》,中华书局,1962年。

年子敏注:《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中华书局,1960年。

许宗衡:《近代中国史料丛刊(488-490  玉井山馆笔记  四魂集  李鸿章游俄纪事》,文海出版社,1960年。

胡滨:《卖国贼李鸿章》,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

梁思光撰:《李鸿章卖国史》,知识书店,1951年。

雷禄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986-987  李鸿章新传》,文海出版社,1940年。

襟霞阁:《清代名吏李鸿章判牍》,中央书局,1935年。

梁启超:《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 一名,李鸿章》,中华书局,1935年。

威德西厂:《李鸿章与俄国 新式标点》,东方书局,1935年。

李鸿章:《李鸿章家书》,中央书店,1934年。

王光祈:《李鸿章游俄纪事  (全一册)》,中华书局,1933年。

维特王光祈:《李鸿章游俄纪事》,中华书局,1933年。

韦息予:《李鸿章》,中华书局,1931年。

王光祈:《李鸿章游俄纪事》,东南书店,1928年。

维特王光祈:《李鸿章游俄纪事》,上海东南书店,1928年。

杨公道:《李鸿章轶事》,大华书局,1918年。

李鸿章、江不平校订:《李鸿章家书》,中央书店

刘熊祥:《甲午战前李鸿章的海防建设》

梁启超:《民国丛书  第一编  85  历史  地理类  李鸿章》,上海书店,

清吴汝纶 撰:《李鸿章神道碑》,安徽省合肥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月十八日葬,2008年。

清吴汝纶撰:《李文忠公事略》,东京三省堂书店,日本,2003年。

清吴汝纶 撰:《李文忠公事略》,东京三省堂书店,日本,2003年。

清吴汝纶撰:《李文忠公事略》,北洋官报局,北洋官报局清光绪28[1902]2003年。

清吴汝纶 撰:《李文忠公事略》,东京三省堂书店,日本,2003年。

戴作乂撰:《李文忠公七旬寿诗]》,戴作乂,戴作乂清光绪18[1892]2003年。

 李鸿章撰:《李文忠公奏议》,保定莲池书院,保定莲池书院清光绪间,2002年。

 李鸿章撰:《李文忠公全集,又名,李文忠公全书》,金陵清光绪34[1908]2002年。

清吴汝纶 辑:《李文忠公外部函稿》,莲池书社,莲池书社清光绪28[1902]2002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海军函稿》,莲池书社,莲池书社清光绪28[1902]2002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外部函稿》,莲池书社,莲池书社清光绪28[1902]2002年。

清吴汝纶:《李文忠公奏稿》,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10[1921]2002年。

梁启超撰:《李文忠公事略》,成都昌福公司,成都昌福公司民国9[1920]2002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朋僚函稿》,莲池书社,莲池书社清光绪28[1902]2002年。

《李文忠公事略》,昌福公司,成都,2002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明僚函稿 : 二十四卷 李文忠公外部函稿 : 二十八卷 迁移蚕池口教堂函稿》,莲池书社,莲池书社清光绪28[1902]2002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外部函稿》,莲池书社,莲池书社清光绪28[1902]2002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函稿》,莲池书社,莲池书社清光绪28[1902]2002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朋僚函稿》,清光绪间[1875-1908]2002年。

清章洪钧 清吴汝纶:《李文忠公奏议》,清光绪间[1875-1908]2002年。

 李鸿章书:《李文忠公临怀仁集圣教序》,清光绪31[1905]2001年。

清吴汝纶:《李文忠公(鸿章)事略 梦蕉亭杂记》,文海出版社,台北,2001年。

 吴汝纶:《李文忠公(鸿章)朋僚函稿》,文海出版社,台北,2001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朋僚函稿 : 二十四卷 李文忠公海军函稿》,保定莲池书社,保定莲池书社清光绪28[1902]2001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海军函稿》,保定莲池书社,保定莲池书社清光绪28[1902]2001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尺牍》,合肥李氏,合肥李氏民国5[1916]2001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全集》,金陵清光绪34[1908]2001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遗集》,清光绪间[1875-1908] 载体形态项 4册(5-8),2001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迁移蚕池口教堂函稿》,一卷 / (清)李鸿章撰 ; (清)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迁移蚕池口教堂函稿 [普通古籍]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译署函稿》,二十卷 / (清)李鸿章撰 ; (清)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译署函稿 [普通古籍]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海军函稿》,四卷 / (清)李鸿章撰 ; (清)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海军函稿 [普通古籍]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全集》,合肥李氏,合肥李氏民国10[1921]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迁移蚕池口教堂函稿》,一卷 / (清)李鸿章撰 ; (清)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迁移蚕池口教堂函稿 [普通古籍]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译署函稿》,二十卷 / (清)李鸿章撰 ; (清)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译署函稿 [普通古籍]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朋僚函稿》,二十卷 / (清)李鸿章撰 ; (清)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朋僚函稿 [普通古籍]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电稿》,四十卷 / (清)李鸿章撰 ; (清)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电稿 [普通古籍]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奏稿》,八十卷 / (清)李鸿章撰 ; (清)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奏稿 [普通古籍]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海军函稿》,莲池书社,莲池书社清光绪28[1902]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朋僚函稿》,二十卷 / (清)李鸿章撰 ; (清)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朋僚函稿 [普通古籍]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奏稿》,八十卷 / (清)李鸿章撰 ; (清)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奏稿 [普通古籍]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电稿》,四十卷 / (清)李鸿章撰 ; (清)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电稿 [普通古籍]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海军函稿》,四卷 / (清)李鸿章撰 ; (清)吴汝纶编录,李文忠公海军函稿 [普通古籍]2000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全集》,金陵清光绪34[1908]2000年。

清吴汝纶:《李文忠公外部函稿》,莲池书社,莲池书社清光绪28[1902]1999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札饬批示》,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院,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院民国24[1935]1999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告示》,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院,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院民国24[1935]1999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选集》,大通书局,台北,1998年。

于晦若录:《李文忠公尺牍》,文海出版社,台北,1998年。

年子敏:《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文海出版社,台北,1998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鸿章)全集》,文海出版社,台北,1998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选集》,台湾银行,台北,1998年。

清李鸿章撰:《李文忠公选集》,大通书局,台北,1997年。

李书春:《清李文忠公鸿章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台北,1997年。

陈定祥 王定安:《李文忠公鸿章年谱》,广文书局,台北,1997年。

齐榕:《李文忠》,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5年。

 

学位论文

金蓓:《李鸿章护侨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王春华:《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的经济主权(1870-1895)》,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中国近现史,硕士。

武雪彬:《李鸿章的中日结盟观》,吉林大学2008年,专门史,硕士。

姚珍:《李鸿章与“丁戊奇荒”》,河南大学;2008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孙凯:《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孙克:《论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与活动》,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外交学,硕士。

黄秀艳:《李鸿章与直隶洋务教育论述》,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刘玉国:《国际法与晚清中国外交》,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石佳:《李鸿章与直隶荒政》,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王延开:《洋务新政与李鸿章对财政的控制》,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张静:《李鸿章集团在北洋的奠基考察》,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方英:《李鸿章与滇案交涉》,安徽大学2005年,专门史,硕士。

杨巍:《李鸿章与《烟台条约》》,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戴仕军:《李鸿章治理直隶省务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黄俊华:《李鸿章与晚清宗藩体制的瓦解》,河南大学2004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张凌宇:《晚清李鸿章外交策略述论》,吉林大学2004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何东:《李鸿章与中法战争》,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专门史,硕士。

赵亚丽:《李鸿章与清末的“联俄制日”》,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硕士。

 

会议论文:

何占东“咏李鸿章”,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中国福建2007年。

易惠莉“光绪六、七年的晚清中国政坛——以刘坤一与李鸿章之争为中心的考察”,“‘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上海 2007年。

王立诚“李鸿章、张之洞推荐《日本国志》的咨文——台湾所藏总理衙门档案中关于黄遵宪的史料拾零”,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北京 2005年。

方民镐19世纪70年代中日关于朝鲜问题的交涉和李鸿章的对日认识”,中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湖南湘西 2004年。

戴显群“李鸿章与福建船政”, 2003年。

王如绘,“李鸿章与奕诉等总理衙门大臣对日本认识的比较”,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中国北京2000年。

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中国吉林延边2005年。

贾小叶“李鸿章与左宗棠战和观之比较”,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

 

报纸文章

本报记者实习生蒲荔子周豫,李鸿章怎样“给上级打报告”,南方日报,2008

王也扬,从奏函把脉李鸿章,中华读书报,2008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风口浪尖李鸿章(上),经济观察报,2008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风口浪尖李鸿章(),经济观察报,2008

周文玖,梁启超笔下的李鸿章,学习时报,2008

撰文,周公略,李鸿章祖籍湖口?,九江日报,2008

《李鸿章全集》披露晚清历史细节,中华读书报,2007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鸿章的“痞子手段”(上),经济观察报,2007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鸿章的“痞子手段”(下),经济观察报,2007

童本道,《李鸿章全集》的史料价值,光明日报,2007

常怡勇,李鸿章的养生法宝,卫生与生活报,2006

刘源,李鸿章献计:紫光阁旁修铁路,中国档案报,2006

张实,开发大冶铁矿:李鸿章与张之洞的一段纠葛,黄石日报,2006

冀瑞敏,李鸿章背信杀八王,中国档案报,2005

师纶,李鸿章卑视洋人,甘肃经济日报,2005

心理学博士,丘晓东,李鸿章:一个心理素质超强的人,北京科技报,2005

徐寿松 陈雅妮,“中国第一厂”:李鸿章写的“可研报告”,新华每日电讯,2005

李鸿章中举文章延庆县面世,北京日报,2004

郭汉文,延庆县发现李鸿章科举文章,中国档案报,2004

宋康年,“李鸿章大事记”功过后人说,中国商报,2004

苑书义,李鸿章历史定位论纲,光明日报,2004

周剑虹本报记者,徐桢,李鸿章百年之后再受关注,经济参考报,2004

本报驻京记者杨瑞春,孤独的李鸿章,南方周末,2003

陈湘阳深圳商报记者,李鸿章:是“罪人”还是“能人”?,2003

甘险峰记者,李鸿章的最后七年,深圳商报,2003

李陈续记者,李鸿章享堂在合肥开放,光明日报,2003

刘耿生,维特《回忆录》中的李鸿章出使俄国,中国档案报,2003

明江,电视剧给慈禧、李鸿章“平反”,中国商报,2003

裴章传,《李鸿章》原作者称“李合肥”终于笑了,文艺报,2003

邱燕,李鸿章和他的幕府,学习时报,2003

深圳商报记者,甘险峰,李鸿章的最后七年,深圳商报,2003

孙明,评说李鸿章,中国图书商报,2003

童道明,高尔基笔下的李鸿章,中华读书报,2003

翁飞,李鸿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北京日报,2003

周登富,李鸿章只是一个“弱国”的代表,中国艺术报,2003

刘京菊,轻松解读,重现真实李鸿章,中华读书报,2002

刘悦斌,从李鸿章与伊藤的一段对话谈起,学习时报,2002

易文,细读李鸿章,中华读书报,2002

江志伟,探访李鸿章故居,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

翁飞,李鸿章盖棺论定了吗,北京日报,2001

裴章传,《李鸿章》面世感言,安徽经济报,2000

王勇孔磊,李鸿章与“米建威计划”,团结报,2000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