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汇编 > 史苑 > 专论
在清史通纪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戴逸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通纪立项的筹备会议。通纪是整个清史最重要的部分,记载三百年清朝的全部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大事件,有三百多万字,占全书篇幅的十分之一。通纪既要展示三百多年清朝历史的全貌,也会展示我们对清朝三百年历史的一些观点、一些评论,全书其它部分如典志、传记、史表、图录等都要围绕着通纪为核心,以它为纲。

通纪也是全书最受关注的部分,整个清史工程搞得好还是搞得不好就要看这八卷。现在已经有很多清代通史,写得各有特色,各有千秋,那么如何在他们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创新呢?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将来一般人看清史,不会看所有的三千万字,三千万字太多了,一般人看不了。他看的可能就是三百万字的通纪。有的同志说,你这个三千万字清史写出来谁看?的确,这三千万字清史一般同志看不了,他们建议将来写成缩本。我说也不用写缩本,通纪本身就是缩本,因此,通纪的质量一定要是精品,要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水平,要经得住检验。

通纪部分首先要求观点明确,第二是史料丰富准确,第三是结构严谨合理,最后是文字要简明流畅,有可读性。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经过几年的奋斗,这部书会写好,会有所创新。正因为对这部书的质量要求很高,所以邀请主持人是经过再三的长期考虑,你们几位专家都是我们诚心诚意以礼聘请的,各位都是年富力强,写作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具有独立研究和创造能力,能把你们邀请来参加通纪的写作,我个人感到非常荣幸,很不容易,也感觉很骄傲。

去年,我曾经专门在一次会议上讲了通纪八卷的内容,并逐卷加以讲解,因为写通纪总要有个贯穿全书的线索,我试图提出这样一个线索,但由于时间限制,当时讲得不可能全面,也非常肤浅,内容也难免片面,观点也不一定对,可以讨论,今天我还是先发个言,不对的地方请同志们指教,大家一起讨论。

首先,是对清朝历史的定位问题。

如何估计这三百年在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它的成败、得失如何?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社会达到了什么程度?哪些没有达到?有什么成绩?有什么失误?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留下了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对清史定位,不是我们才开始做的,前人已经做过。《清史稿》就有自己的定位,它的定位是清朝天子是圣明的,造福苍生,功德无量,总之是歌颂。辛亥革命年间的革命党人也有个定位,他们的定位是清朝统治是一个血腥的、残暴的、不平等的、不合理的、腐败的、落后的统治,要推翻它。这跟《清史稿》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辛亥革命党人这样评价是合理的、正当的,因为当时清王朝确实十分腐败,不推翻它,中国就不能得救。站在推翻清王朝的立场上,当然要尽情揭露它的黑暗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清史研究较少,但对近代这部分研究得较多,认为当时是落后的屈辱的封闭的社会,研究角度是反帝反封建,反对清朝统治,反对它的专制和卖国,因此,对清朝的评价都是负面的。改革开放以后,研究清史的人多起来,钻研逐步深入,对清史才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开始看到清代社会积极的因素和正面的东西。所以,以前的定位,不能说不准确,但他们都只抓住了一个方面,强调和夸大了负面的东西。这是时代所决定的。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人,都有他的时代性,即他在这个时代所看到和感受到的方面,表现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特点。现在我们是二十一世纪,是新世纪了,我想我们这部书应该反映新世纪的观点。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的时代局限性,都会有看不到的东西,我们也是一样。我们现在能看到上个世纪人们对清史研究的局限性,我们今天也同样有局限性,假如再过一个世纪,人们同样会看到我们的局限性。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重新反思三百年中华民族走过的路程,我想每个不同时代的人对过去的历史都会重新反思,得出某些以前人们所看不到的东西。

应该说,在清朝这段历史时期,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曲折而又光荣艰难的路程,既有光辉的历史事迹,也有悲惨屈辱的遭遇,既有不幸的痛楚和苦难,也有执着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这些我们都应该看到。满族,开始只是个少数民族、一个小部落,十三副遗甲起兵,刚刚崛起的时候人非常少但充满朝气,具有英勇的、团结的、奋斗的民族精神,故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统一了女真各部,统一了东北。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起义军进京,满族抓住这个历史时机,进入北京,并很快挥师南下,渡过长江,可以说无攻不克,无坚不摧。应该说,当时的满族确实是一个有朝气的群体。中国历史上,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对抗的过程中,游牧民族强大的时候,可以打到中国北方,甚至占领中原,但是很少能够越过长江。清朝则不同,不仅越过长江,统治了长江以南的地区,而且接着巩固了统治,这在以前是没有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对立;南宋时期也是南北对立,只有蒙古族渡过长江,但蒙古族也是经过很长时间才灭南宋,而清朝很快就统一了长江以南。清朝到了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以后,历史又发生了转折。北方的问题严重了,俄罗斯向东扩张,内蒙也有叛乱,尤其是准噶尔的割据势力,对清朝统治形成重大的威胁。所以,康熙在解决南方以后,马上把战略重点放到北方,亲自去巡视松花江,布置北方防务,抵抗俄国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又用全力对付当时威胁最大的敌人准噶尔蒙古的噶尔丹。经过康、雍、乾三代前后七十余年的长期战争,时和时战,最后平定准噶尔和回部,统一了全中国,包括蒙古、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奠定了中国的版图,这是非常伟大的成绩,前人留给我们的版图广阔的遗产。

在经济上,康熙从他年轻时就将平三藩、解决漕运、治理黄河写在宫里的柱子上,念念不忘。在治理边疆的同时,他在中原地区休养生息,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我们现在减收农业税,康熙那时也曾六年不收农业税,乾隆时期也是六年全不征税,结果生产突飞猛进。康、雍、乾三世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要进行总体上的估计,当然很难有精确的数字。应该说,当时的生产力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远远超过汉朝、唐朝。从人口上来看,汉朝、唐朝的人口,在纪录数字上没有超过八千万,实际人口可能达到了一亿或者一亿以上,但是乾隆初年的统计是一亿六千万,乾隆末年达到三亿,道光朝是四亿,这个人口数量一直持续到解放时。要养活四亿人口,就需要相应数量的粮食,由此可见乾嘉时期的农业生产力达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峰。有学者认为十八世纪中叶中国的GDP相当于世界的三分之一,与占世界人口的比例相当,当时整个欧洲的人口也没有中国人口多,因此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中国应是世界第一。当然,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也延续了历史上许多致命的弱点:一是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人民没有权利;一是闭塞守旧,固步自封,不了解世界,当时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也不了解国外的情况,不知道国外有什么好东西,有什么先进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中国固步自封,没有进取心,没有改革的愿望和改革的动力,而且轻视科学,不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由于这些致命的弱点,因此在十八世纪后期即欧洲经过产业革命以后,中国很快就落后了,而且是越来越落后。据国外的统计,在十八世纪中叶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下降到百分之二十左右,到了义和团时候只占百分之六左右。这个统计可能不精确,但整个下降趋势是显然的。落后就会挨打,后来接连是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半个世纪内中国多少次挨打,受人欺负,每次都签订不平等条约,屈从外国侵略者的要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以说,十九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一部伤心的历史、悲惨的历史。

在欧美列强的侵略、掠夺之下,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但也并不是没有希望,世界还在变化,中国人开始觉醒。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迅速觉醒,有了抗争的意识,有了学习先进的意识,有了近代爱国主义的意识。觉醒、抗争、学习先进、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推进晚清社会的大潮。尽管航路险恶,礁石遍布,但这股大潮浩浩荡荡,不可阻挡,它是拯救、复兴中国的伟大精神力量。与这股潮流同时出现的是阶级结构和社会群体的大变动。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绅商,从事新式企业、交通、教育、报刊、医疗的人群以及学生新军应运而生,显示中国正开始艰难而奋勇地走上近代化的征程。所以这段历史也不全是灰溜溜的,中国有许多新的变化、新的转机,历史不可能永远沉沦下去,万劫不复。因此,清朝三百年既有强盛的时代、繁荣的时代,也有落后屈辱的时代,有起有伏,整个趋势是波浪式的变化。如果我们从明朝看起,明末内忧外患,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同时清朝满族兴起,到明朝灭亡,当时是“天崩地裂”的低谷时代。接着,新兴起的民族满族,很快统一了全国。后来,又发展生产,使社会达到空前繁荣,同时经营边疆,巩固边疆,设立行政机构,远远超过前代。经济上也是远远超过前代。所以,经过明朝末年的低谷以后,中国很快走到十八世纪的高峰。延续一百年左右又很快往下跌,成了半殖民地。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各种新的力量兴起,民主革命开始,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当然,孙中山身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还没有消灭,又经过了几十年的奋斗,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才重新站立起来。所以清朝三百年历史的发展是波浪式的推进,历尽艰辛苦难,经过风风雨雨,有胜利也有失败。清朝中国历史的发展不是个“超稳定结构”,其中有稳定也有不稳定,有进步也有退步,但也不是长期的停滞。现在我们一般说“宋朝以后中国衰落了”,我看不完全是这样。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潜在的致命弱点,但并没有一下子显示出来,直到十八世纪的清朝从整个国力来讲也不低于外国,GDP总量尚是世界第一。真正落后于外国是从十八世纪开始,真正是直落千丈,一泻千里,所有潜在的弱点在外国力量的冲击下暴露无遗。而到晚清也不是全方位的黑暗,中国社会正在产生新的因素,既有新的力量成长,也有追求和前进,也有这个时代的希望。

以上是我对清代中国历史的看法,我不知道这样定位准确不准确。我的看法不一定对,讲出来向大家求教,看按照这个思路来写通纪行不行?或者要做什么样的修正?希望大家提出意见。总之,近三个世纪的清朝历史有兴、有盛、有衰、有亡,是很漫长的时代,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起伏的过程,我们的任务就是追踪这一过程,研究它,分析它,阐明它,把这段很贴近我们的历史如实呈现给读者。

第二,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思想去对待历史。

清朝三百年是一个很漫长的错综复杂的历史,各种因素、各种关系相互交错,我们必须要用辩证法进行深入的理性的思考,要充分估计到历史的复杂性。不能静止的简单化的看问题,以为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在很多时候,好事中间会带来负面的因素,坏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好事。比如战争。战争是残酷的,我们今天都反对战争,希望和平,但历史发展常常是通过战争完成一定的历史使命。像平准战争,非常残酷,几乎是一场灭绝种族的战争。我们不能因歌颂统一战争,就隐讳这一点。这种战争从国家统一来说固然是好事,但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战争紧张的形势下,必须要求号令一致,令出必行,这就需要中央有绝对权威,其结果是封建君主集权的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不能单方面的看问题。人物也不能简单化、脸谱化,因为人都生活在具体时间、具体空间和具体条件下,都有他的时代局限性,正面人物不是各个方面都完好,要看到正面人物也有缺点,不必为尊者讳。同样,反面人物也不要写成魔鬼,反面人物也有他的思想逻辑和生活逻辑。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唯物史观,因为它是剖析社会历史最锐利的武器,历史的复杂性要用唯物辩证法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实事求是,存真取信。

第三,要把清朝三百年历史放在世界历史的长河里来考察。

清朝与前代很不同,一开始就进入了世界体系的一体化过程中。明末有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清朝入关时好多传教士就留在了中国。这说明中国一开始就和外国接触了,不仅民间有很多传教士,宫廷里也有很多传教士。顺治皇帝对汤若望非常尊重,据记载在两年的时间里面顺治皇帝到他家去了二十次,平均一个多月去一次,可见,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康熙皇帝更不用说了,他在宫廷里养了很多传教士,有学数学的,学技术的,因此清朝一开始就接触了西方文化。为什么后来完全汉化了呢?为什么没有接受西方文化呢?既然与西方人接触这么多,而且关系又是这么好,为什么后来简直就没有外来文化的痕迹而完全走上汉化的道路呢?这恐怕是文化传播方面的一个谜吧。可能是土壤问题,什么样的文化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合的社会土壤才能生长。由于礼仪之争,传教士被赶走了,文化的交流停顿了。但是其他的交流还没有停顿,贸易往来、经济交往的关系在十八世纪依然有相当大的发展,自十八世纪初到十八世纪末海关的收入增加了二十倍,可见对外贸易很频繁。有人说,美洲银矿的二分之一都运到中国来,都被中国吸收了,中国是当时世界白银的地窖、仓库。这个说法可能是夸大了一点,但进入中国的白银数量肯定是很大的。另外,美洲农作物玉米和白薯传入了中国。这两种农作物在十八世纪的中国迅速推广。为什么中国人口增长非常迅速呢?可能与这两种农作物的广泛种植分不开,白薯和玉米是高产作物,所以能够养活当时那么多的人口。这也是中国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由此可知,十八世纪清朝虽然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不愿跟外国接触,但实际上与外国接触还是很多。鸦片战争以后就更不用说了,外国直接打进中国来了,那时不愿意接触也得接触了。因此,要从世界一体化的角度来考虑,离开一体化,就不能了解清朝的历史。

第四,叙述史实要准确、丰满、清楚。

准确,就是要求叙述历史不能推断,不能臆想;丰满,就是要有血有肉,不是干瘪的,不是苍白无力的;清楚,就是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不是模糊不清的,不是不分主次的。同时,又给予公平的有分寸的价值判断。有人认为,叙述历史不能有价值判断,当然我们不要多发议论,而一定的价值判断则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在写某件事的时候你当然要尽力做到客观,但是你一点立场都没有,一点倾向都没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要接触这个史实,就会有你的感情。比如写抗日战争,你应该客观公正地写,但是不是一点感情都没有?中国人对抗日战争就必然有倾向,而且如果由我来写这段历史,那么我肯定会强烈谴责日本侵略者,因为我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当然,我们不能用感情代替科学,但我同情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立场要鲜明。所以,我们一方面强调客观准确,但并不排除历史家的主观判断,只有对侵略者进行谴责,才能够体现历史学家的客观和公正。

第五,文字要简明、流畅、生动。

欧阳修认为写史要“文省事增”,文字要省,笔墨不要太多,但事情要增加。他认为《旧五代史》太罗嗦,文字太长,写得不好,所以重新写了《新五代史》。《新五代史》确实是文字简练,但也有人认为它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这是欧阳修在删繁就简时,将不少具体资料也一同削去所造成的。我们现在写史也要求简明,但不能因简单而干瘪。另外,文字还要流畅、生动,不要诘屈聱牙、深奥晦涩,要有理性的思考,但不要大讲哲学,要用哲理的头脑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专门讲述哲理或胡乱引进外来的概念。使用外来的词汇要慎重,尽量把它转化为中国式的语言,因为我们的作品是要写给别人看,不是自己看,要让普通人看得懂,要民族化、大众化,这是老生常谈了。

最后我讲讲立项。通纪工作首先要立项,我们这个会议就是筹备立项的会议。整个清史编纂是一级项目,通纪是二级项目,大家要申报的是三级项目。通纪八卷共分为九个三级项目,其中第八卷分为两个项目。立项的第一步是填项目申报表。其中每个项目的成员二至三人最好,因为字数并不多,一卷也就三十五万字,五年完成,平均一年也就七八万字吧。所以不需要很多人,不要组织一个很大的队伍,这样你们工作起来也麻烦。我要求绝大部分的内容都由主持人自己来写,因为各位主持人都是年富力强,有丰富的写作经验。2005年我们正式启动,到2009年完成,共五年时间。在申报表中有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希望大家对本卷的内容梗概有个叙述,字数约三千字,主要讲这一卷写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重点突破什么问题,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什么地方,可能的难点在什么地方。我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亮点和难点,当然一开始这些都很难预计。这个内容梗概是非常简略的,希望大家沉潜思索,把本卷内容作一次全面考虑,努一把力,写出内容梗概,即使写得较粗浅、一般化也没有关系,因为在研究写作之前,是不可能有精彩内容的。但是我相信经过五年的钻研,一定会出现一些亮点和前人没有考虑到的重要问题,一定会有超越前人的观点和写法。我希望能够写出一部与以往面貌不同的书,这个不同并不是刻意的,而是有道理的,你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但我有史料,我有论据,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我知道,有的同志不是长期研究这段历史的,但我相信大家经过多年的努力,依靠大家的学养才智,一定会写出好的作品。

通纪立项准备今年年底完成,明年一月份开始工作。我希望第一年交一个二三万字的提纲,这项工作要多少时间,请大家考虑考虑。大纲要比较梗概详细,要分篇章子目,要有简单的史实、观点以至评论,大致上应是可读的纲目。从中既可以看出全书的轮廓,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甚至可以看出文字风格。我想用一年时间写大纲是不是可以,明年年底交稿,怎么样?当然,具体时间还可以商量。通纪部分是一个整体,各卷之间所提出的问题都存在相互交叉和连续,因此如何协调布局、统筹照应就显得很重要。这就需要大家讨论,所以提纲写出来之后,再来进行讨论,以集思广益,吸收大家的意见。如果提纲定了,接着就要制定出写作计划,在四年的时间内如何安排进度,每年写出多少,都要有个规定。你不能说我头一年没有,第二年没有,第三年没有,等到第四年再一起交来,这样不行。因为,这个集体项目如果没有阶段成果,就看不出你的进展怎样,也不清楚你的风格如何,观点如何。所以必须要有阶段性成果,一个阶段交一部分成果,至于交多交少可以商量。这一点,希望同志们谅解。

集体项目既要给大家一个充分的创作空间和自由,要充分发挥同志们的聪明才智,什么观点、意见都可以讲,但也要有规定,要步调一致。如果缺一部分,那全书就没有完成。大家都很忙,研究任务也重,但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集中力量。如果你们还有其他项目没有完成,那么要赶快完成,优先考虑这个项目。将来项目完成以后,大家都可能要署名,现在署名的方式还没有确定,但可能署名是你写的,要负责任的。写作阶段到2009年为止,这后面还有时间要审议、合成,要请专家们来评审,并做必要的修改。如果前后体例不一致,文风不一致,就要我们尽量协调。我们充分尊重专家们的意见,尊重专家们的劳动,但全书要有个协调,比如标点符号、引文方式等。另外也有观点的问题。在观点上尽量不改变同志们的看法,尊重大家的意见,但有一些问题如果前后矛盾,是非颠倒,那就要进行一定的修改和调整。

最后,我希望我们九个人加上工作人员,形成一个学术团队,在这五年中间团结一致,努力工作,相互讨论,虚心谨慎,在工作中彼此理解,互相学习,加强友谊,培养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经过五年的努力,写出一部出色的作品!

 

(本文为作者2004年10月30日在“清史通纪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华文史网首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作    者,戴  逸,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郭丽萍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