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汇编 > 清史镜鉴 > 政治

解读康乾盛世谋求“中和”
朱诚如
    更换背景   简体版   繁体版 

  故宫内的殿阁大堂,多有含“和”的匾额,而殿阁楹联中含“和”字的更是比比皆是。据考察,殿阁匾额题字几乎都是康乾盛世时期帝王的手笔,而其中绝大部分又出自乾隆。本文拟对盛世求中和这一现象略作解读。

 

  “和”或称“中和”是中国古代理想家和统治者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范民族心理结构、思想模式和体现对理想社会追求的一种民族文化精神。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强调矛盾双方的一致性,不强调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相互否定,谋求统一和谐即“致中和”状态。

 

  这里,我们要先追溯“中和”思想的源流。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继承了前人的一些“中和”观念,述古而又开新,他明确提出“和为贵”,强调以此来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和不同阶级之间关系。同时他还提出“和而不同”的原则,就是吸纳不同意见,主张对立双方力求协调统一,避免任何一种极端。简言之,就是求中、求和。到了西汉初年,中和得到了最精辟的概括,成为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最高准则。汉唐以后的思想家们无不以“致中和”为其旨归,即其宗旨是达到中和理想,或称“太和”状态。

 

  这种传统的求中和思想,到了清代,满族统治者,特别是康乾盛世的几代帝王,不仅完全接过并吸纳这一思想,而且把这一传统思想发挥到极致。他们知道,只有“和”,即把自己融化到中华民族大一统中,才能让他们在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中求得生存,才能巩固其统治地位。康熙帝认为“和气致祥”,雍正帝力主为政要“中正仁和”,乾隆帝要让大清王朝“太和充满”。显然“和”就是其所想达到的理想目的。

 

  清朝取代明朝,一个以少数民族——满族为统治民族的清政权要想真正成为中原的统治者,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令人惊叹的是,满族统治者不仅一统中原,而且在入关不长的时间内,又创造了一个奇迹,在病入膏肓的封建制已经穷途末路的时候,竟然创造出一个康乾盛世。尽管只是夕阳下的辉煌,封建制垂亡前的回光返照,但毕竟使古老的中华文明为之一振,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叹。

 

  奇迹为什么会出现?谋求“中和”是关键。满族是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一直与汉族不断地进行交流和融合,互相适应的共性已经成为主流,所以清入关以后在强调“国语骑射”的同时,吸纳汉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提升自己,推进民族之间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从而加快自我演进的进程。康雍乾三帝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高素养的帝王,他们本身都已迅速地成为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们熟谙中华文化经典,其精到程度甚至令一般汉族知识分子汗颜。康熙帝对音乐数学的造诣,雍正帝的书法、乾隆帝的诗词都达到当时很高的水准。康乾盛世留下了以《四库全书》为代表的诸多文化典籍,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中华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下,清王朝在经济领域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即迅速摆脱游牧经济,转而崇尚发展农耕经济,并实现最终的融合。中国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一直奉行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国策。长时期的农业经济铸就了中华民族依赖土地,即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人们渴望安定,厌弃战争,向往太平,反对暴力。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老守田园是广大人民崇尚平和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普遍心理状态。农业经济又是自然经济,农业生产要与自然规律、自然节候相和谐。农业生产和自然界的有节律的平和地运行,这就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基础。这些农耕文化的理念也很快为清朝统治者接受。入关之后,面对汉族地区农耕经济的汪洋大海,满族统治者从没有想过再回到东北原始森林中重过落后的游牧生活,他们只强调保持满族的骑射习俗,从不提保持游牧经济形式。即使后来因为旗人生计问题,曾经强制一批旗人回东北老家,最终亦以失败而告终。历史不会倒退,人类社会更不会倒退。农耕经济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入关以后,特别是康熙帝开始,十分重视劝课农桑,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与农业经济相关的治河以及蠲免、赋税政策十分重视,因此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农业经济发展,也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是中国出口贸易的主要货物。瓷器离不开瓷土,丝绸离不开植桑养蚕,茶叶更是江南农业经济中的一部分。离开农业经济,手工业制造业会失去发展的基础。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手工制造业和发达的农业经济,使这一时期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另一个经济中心,即东方的农业手工制造业中心,充斥欧洲市场的中国手工业产品既满足了人们生活用品的必需,提升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档次,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帝非常明智地选择了一条谋求“中和”的道路,即以融入中华文化提升自己,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从而创造了康乾盛世。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康乾盛世的帝王们不可能跳出历史的局限,他们同样传承了历代帝王的统治手段,在追求其统治的稳定的同时,极力强化其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无论康熙的宽缓、雍正的苛猛,还是乾隆的宽猛相济,殊途同归就是极力稳定和巩固其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历史帝王就一直在处心积虑地集中手中的权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的朱洪武,创造夕阳下的辉煌盛世的康、雍、乾,一个个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精英人物,权杖在他们手中,成为开拓进取的动力。尤其是到了清代,刚从关外原始森林中出来的少数民族满族成了中原大地的统治者。他们面对汉民族的汪洋大海,深知集权是何等的重要,不仅要强化对汉人的统治权,也要集中对满人的统治权。于是从康熙朝开始,把决策中心移到了南书房,满大臣参与决策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也逐渐被取消。雍正朝则设立了军机处,决策权力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至此,清王朝的集权已达到了极致。正是这种集权,才有了康乾盛世,才有康乾时期大一统的局面,才有乾隆时期中国版图的底定,这就是封建社会集权的历史功绩。

 

  总而言之,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之久,上至封建帝王、王公大臣,下至士农工商、平民百姓,都谋求“中和”,即谋求和谐,谋求安定。对于一般士人和普通百姓来说,大体有两类求“和”的途径。一类是向大自然求“和”。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以后,谪贬永州,名列囚籍,困顿穷厄,满怀悲愤。他却在山水自然中寻求到和合之点。他的《永州八记》就是表现他“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心境的。另一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求“和”。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到小人构陷,一生坎坷。谪居惠州时,因“和”于当地民众,欣然于“小阁藤床”“春睡”“五更钟”之中而自慰。明清时期,因为各种原因而遭流放的文人士子,从他们的诗文中可以看出,大都在心理调适之后,能够融于自然、融于当地民众,而欣然自得。正是这种中和思想的文化精神调整着人们的心理,减缓着社会的矛盾。客观世界辩证法本来就包涵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矛盾的斗争性,二是矛盾的统一性,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和思想强调了宇宙根本规律的一个侧面,是很有意义的。中和思想的文化精神也有其优长之处和价值所在。这就是,它使得中华文化具有坚毅的耐力和同化能力。每当异质文化(如印度佛教文化和欧洲基督教文化)传入本土,中华民族便会采取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在冲撞中相容,在相容中同化,一直保持着中华文化的传统风范,历久弥新。因此,康乾盛世谋求“中和”即谋求和谐、谋求“安定”是明智之举。

 

  作者简介

 

  朱诚如,1945年生,江苏淮阴人。曾任辽宁师范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主持院政副院长,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明清论丛》主编、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简明清史》、《康雍乾三朝史》、《管窥集·明清史散论》等;主编《清朝通史》、《辽宁通史》等。

 

Copyright©2003-2019 HistoryChin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34103号-1京ICP备19034103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40053号 网站访问量:0 技术支持:泽元软件